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刷视频:乡土文学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杨幼云看着各自抽象的评论区,

  默默给闺蜜回复:生孩子很伟大,但我们还是个孩子,生不了。还有别让我发现你背着我偷偷谈恋爱生孩子。

  宋朝,某个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田小姐正坐在自己的闺房中。

  刚刚放下手中那本好不容易托人悄悄买来的话本,

  那话本里精彩的故事还在她脑海中回荡。

  她轻轻抬起头,

  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天幕上柚子姑娘的回复上。

  看到那几句话,

  田小姐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同身受之感。

  画本子风靡,其中也有不少叙述女子被骗的故事,

  那些情节描绘得极为真实,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般。

  故事中的女子,往往因为轻信了男子的甜言蜜语,

  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田小姐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都会心中一惊,

  然后赶忙拿给自己的闺中密友李小姐去看。

  李小姐每次看完,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

  自己绝不会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然而,

  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了那不值得的人,她之前的保证就仿佛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总会黯然神伤,或是寻死觅活。

  田小姐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无奈。

  她苦口婆心地劝说,

  可李小姐总是听不进去。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友在感情的漩涡里挣扎,

  就如同自己看到天幕上那些关于生孩子的讨论时,对闺蜜的那种担忧与无奈。

  田小姐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

  这世间女子的烦恼,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

  似乎都有着相似之处啊。

  ——

  【乡土文学的魅力#乡土文学#农村#童年

  【什么是乡土文学呢,是八十年风雨,不过稻子熟了一百六十次。

  中华五千年只是五十个百岁老人的一生。

  人吃土一生,土吃人一次。

  奶奶总是在等,等麦熟,等丰收,等过年,等入土。

  ......】

  大多数老祖宗尚未来得及从上个视频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中缓过神来,

  就接受了扑面而来的厚重朴实的乡土文学的洗礼,

  文人骚客们,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天幕之上,

  那一句句质朴而又饱含深意的话语,仿佛有着无形的魔力,

  让他们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反复琢磨。

  他们思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而在学府之中,学子们更是倍感新奇。

  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手中的笔在竹简或纸张之上急速舞动,

  急匆匆地记录着这天幕上所呈现的珍贵语句。

  [\"中华五千年只是五十个百岁老人的一生”,谁懂,好有冲击力]

  皇帝们看到这评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上下五千年,按这样划分,似乎更好理解。

  [“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

  [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作为农人的孩子,我羞于用笔墨说出对一颗麦子的情怀,只能把它放在嘴里,咀嚼从秋到夏的过程”]

  [瓜熟蒂落,人熟归土]

  [好浓的乡土情怀爱意]

  [我好像有点明白《乡土中国》了]

  尽管乡土文学确实引得文人骚客们热烈地探讨、深入地思考,

  各种观点与见解在朝堂与学府之间相互碰撞、交融。

  然而,

  感触最深的却是各朝代那些在田间辛勤耕作的黔首们。

  他们每日与黄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天幕上所展示的文字,于他们而言,

  并非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文学创作,

  而恰恰就是他们平淡而又真实的日常写照。

  他们的一生,

  可不就是在土地上默默耕耘,期盼着风调雨顺,等待着麦熟稻丰,

  而后在岁月的流转中渐渐老去,

  最终回归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望着天幕,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想起了自己早已故去的父母,

  就葬在村子后面的那片山坡上。

  每一年清明,他都会带着家中的晚辈前去祭拜,在坟前添上一把新土。

  那片土地,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

  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旁边一位年轻的农夫,原本只知道埋头苦干,此刻却也若有所思。

  他似乎对自己每日劳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手中紧紧握着的锄头,仿佛也有了不一样的分量。

  而在文人墨客的聚会之所,

  一场关于乡土文学的辩论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一位年长的学者抚着胡须,缓缓说道,

  “此乡土文学,看似粗陋,实则蕴含着天地至理。

  其文字虽质朴,却能直击人心深处,

  唤起吾等对生命本真之思考。”

  一位年轻的才子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然其文学性是否略显单薄?多为平铺直叙,缺乏诗词之优美韵律。”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但无论如何,

  乡土文学的种子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根发芽,

  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朝堂学府,

  都在它的影响之下,

  开始重新审视生活、土地与生命的意义。

  ......

  杨幼云想了想,回过去:

  我莫名想到,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

  雅俗共赏。

  ......

  好一阵子,

  杨幼云才如释重负般勉强把视频和那一条条私信回复完。

  长时间盯着屏幕,她只觉双眼酸涩,脑袋也有些昏沉。

  她缓缓地伸了个懒腰,

  活动了一下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

  随后有些恍恍惚惚地起身,打算回去。

  她微微眯着眼,环视了一圈四周。

  此时,校园里人来人往,

  到处都是拿着大包小包行李艰难行走的新生,

  还有一个个化身骆驼祥子的学长们。

  忽然,她的目光被远处的景象所吸引,

  隐隐约约看到有一队身着迷彩服的人。

  独特的着装和身形姿态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大家还都会不自觉地让路。

  杨幼云自顾自地嘟囔了一句,

  “这应该就是今年新生军训的教官吧,

  都说会提前到学校住,前几天怎么就没看到。

  好奇怪。”

  天幕的视角随着杨幼云的远去而缓缓转换,

  这可把各朝好奇的武将们急得团团转个不停。
  http://www.bixia5.cc/book/21222/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