第742章 祭祀太庙、英烈祠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以当下大周现状。

  不论是疆域之广阔,经济、军事之强大,还是百姓生活之水准。

  都已经远在“强汉”之上。

  换作一般君主。

  盖完“五间大瓦房”,失去奋斗目标。

  或许早已躺在“功勋簿”上享受帝王生活了。

  然。

  宇文衍却能克制诸如“治世”、“盛世”、“圣皇”的诱惑。

  把华夏置于高天,把目光投向海外。

  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传承中。

  播下一颗远超秦皇雄心壮志、丰功伟业的种子。

  就像后世华夏。

  五间大瓦房后,还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世界大同!

  星辰大海!

  人类不灭,华夏永恒。

  “陛下,万里之外的东洲,果真有殷墟商人后裔,华夏之幸也!”

  “南西洲,北东洲,南东洲,相当于增加三个神州大地。”

  “陛下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帝吾皇舍我其谁!”

  “得悉种种,老臣此生死而无憾矣!”

  王轨,颜之仪,乐运说起环球航行,以及朝廷新设三道。

  原本略显浑浊的眸子迸出炽烈的光芒。

  “三位老国公,定要爱惜身体,长命百岁。”

  “朕相信不出几年,蒸汽火车,蒸汽船便能问世。”

  “从此,华夏雄霸天下,屹立绝巅……”

  宇文衍看着三位老臣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也是适时调动一下他们的心气,希望三老能够活得长久一些。

  “陛下,我等定当好好活,争取看到那等神物。”

  “是啊,拜陛下所赐。”

  “去岁,我们三个老家伙乘坐热气球升空,实现了飞天梦。”

  “哈哈,老头子我现在有时做梦都是飞天的场景。”

  看到三老神采飞扬的模样,宇文衍也是倍感开心。

  ……

  宇文衍在骊宫住了六日。

  白天陪三位老国公谈天说地,游园散步。

  晚间便在“天帝汤”和萧婕妤颠鸾倒凤,快意乐逍遥!

  萧茵也是竭力奉承迎合。

  自从诞下皇二子宇文拓,她便再无所出。

  如今皇儿都九岁了。

  难得与皇帝独处,内心也是希望再怀龙种。

  宇文衍看出了她的心思,嘿笑间更加卖力地耕耘起来。

  这些日子。

  太子宇文弘也跟在三老身边,虚心求教。

  作为皇帝钦定的太子太师。

  太子入主东宫后,他们悉心教导了三年。

  对颇有几分皇帝幼年之姿的宇文弘严格要求之余,也是宝贝得不行。

  太子聪明伶俐,从小被宇文衍带在身边。

  从父皇身上学到很多为君之道,拿捏人心这块很有一套。

  出宫前,他特地准备了礼物。

  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却让三位国公爷乐开了怀。

  太子和陛下一样,重情却不优柔寡断。

  二十三日。

  三位老臣于寒风中伫立良久。

  望着金色汗血宝马上皇帝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

  “陛下绝世无双,真皇帝也!”

  “苍天垂怜,被我等遇上了。”

  “若有来世,愿再为殿下臣!”

  三人眸眼晶莹,轻声喃语,心中满是不舍。

  到了他们这把年纪,每一次分离可能就是永别!

  ……

  皇帝返回长安。

  京城各街坊,鞭炮声响此起彼伏,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很多人都选择在年底办喜事。

  结婚的,过寿的,各种酒席应接不暇。

  腊月二十四。

  小年这天。

  宇文衍率领皇室成员祭拜太庙。

  返京过年的王爷有以下七人:

  河南道总管汉王宇文赞。

  河北道总管蔡王宇兑。

  驻守朝鲜半岛的秦王宇文贽。

  山西道总管代王宇文达。

  永驻云南的陈五宇文纯。

  永驻中南半岛的滕王宇文逌。

  永驻雪域高原吐蕃道的越王宇文盛。

  这么些年,一众王爷天各一方,少有齐聚京城的机会。

  放在以往。

  王爷轻易不得回京,那是犯忌讳的事情。

  不过。

  宇文衍打破了这种猜忌,令这些王爷心生敬意,俯首帖耳。

  永驻倭奴道的荆王宇文元。

  永驻东北的曹王宇文允。

  还在西北道总管史万岁帐下做记事的道王宇文充。

  永驻南瞻部洲道的莱王宇文衎。

  以及和刘焯前往扬州设立航海司分衙的郢王宇文术。

  以上五位王爷,未返回京城过年。

  宇文衍把这些王爷全部撒出去,一开始朝中大臣是反对的。

  认为如此做法。

  相当于放虎归山,每一个王爷都是威胁,后患无穷。

  但是宇文衍还是坚定不移地这么做了。

  在他看来。

  王朝只要保持强大,不任谁痴心妄想,反叛作乱。

  出兵镇压,灭其满门便是。

  要是后继之君无能,王朝衰落,实力不再。

  就算不把这些王爷放出去,一样也是江山易主。

  何况。

  宇文衍在乎的根本不是宇文皇室的江山,而是华夏民族的“普天之下”。

  把这些王爷分封出去,并且大量移民。

  正是其开疆拓土,谋求长久治辖的尝试。

  就算有一天中央王权难以维持,这些王爷纷纷自立又如何。

  宇文衍至少达成了把华夏文明播洒出去的愿望。

  再不济。

  也为后世子孙留下“自古以来”的历史事实。

  一旦出现“千古一帝”的君主或领袖,这些疆域必然会再次统一。

  太庙祭祀。

  由大周天子宇文衍念读祭文。

  告之列祖列宗山河无恙,国家繁荣,社会稳定 ,百姓安居。

  并提及朝廷开疆拓土,环球航行,开拓海外领地事宜。

  随后。

  皇帝率文武百官前往骊山英烈祠祭奠英烈。

  一座座供奉英烈牌位的庄重殿宇掩映在苍松青柏之间。

  香火旺盛,正气浩然,没有半点阴森之感。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成为周边孩子日常嬉戏游玩之所。

  宇文衍挨个殿宇亲自上香,祭拜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自皇帝亲政伊始。

  对于为国出征,英勇冲锋陷阵的军士格外优待。

  征战壮烈者。

  除了丰厚的抚恤金,还给家眷颁发“英烈家属”的牌匾。

  享受减税免役,子女免费供读官学等待遇。

  征战致残者。

  朝廷同样发放丰厚抚恤金,颁发荣誉勋章。

  终身免税免役,家庭也能获得一定减免。

  并且优先任命村正,里长,坊正这些基层小吏职位。

  对于为国征战过,年满49岁,解甲归田的府兵。

  朝廷依其自身意愿进行安置。

  比如进入华夏商行护卫队,或是县衙衙役、捕快。

  若是无须朝廷安置,朝廷则会发放一笔不菲的钱财。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http://www.bixia5.cc/book/21101/7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