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丰收与拖拉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蒋姐,你有没有意愿去京都大学音乐学院任教?”

  饭桌上,简沐涵忽然提起这个话题。

  蒋音给小女儿夹菜的动作一顿,

  她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家庭主妇的,年少时出国留学,毕业时已小有名气,一度成为大剧院中最受欢迎的女歌唱家,

  与丈夫同去尤立克之后,她依旧在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发光发亮,一直到丈夫被监禁,她才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爱人与家庭的守护者。

  相比于教书,她其实更爱站在舞台上歌唱,但如今这般情况,能继续从事音乐行业,她已经很满足了。

  “可以吗?”

  她眼中闪着光。

  在丈夫进入国家秘密研究院后,上面找她谈过话,希望她能为丈夫做好家庭后盾,再加上那个时候孩子也小,花国同尤立克不一样,不能聘请保姆,所以她将自己的事业深藏在心底。

  但现在,儿子已经上了小学,女儿也能进育红班,她不再需要围着孩子转。

  “为什么不可以,蒋姐,你的音乐造诣很深,说不定还能为我们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呢。”

  “如今的花国,各方面的人才都十分稀缺,错过您这位大音乐家,岂不可惜?”

  蒋音知道小简属于组织上的人,她说的话也代表了上面的意思。

  “我愿意我愿意。”

  她迫切的答应下来,

  “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吗?”

  “会有人同你联系的。”

  ——

  十月份,各地都已经进入秋收阶段,种植了杂交水稻、良种麦子和高产玉米的试验农场纷纷报上产量。

  得到消息后,华志明兴奋的在房间内转了几圈,甚至还去院子里打了一套不标准的拳法,并立即让人去把小简同志叫过来,想第一个同她分享这个好消息。

  “小简,快来快来。”

  看到简沐涵,华志明连忙招呼,脸上全是掩不住的笑意。

  “你来得刚好,各地的农场刚上报了产量,”

  “单季水稻亩产最高的达到1149公斤,小麦达到500公斤,紧凑型玉米最高亩产为850公斤,”

  “就连普通粮种,今年的亩产量也大大提高!”

  “这些,都离不开化肥的功劳啊。”

  单靠优质粮种可不行,化肥才是重中之重。

  这边早就委托简沐涵在另一个时空购置了一批适合的化肥生产设备,从厂房搭建到设备装备完成,到新花国第一代化肥顺利生产,总归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

  还只是一个初步的中型化肥厂,

  也就是今年,某些农场才刚刚用上。

  “如今的化肥产量还是太低了,不能满足国家需求,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更大的化肥厂,或者再建几个中型厂,最起码,年产量得达到百万吨。”

  化肥事业关系着全国百姓的肚子,华志明十分重视,

  有了第一家化肥厂的经验,之后的化肥厂建设起来会更迅速些。

  简沐涵很赞同华志明的看法,

  “如果建设中型厂,设备都是现成的,我空间里就有存货,如果要建大型厂,那么我就回去重新采购。”

  化肥分有机肥和无机肥,生产所需的设备也不一样,现在生产的多是无机肥,有机肥则还是靠合作社内自己发酵。

  二人正说着,安博义也过来了,

  “zl,好消息……”

  “哈哈哈,是不是各地上报的产量?我和小简正在谈这事呢,我们考虑着,是多建几个中型化肥厂,还是直接建个大型的,一步到位。”

  “产量报上来了?”

  “你说的好消息难道不是这个?”

  两人笑出了声,

  “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消息接连不断呐。”

  华志明将报告递给他,安博义看完也是满脸激动,

  这个产量,比不上后世的最高产量,但对于现在而言,已经算是翻了几翻。

  “好、好,要不了几年,我们国家就能彻底解决缺粮问题。”

  “先集中力量,建一个大型无机肥厂,同时将有机肥技术传授下去,让公社内部自己制造。”

  安博义思考一阵,提出建议。

  有机肥原料来自于农业废弃物、粪便、河道淤泥等,脱离不开农村地区,国家可以提供技术和设备,协助生产有机肥。

  “是个法子。”

  华志明点头。

  “博义,我这边的好消息讲了,你那边的好消息是什么?”

  “咱们国家的第一台拖拉机造出来了!”

  “从外壳到轮胎,到发动机,完完全全的花国制造!”

  “是个好消息,”

  华志明又忍不住转了两圈,

  “有了自产的拖拉机,就标志着咱们国家迈进农业机械化时代。”

  “博义,得给农机厂发去贺电啊。”

  虽然在北大荒之上,未来的拖拉机已经在承担着耕地的工作,但购买与自主制造的意义完全不同,这让两人如何能不激动。

  “农机厂,完工了吗?”

  简沐涵想了想,怎么自己好像没有收到这个消息?

  难道是她忽略掉了?

  “还没有,”

  安博义摇头,

  “但是厂房早就搭建完成,那些设备也全部搬了进去,拖拉机的试制工作早已开始。”

  在全息舱制造出来后,每一个从现代带回来的设备都附带一份全息教学资料,这边选取适合的人才后,会来到京都进行培训,

  没有现实专家教学,虚拟专家也一样教嘛,

  办法总比困难多。

  “博义,第一台拖拉机意义非凡,取名字了吗?”

  简沐涵心想,东方红啊,现成的名字。

  但是看两位大佬的表情,好像没这个意思。

  “没有,农机厂的工人同志说,希望您给起一个。”

  “拖拉机从他们的手中诞生,他们才是该赋予它名字的人,我就不抢这个风头啦。”

  华志明笑着摇头,

  “我就提几个意见,不要用洋字,用花国的名字,要让广大农民同志们能够接受。”

  “好,我这就将您的意见传达下去。”

  “等拖拉机的名字定下来,咱们就将两则喜讯一起告知百姓。”
  http://www.bixia5.cc/book/21890/4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