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没心没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徐晏清目光一亮:“大王坐拥十道,何不登临九五?”

  李元崇亦然拱手:“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大王乃实至名归!”

  高楷微微摇头:“不必急于一时。”

  封长卿暗自纳罕,天下群雄,皆迫不及待称帝,惟有大王,毫不急切,不知是何缘故。

  孙伯端瞧出几分门道,贸然登临九五至尊,怕有倾覆之忧,还需维稳。

  高楷环顾左右,笑问:“章琼何在?”

  “微臣拜见秦王!”章琼越众而出。

  高楷看他一眼,头顶青气成云,红光熠熠,倒是一员封疆大吏。

  “你劝降萧宪有功,便为秘书丞,撰写公文。”

  “谢大王!”章琼喜不自胜。

  秘书丞虽然品级不高,却可常伴高楷身旁,这可是求之不得之事。

  高楷挥手请起,笑道:“山南东道十五州户籍、地图、律文、制书,有劳你和长卿二人整理一番,待我过目。”

  “遵令!”章琼、封长卿连忙应下。

  待两人离去,夏侯敬德嘟囔道:“大王,这章琼只知逢迎君上,却无直言进谏之风骨,何必予他高位?”

  高楷淡声道:“他虽善于奉承,但为官能耐尚可,否则,楚国怎能支撑这么久?”

  “况且,他劝萧宪归降,乃大功一件,自当封赏。”

  “是!”夏侯敬德连忙闭嘴。

  张建兆忽然建言:“大王,楚国群臣,大多阿谀之辈,尤其伶人,豆革、袁韬、温全义等,谄媚惑主,理当绞杀!”

  徐晏清笑道:“旁人倒也罢了,这豆革着实胆大,众目睽睽之下,竟敢扇皇帝耳光,简直不可思议。”

  提起此事,众人皆感惊奇。豆革扇萧宪耳光倒也罢了,竟毫无惩罚,萧宪也不生气,反倒给他加官进爵。

  让人不知该感叹豆革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萧宪宽宏大量,没心没肺。

  高楷笑了笑:“有其主必有其仆,不外如是!”

  “把这些伶人贬为庶民,连同宫女、宦官们,一律放还。”

  “再取内库中钱财,分赐将士们。”

  众人皆赞:“大王仁德!”

  唐检忽然提起一事:“大王,郭将军禀报,郢州刺史褚俊献城归降,请您示下。”

  “褚俊?”高楷目光一亮,这倒是一员大才。

  “你去郢州一趟,请他来江陵,我另有任用。”

  “是!”

  众人皆是惊讶,大王对这褚俊,着实重视。

  李元崇忽然问道:“吴军尚在公安城么?”

  唐检摇头:“奉宸司探知,袁文毅率军退回,至江南西道,澧州方向,却不知作何打算。”

  “此外,复州刺史柳公寂与他随行。”

  张建兆不解:“这袁文毅就此偃旗息鼓了不成?”

  李元崇眸光一闪:“若不出我所料,他必图谋黔中道去了。”

  “何以见得?”高楷笑问。

  “楚国覆灭,我秦国与吴国之间,只剩这黔中一道。”

  “郝金称曾归顺吴国,却降而复叛,袁弘道怎不恼怒?”

  “若能收回黔中道,也算一件大功了。”

  张建兆急切道:“黔中道与我秦国剑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尽皆毗邻,怎能任由吴国夺去?”

  “不如立即发兵,抢在袁文毅之前,拿下黔州。”

  高楷远眺天际,摇头道:“黔中道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打下来也难以治理。”

  “先把山南东道十五州稳定下来,再议动兵之事。”

  众人也无异议,和黔中道相比,自是山南东道更为要紧。

  “柳公寂既然投奔吴国,便派人收取复州,另择刺史治理。”

  “遵令!”

  ……

  郢州,长寿城。

  茶香袅袅升起,褚俊和一名文士,正对坐品茗。

  这文士名为陆鸿,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却有一手好茶艺。

  两人清谈半刻,忽见褚俊叹息:“楚国已灭。”

  陆鸿讶然:“刺……刺史……何以知之?”

  “这些时日,城中盛传,长江下游有诸多战船飘零,无人驾驭,甚至飘到淮南道沔州。”

  褚俊淡声道:“由此可见,江陵城破,楚国社稷不存。”

  “萧宪享国数载,没想到,区区两月……便兵败如山倒,沦为亡国之君。”陆鸿感慨万千,忽又叹道。

  “这些战船,倒是可惜了。”

  “有何可惜?”褚俊似笑非笑,“仅凭些许战船,便驱逐八万大军,分明大赚!”

  陆鸿愕然:“刺史何……出此言?”

  褚俊淡淡道:“此前,秦、吴二军,皆对江陵城势在必得。”

  “秦王兵临城下,却孤军深入,袁文毅趋近公安城,步军,骑兵,水师齐头并进,声势浩大。”

  “秦王抛弃战船,设下疑兵之计,倒也在情理之中。”

  陆鸿又惊又疑:“这竟是秦王之计?”

  他只以为秦、楚二军交战正酣,战船折损,方才漂流直下。

  若真如褚刺史所说,秦王岂非神人?

  说话间,忽见管事匆匆来报。

  “郎君,荆州传来消息,秦王攻破江陵,陛下献玉玺归降,降为襄国公。”

  “果然不,出刺史所料!”陆鸿赞叹一声,问道,“可知吴军去向?”

  管事回言:“据闻,吴军行至公安城外,见长江战船飘零,而停滞不前。”

  “随后,袁文毅下令,退回江南西道去了。”

  陆鸿惊叹不已:“刺史料事如神!”

  褚俊摇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秦王以此计,使八万吴军退却,方才神机妙算。”

  陆鸿连连点头:“秦王智谋,我,辈远远不及。”

  他转而问道:“江陵城破之后,秦王如何行事?”

  管事一五一十道:“秦王约法三章,不侵楚国宗庙,不杀宗室,也未抄没家财,禁劫掠,与民秋毫无犯。”

  “只将皇宫、国库、衙署封存,伶人、宫女、宦官一律释放。”

  陆鸿赞道:“秦,王果真仁德!”

  “难怪刺史不应袁文毅招揽,将郢州献予郭将军。”

  褚俊笑道:“袁文毅若为吴王,倒可与秦王一较高下。”

  “可惜,时运不济,他是吴王次子,即便登临王位,也有大周朝廷牵制,想要一飞冲天,难!”

  陆鸿疑惑:“纵,观天下,秦、吴二国已成南北朝之势……”

  褚俊摇头失笑:“一方旭日东升,一方暮气沉沉,势必北风压倒南风。”

  他转而劝道:“你素有才华,何不出仕?”

  陆鸿叹道:“谢刺史美,意,我却有自知之明,于国无大用。”

  “倒不如做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间。”

  褚俊摇头道:“秦王不拘一格用人才,纵然匠人、商贾、胡族,也不乏为官为将者,你不必妄自菲薄。”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http://www.bixia5.cc/book/21825/7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