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惠民·安平医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并未过多波及刚刚安定下来的渊亲王府。萧云倾深知,权势的根基在于民心。君临渊在前朝以铁血手腕和长远之策稳固边疆,她便要在后方,为他,也为这饱经战火的天圣百姓,织就一张守护生命的网。

  连日来,渊亲王府侧门前的街道,车马络绎不绝。萧云倾并未大张旗鼓,只通过赵安和王府属官,低调而高效地置办着。她亲自选定了一处位于城南、靠近平民聚居区的三进大宅院。此处原是一位富商的别业,因家道中落而售卖,位置便利,屋舍宽敞,稍加修葺便可用。

  这日清晨,萧云倾只带了青鸾和夏竹,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来到宅院。匠人们正在忙碌,凿除旧日过于繁复的雕饰,粉刷墙壁,铺设洁净的青砖地面。空气中弥漫着石灰水和新鲜木料的气息。

  “王妃,按您的吩咐,正厅改作诊堂,东西厢房设为药房、煎药房和处置轻症患的静养处。后院房舍较多,可分隔为重症隔离病房和医官、药童的住所。”负责督工的王府属官躬身禀报,递上详细的布局图。

  萧云倾仔细看过图纸,又实地一一察看。她指着正厅:“此处需再开阔些,多设几扇窗,务必通风透亮。问诊的桌椅要结实耐用,间距拉开,避免拥挤。”走到后院,她格外留意隔离病房的设置,“此处的墙壁需加厚,门户独立,通往后巷,污物处理通道务必隐蔽畅通,每日以石灰水泼洒消毒。”

  “是,小人记下了。”属官连忙应道。

  “药材采买清单,可已备好?”萧云倾转向夏竹。

  夏竹忙呈上一份厚厚的清单:“回王妃,按您开的方子,常见伤风、发热、腹泻、外伤、妇人产后调理、小儿常见病等所需药材,皆已列出名录、所需数量。已联络了京城几家信誉良好的大药行,他们闻听是王妃您要开设惠民医馆,都愿以平价优先供应上等药材。第一批药材,三日内便可送达入库。”

  萧云倾颔首,又对青鸾道:“招募医官和识字的药童、护工之事,进展如何?”

  青鸾回禀:“告示已张贴出去。应募者不少,但良莠不齐。属下已按王妃要求,初步筛选出通晓医理、品性敦厚的坐堂医三人,皆是京城口碑尚可的民间大夫。药童、护工选了二十人,多是贫寒人家的半大孩子或手脚麻利的妇人,身家清白。如何最终录用,还请王妃定夺。”

  “做得很好。”萧云倾赞许道,“明日午后,让初选的医官、药童、护工都到王府西花厅候着,我亲自见一见。”

  次日西花厅,气氛有些紧张。三位中年医官穿着洗得发白的干净长衫,局促地站着。二十个少年少女和妇人更是紧张得大气不敢出。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位风华绝代、气度高华的年轻女子,不仅是尊贵的渊亲王妃,更是名震天下的神医“女菩萨”。能被她选中,是天大的造化。

  萧云倾并未多言,只让青鸾和夏竹分别考校。考医官的是几个常见急症的处理思路和几味冷僻药材的辨识;考药童的是基本的药材分类、称量、包扎;考护工的则是如何协助翻身、清洁、喂药等琐碎却重要的活计。她则在一旁静静观察,看他们的反应、手法、眼神,尤其是面对突发提问时的应变和心性。

  一番考校下来,三位医官留下两人,一人因过于拘泥古方、对王妃提出的“消毒隔离”理念面露疑色而被婉拒。药童留下十二人,护工留下八人。被选中的无不面露狂喜,感激涕零地叩谢。落选的虽失落,却也心服口服。

  萧云倾看着眼前这些即将成为“安平医馆”基石的人,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既入安平医馆,当谨记八字:医者仁心,性命相托。在此处,不论贫富贵贱,只论病情缓急。待人以诚,处事以公。严守馆规,精研医术。凡有懈怠贪墨、欺凌患者、败坏医馆声誉者,严惩不贷。然,恪尽职守,用心做事者,本妃亦绝不亏待,月俸从优,年终有赏。望诸位同心协力,不负‘安平’之名。”

  “谨遵王妃教诲!”众人齐声应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和对这位王妃的敬服。

  半月后,修葺一新的宅院门前,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高高挂起——“安平医馆”。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有王府派来的几名护卫维持秩序。然而,“渊亲王妃开设惠民医馆,贫苦者诊金药费全免”的消息早已如春风般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开馆当日,天未亮,医馆门前便排起了长龙。有衣衫褴褛的乞儿,有满面愁苦的贫妇抱着病弱的孩子,有积劳成疾的老工匠,也有在战争中落下伤残的老兵……萧云倾一身素雅的王妃常服,未戴过多珠翠,亲自坐镇正厅,为重症和疑难患者看诊。她望闻问切,手法精准,开出的药方往往价廉而效宏。遇到实在付不起药费的,她只微微颔首,自有药童按名册记录减免。

  她并非一味施舍。对病情较轻者,便由坐堂医官接手,她在一旁指点。遇到需要缝合的外伤或妇人难产,她便进入后院特设的洁净处置室,亲自动手,其精湛利落的技艺,看得医官学徒们目瞪口呆,获益匪浅。

  短短数日,“安平医馆”便名声大噪。“王妃娘娘仁心仁术”、“活菩萨再世”的赞誉在民间口口相传。王府每日收到的拜帖和谢礼堆积如山,萧云倾只吩咐将贵重礼物登记入库,瓜果点心等分赏给医馆众人和府中仆役。

  然而,盛名之下,暗流涌动。京中几家老字号的大药堂,生意明显冷清了不少。某处深宅内,有人看着探子报上来的“安平医馆”门庭若市的消息,将手中名贵的官窑茶盏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眼中满是阴鸷:“好一个收买人心!萧云倾……你这是在掘我等的根基啊!”
  http://www.bixia5.cc/book/21805/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