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第42章 给古人一点小小的抡语震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章 给古人一点小小的抡语震撼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杨幼云不停地翻看着此类视频,心里有怀念,有感动,但不多。

  而且她的内心更多地是被视频中他人的经历所触动。

  看着屏幕里那些或欢笑、或流泪的场景,仿佛在观看一场与自己无关却又引人入胜的戏剧。

  至于她自己的高中时期呢?

  杨幼云微微蹙起眉头,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找到什么值得怀念的事。

  杨幼云记忆里的高中时期,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肆意张扬,

  没有在洒满阳光的校园小道上与暗恋之人的邂逅,

  没有在热血沸腾的运动会上创造辉煌的时刻,

  更没有像评论区的网友们所深情回忆的那样,和一群挚友一起度过的无忧无虑、充满欢笑与泪水且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她的记忆里,

  似乎只有那些挑灯夜读的疲惫、考试失利的沮丧、同学间暗暗较劲的压力以及老师严厉批评的难堪。

  这些受过的苦难就像一道道深深的刻痕,一遍又一遍地在她的脑海中重现。

  杨幼云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匆匆地滑动屏幕,切换到其他视频。

  大秦

  嬴政端坐在宏伟的宫殿之中,面色冷峻,眼神深邃而平静。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天幕上播放的那一类回忆往昔的视频,心中犹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毫无波澜。

  在各朝代的帝王、名人以及普通百姓纷纷开始在天幕上发表弹幕,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怀念之后,

  嬴政的表情却变得不自觉地古怪起来。

  他的眉毛微微挑起,眼中也透露出一丝不解。

  他也实在不明白,那些已经过去的时光究竟有何值得如此怀念之处。

  在他那不算漫长但又波澜壮阔的过去生命历程中,充满了权谋的争斗以及无数次的背叛与失望。

  曾经那些他以为可以相伴一生的至交好友,在权力与利益的诱惑面前,纷纷离他而去;

  那些本应血浓于水、关心自己的亲人,却也在某些时刻成为了他前行道路上的阻碍;

  那些曾信誓旦旦追随自己的下属,亦有不少人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他的信任。

  嬴政漫不经心地想着,他的眼神愈发坚定。

  他告诉自己,他绝不会回头,那些充满伤痛与背叛的日子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他只会将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一直向前不断进发。

  带领大秦走向更为辉煌、美好的未来。

  三国

  在略带忧伤的“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的bg不断循环播放下,

  曹操原本镇定自若的面容渐渐瓦解,他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他原本沉浸在天幕平板上播放的后世《三国演义》影视剧之中,而画面恰好已经到了他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个事件。

  曹操本就心态不太稳定,在这样充满感染力的背景音乐的加持之下,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熟悉的身影。

  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与他一同征战沙场、共商大计的人。

  “子修,恶来,绝影......”

  他轻声呢喃着,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与悲痛。

  子修的孝顺与忠诚,恶来的勇猛无畏,绝影的神骏与不离不弃,都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公台,志才,奉孝......”

  他们的智谋与才华曾为他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如今却都已离他而去。

  曹操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他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忍不住埋怨道,

  “这不干人事的后世音乐,为何如此轻易地就勾起了某的伤心事...... 呜呜。”

  ——

  【《论语》记不住,《抡语》倒是烂熟于心#孔子#抡语】

  看到这样的标题,正在听孔子讲授知识的弟子们十分激动,

  刚想让夫子也好好看看他们的思想传承到了后世,

  但看到那满屏乱飞的弹幕后,愣在原地。

  因为按之前的经验来说,一个视频如果内容被弹幕覆盖,

  弹幕包括视频本身都是不正经的。

  那些后世子孙又要搞事情了。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仁,一种将人一分为二的手段]

  [义,一种能把人脑袋打进身体的拳法]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逆天]l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上,你跑不远的,就算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逮回来]

  [礼,把人打的在面前跪下的行为]

  [你别说,礼看着真像一个人在跪另一个人]

  [ 传言,孔子曾经东游,见到两个小孩,那两个小孩看到孔子后,便身体打颤的讨论起自己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 原来如此(狗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跟我不好好说话长得不好看的,就把你撕成新鲜的两半。]

  [ 穿着宽大袍子,驼背的老头,脱下袍子挺直腰板以后就是个浑身肌肉两米二,并且力举国门用肌肉能写出仁义的山东大老头]

