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扫盲运动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简沐涵一锅炒面刚装袋,陈少瑾就过来了。

  “沐沐,赵执政想和你见一面。”

  “妈,我们先走了。”

  陈少瑾向付慧红打了声招呼。

  “大伯娘,我先走了。”

  简沐涵摇手。

  “嗳,去吧。”

  俩人走后,旁边灶上的财务科副主任董爱武往这边挪了挪,

  “慧红,你家这俩孩子感情真好。”

  这找回来的隔房侄女儿,付主任一家还挺重视。

  “哎,对了,你儿子不是当兵的吗?怎么这些日子一直在家啊。”

  董爱武状似不经意的打听。

  “前段时间受伤了,他们连长让他回来休养一段日子。”

  “哦哦,慧红啊,那事儿你考虑得咋样了?”

  董爱武怼了怼付慧红的胳膊,挤眉弄眼,

  “我娘家侄女条件是真不错,小姑娘高中毕业,人长得也水灵,爸妈都是工人,她也在附小当老师,就是年龄稍微大了点儿,二十三,但与你家儿子也算相配。”

  “咋样?你要是满意,我晚上把侄女叫来,咱们一起吃个饭。”

  “这事儿,我还是听孩子的意见,我儿子暂时还没这方面心思。”

  付慧红手上动作不停,麻利的将熟炒面装进粮袋,

  “呦,车子到了,准备装货,我得去看着点儿!”

  “哎——”

  董爱武伸长了手。

  “都多大的人了,还没这个心思,谁信啊!”

  她嘟嘟囔囔,语气有些不满。

  旁边工会的干事翻了个白眼,一起工作了近两年,从前也没见这董副主任有这份心思,还不是前段时间有一回看见人家付主任的儿子开着小轿车接送妹妹,才起了做亲家的心。

  这年头,能开上小轿车的非富即贵,看上了人家的家世了呗!

  陈少瑾带着简沐涵绕进小巷子,坐上等了许久的小轿车。

  其实这段时间,她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或者乘电车出行,去黎明基地时,也都是背着人偷偷摸摸上车。

  不然,天天车接车送,太显眼了。

  “李队长,孙立哥。”

  简沐涵冲驾驶座上的孙立和副驾驶上的李宝全打了声招呼。

  “哥,赵执政找我干什么?”

  赵如章,主管文化与教育方面,八大执政之一,简沐涵不认为自己能和他产生联系。

  小丫头这声哥,叫得越来越熟练了。

  陈少瑾眼中含笑,回答妹妹的问题,

  “听赵部长秘书的意思,好像是与扫盲有关。”

  “我?扫盲?”

  简沐涵一脸荒诞的指着自己,

  “我不会啊!”

  汽车开进教育部办公区,赵如章的秘书等在小礼堂门口,

  “简同志您好,我是赵部长的秘书秦义,里面的会议刚刚开始,我带您进去。”

  会议?!这么正式的场所吗?

  简沐涵扭头看向陈少瑾,眼里求助意味明显。

  救命,万一被大佬点到,随机问答怎么办?她没有准备啊!!!

  “简同志放心,是一场很平常的讨论会。”

  秦秘书察觉到简沐涵的畏缩,连忙宽她的心。

  在文化教育部举办、赵执政参加的、很平常的、讨论会。

  谁信啊!

  秦义从外面打开礼堂门,带着简沐涵坐在了最后一排。

  看着隔了十万八千里的主席台,简沐涵大大松了一口气。

  “……如今我们国家的文盲率高达80%,农村地区更甚,百姓们看不懂文字,成了睁眼瞎,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扫盲工作迫在眉睫。”

  “根据上层指示,全国性扫盲运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赵如章说完后,礼堂中众人小声进行着讨论,

  “这项工作一定要全国性开展吗?我们可不可以缩小摊子,区域性展开呢?”

  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同志发言。

  “是啊,想要扫盲,就要建学校,就要购买桌椅、聘请老师,哪样不要钱?咱们,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吗?”

  一名女同志也紧接着发言。

  大家各自抒发出自己的意见,赵如章一个个听完,等下面安静了,才拍了拍话筒,继续讲话,

  “扫盲运动必须是全国性的,但也会根据迫切性逐级展开,首先要在政府单位和基层干部中进行文化教育,其次是工厂员工,再后面才是广大的工农群众。”

  不要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就都是识字的,实际上,有许多部队转业下来的,特别是在乡镇政府,识字率很低。

  “不能让领导、干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上面下发的文件、政策都读不懂。”

  “我们扫盲,要讲究实用性,不能要求普通的工农群众认识那些生活中难以遇到、用到的生僻字,不能让干部只浅显的认得一二三四,人大天地……”

  “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编制教材,不同人群按不同教材教授。”

  “至于刚刚那位同志说的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既然任务已经下来,那这方面问题,上面肯定是已经考虑过的。”

  ……

  今天这场大会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会议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结束后,秦秘书带着简沐涵先出了礼堂,来到一间办公室。

  “简同志,麻烦您在这里稍等一会儿,部长马上就来。”

  “好,谢谢秦秘书。”

  简沐涵接过热茶。

  木门开合,办公室里只剩下简沐涵一人。

  在她将茶水喝了过半时,赵如章终于回来了。

  简沐涵立刻放下茶杯,站起来打招呼,

  “赵部长!”

  “小简同志啊,坐、坐。”

  赵如章同样坐下,

  “听说小简同志是京师大的学生?才刚念大一?”

  “是的。”

  简沐涵正襟危坐,作为学生的天性,她是真的怕这些老师。

  幸好赵如章话音一转,

  “小简同志对全国性扫盲运动有什么看法吗?”

  “挺好,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运动。”

  赵如章笑了,

  “小简同志,我就直说了,听伯询说过,你们后世有一个方便识字的拼音?”

  “方便给我讲讲吗?”

  要是单聊拼音的话,这可太方便了!

  “拼音主要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再加上四个声调……”

  简沐涵边讲边写,23个声母、24个韵母,还有一些单独的特殊发音。

  初次接触,赵如章并没有能够完全学会,但他确实感觉到,如果只需要记住几十个音节,就能通过拼读的方式来学习认字,或许,会比直接死记硬背来得容易。

  而且,发音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人民进行交流。

  “小简同志啊,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怎么样?”

  赵如章笑得一脸和善。
  http://www.bixia5.cc/book/21890/1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