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关门弟子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袁文通不以为然:“黔中道虽然偏远,但并无强敌。”

  “郝金称也只是一介蛮人,二哥略施小计,必能将他擒拿。”

  袁文焕冷声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他深入高原山地,道路艰险崎岖,粮草辎重如何供应?”

  袁文通笑道:“江南西道、岭南道,皆可就近供应,无需从金陵千里迢迢转运。”

  陆归蒙叹道:“二公子这一去,却将整个吴国绑在战车上了。”

  众人争执不休,忽闻袁弘道轻咳一声,连忙闭嘴。

  “纵观满朝文武,若能收回黔中道者,恐怕只有二郎了。”

  袁文焕蹙眉:“父王,我吴国武将多如繁星,譬如钱惟治、刘昇、马希震,便是军中翘楚……”

  袁弘道摇头:“若论有勇有谋,临机决断,这些人,比不过二郎。”

  “父王英明!”袁文通笑道,“为防高楷从中作梗,不如派人佯攻徐州,以作牵制。”

  袁弘道颔首:“让钱惟治领兵去吧。”

  “是!”

  ……

  峡州,宜都城外。

  缠绵数日的大雨宣告停歇,天高云淡。

  听闻清江口杏林村,有人骑着猛虎啸聚山野,高楷一时兴起,前来一探究竟。

  可惜,他来得不巧,这骑虎之人并不在家。

  倒是这杏林村,房前屋后遍栽杏树,绿叶成荫,虽然过了花开时节,但也亭亭如盖,让人眼前一亮。

  “这便是老神仙所居屋舍。”村中老丈颤巍巍指着一处院落,满脸褶皱纠结成一团。

  这群人,个个衣衫鲜美,长相不凡,尤其领头之人,一言一行,让人忍不住顺服,连县老爷也远远不及。

  必是大贵之人!

  念及此,他面色越发愁苦,只盼相安无事,不要给村里招来灾祸。

  高楷笑道:“老人家不必担忧,我等来自江陵,前来寻访隐士。”

  他使个眼色,唐检会意,奉上一串铜钱。

  “来得匆忙,未带些薄礼,便给村中孩童、老人置些吃食,聊表心意。”

  老丈忙道:“使不得……”

  这些钱,足够杏林村人一年嚼用了,他虽心动,却不敢贸然领受。

  高楷温声道:“我等尚要叨扰半日,老人家且收下吧。”

  老丈却不过情面,只好接了过来,口中道谢不迭。

  高楷趁机问起骑虎之人下落,只见他打开话匣子,絮絮叨叨。

  据他所说,这骑虎者是个云游四方的医者,一年前来到江口村,名为张鸣鹤。

  他常年给人看病,亲自采药,不事生产,吃食皆由村人赠送。

  因此,穷苦之人有个病痛去找他,皆分文不取。

  村人感激,给他在村口搭了三间草房,用篱笆围了起来。

  不过,这张鸣鹤有个规矩,但凡经他之手治愈者,需要种三棵杏树。

  久而久之,这江口村,便改名为杏林村。

  夏侯敬德瓮声道:“倒是个怪人。”

  高楷摇头:“看病不收钱,只需种三棵杏树,分明是个善人。”

  老丈点头:“老神仙最是心善,他来之后,不知救了多少条命。”

  “就连那头大虫,也是他救的。”

  夏侯敬德诧异:“他一介老者,如何救猛虎?”

  老丈摇头:“老神仙未说缘由,只叫我们不必害怕,那大虫受他恩惠,并不吃人。”

  高楷好奇:“老人家,您一直称他老神仙,他有多少岁了?”

  老丈咧开嘴笑道:“老神仙今岁九十五了。”

  “我家中祖孙三代加起来,也没这么大岁数。”

  众人皆是惊叹,人生七十古来稀,遑论九十五岁。

  在这平均年龄三十多的时节,确实可称一句老神仙了。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岁数,竟还骑着猛虎,四处行医采药,简直匪夷所思。

  待老丈离开,唐检质疑道:“村人以讹传讹,怕是谬言。”

  毕竟,九十五岁高龄,哪还能活蹦乱跳,跋山涉水。

  高楷笑了笑,忽见村口一株大松树下,一名总角童子蹦蹦跳跳地走来,不由问道。

  “小郎君,你可知张神医往日里,何时回来?”

  这童子倒不怕陌生人,脆声道:“我师父去山中采药,通常在午后申时回来。”

  “你师父?”

  童子一仰头,翘起两个羊角髻:“我可是师父关门弟子!”

  高楷忍俊不禁:“自古名师出高徒,张神医果然好眼光!”

  童子笑得眯起了眼,把手一指,主动说道:“我师父就在那座山里采药。”

  高楷点了点头:“多谢小郎君指路。”

  童子蹦蹦跳跳地走了,褚俊笑道:“那是紫盖山,传闻多有灵草灵芝,可生死人肉白骨。”

  “不过,大多是些无稽之谈,但有些草药可以治病,倒是真的。”

  高楷望一眼这紫盖山,只见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半腰处,云雾席卷,不知张鸣鹤落脚何处。

  章琼察言观色,笑道:“他既不在,我们也可自得其乐,不至于白跑一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哦?”高楷好奇,“有何乐处?”

  “大王有所不知。”章琼娓娓道来,“这杏林村距离清江口不远,有一处景色,远近闻名。”

  “便是这滚滚清江水,泛舟其上,探幽揽胜,足以快慰平生。”

  高楷来了兴致:“既如此,倒要去欣赏一番。”

  不多时,众人驾着小舟,在江面上飘荡,两岸风景如画,让人目不暇接。

  夏侯敬德瞧了片刻,嘟囔道:“看什么风景,让人昏昏欲睡,还不如踢一场蹴鞠畅快。”

  高楷横他一眼:“睡你的大觉去,莫要扰人兴致。”

  夏侯敬德悻悻闭嘴。

  章琼早有准备,变戏法般从袖子中取出三个瓷罐,置于一张矮桌上。

  揭开盖子,一股清香扑鼻。

  “茶叶?”高楷讶然。

  “正是!”章琼笑道,“山南东道诸州盛产名茶,各有特色。”

  “微臣特意寻来三种珍品,请大王品尝。”

  “哪三种茶?”高楷好奇。

  章琼如数家珍:“第一种,是均州武当山茶,色泽嫩绿,鲜醇爽口。”

  “第二种,是襄州松针茶,叶如松针,圆润饱满。”

  “第三种,是峡州碧涧茶,香气浓厚,带有熟栗子气味。”

  高楷嗅了嗅,赞道:“确是名茶,颜色、外形、香气,皆独树一帜。”

  “却不知滋味如何?”

  章琼笑道:“早闻竟陵陆郎,善于煮茶,乃茶道大家。”

  “今日,我们可有口福了。”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http://www.bixia5.cc/book/21825/7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