  [孔子:道上的事,少打听]

  [三十而立(来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呆无辜]),四十而不惑(打四十个都不带犹豫的]

  [ 五十岁才知道打人就是上天派给我的使命,而到了六十岁我已经到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境界了]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也要打到他们说话让我好听为止]

  [哈哈哈,所以说孔子游学为啥没人能阻止,因为打不过]

  [不是只要给他六十个大嘴巴子他就会说些让我觉得好听的话嘛]

  [ 六十耳顺,不应该是:给你六十个耳刮子,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个人就能随便打了,不用遵守规矩了]

  [什么人能扛得住孔子的六十个大嘴巴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打巴掌,打到让他听为止吗]

  [ 这个不是《论语》这是《抡语》]

  [抡语,不听道理就教你物理。]

  [把你抡起来谈话]

  [孔子沉默不语,褪去了上衣。只见双臂青蟒环绕,背后筋肉虬结。从扭曲和痕迹里,隐隐约约中浮出一个“德”字。]

  [孔子的佩剑,名“德”。]

  [孔子之弓,其名曰“理”。以理服人就是这么来的,一箭下去必然有人倒服下去]

  [孔子不愧是孔子,无论是两千年前还是两千年后,读他的书都会有新的解释。]

  [真?温故而知新]

  [颜回不二过:没有人看到颜回的二次错误,看到的,都被颜回嘎了。]

  [ 把“三千越甲可吞吴”和“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联合在一起理解,有没有一种可能“抡语”才是正解,一个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带着一只可以灭国的队伍到处晃悠给你讲道理,你能不听]

  [有朋自远方来 虽远必诛]

  [哦,原来《抡语》是春秋时期道上的黑话啊!]

  [个人观点,孔子生在春秋战国,可举城门,有三千弟子,七十二徒弟,儒家有君子六艺。周游列国。想想吧]

  [ 古时候君子修身,在背上练出一个\"德\"字,是为\"德背\",双肩练出\"才\"字,是为\"才肩\",胸膛练出\"仁\"字,是为\"仁胸\",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仁胸德才肩背\",后来传成了\"仁兄德才兼备\"]

  [ 我就说不能起太猛了]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重新复习以前的战绩可以当宗师立门派了]

  [孔武有力解释为孔,武有力。]

  [ 一个一米八几的山东大汉,脱掉上衣露出浑身腱子肉,手拿着大剑,还带着几十个大汉给你讲道理,就问你他说的对不对]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学我的武功不学我的思想就会很迷惘,你学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人家打死]

  [论语原来是帮规??]

  [一个2米2的山东大汉,带着72个堂主和3000个小弟跟你讲道上的规矩,这很合理。]

  [一个又高又猛的大汉,带着门徒去周游列国,不讲武力却和你讲道理]

  [你最好能听进去他讲的道理,不然他就要跟你讲讲道理了]

  [己所不欲,强加于人]

  [鬼背凝仁,大剑名德。长弓曰理。战戈号礼。]

  [ 战国时期,3000人]

  [孔子:我跟你讲道理是给你体面]

  [感觉真的很合理,春秋战国那么混乱,儒家讲究君子六艺,孔子武力绝对不低,《镇妖博物馆》里面对孔子的形容就很形象]

  [我就说当初为毛孔子一个文弱书生,可以七国到处见各国国王,原来都是打服了]

  [说是周游实际上是去收帮派成员]

  [你不听他的道理,他就会和你讲物理,既然以“德”服不了你,那就要取出背后背的板斧“理”]

  [你带三千多人去逛街 谁敢动你]

  [孔子:你看我这肌肉像不像道理]

  [他背上狰狞的肌肉线条隐隐形成了“德”]

  [胸口肌肉汇聚形成了一个仁字而肩部肌肉形成了一个才字,真可谓仁胸德才肩背]

  [ 怪不得说孔武有力]

  [ 孔子:后人们终于开始理解吾了]

  [孔子随身佩剑,会射箭。你以为是后来的腐儒。那会打劫劫道的多了去,古代的治安没法谈,没两下子怎么周游列国。]

  [ 孔子在的时候,礼乐春秋。

  孔子死了以后,战国争霸。

  你自己品]

  [大佬走了,咱们划分地盘]

  ......
  http://www.bixia5.cc/book/2122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