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跳出计划外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上辈子沈穗对这些体育运动没什么兴趣。

  不过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

  更别提之前还有位雇主是阿根廷铁血球迷。

  但他的太太是英伦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好些个英剧、电影都被她盘出浆来了。

  沈穗有次因为急着给女主人送东西,没关家里的窗户,以至于暴雨来袭阳台上的衣服被打湿,也得到了对方的谅解,“这只是一点小错,每个人都会犯。”

  直到后来在姜教授那里看到下文,沈穗才知道,为什么自己被解雇了。

  那段完整的台词是——

  这只是一点小错,每个人都会犯。

  磅叫小错?那什么叫大错?

  让人发现就叫大错。

  偶尔忘记关窗户不算错,但被雇主抓了个正着那就是大错。

  至于为什么忘记关窗户,那就跟雇主没关系了。

  她付了钱,享受服务。

  并不需要听人解释。

  “对了,你来找我什么事?”

  遥远的回忆被耿为光打断。

  沈穗回过神来,“哦,是需要织一批毛衣,我自己忙不过来,就想着请你们厂里的人帮个忙。”

  毛线的话沈穗提供,毛衣织好了可以自己留下。

  如果到时候沈穗用上这毛衣的照片,那就再另给五块钱。

  “这多好的事呀,行,回头我给你问问,反正你也不着急不是?”

  这事的确不怎么着急。

  沈穗想起来什么,“世界杯是什么时候呀?”

  “六月到七月,咋了,你打算去看?”耿为光打趣了句,“去西班牙可得花不少钱。”

  还得办护照弄签证呢。

  压根不可能。

  沈穗也笑了起来,“你可以提前下注,到时候运动服上可以印上运动员的名字、球衣号码什么的。”

  体育运动算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娱乐。

  尤其是对比后世五花八门的娱乐项目而言。

  这两年国家转播的体育赛事越发的多,新年伊始就转播了中国队跟新加坡队的比赛。

  当时国足1:2输给新加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虽然没自家队伍参赛,但并不影响国人看世界杯。

  怎么说呢?

  八、九十年代产生的足球情怀,简直成了不少人的思想钢印。

  耿为光既然做运动服,未尝不可以蹭一下世界杯的热度。

  热度也好,潮流也罢,都是可以人为引领的。

  耿为光眼前一亮,“可以啊,你不说我都没想到。”

  作为体育运动爱好者,耿为光有想过蹭世界杯的热度。

  但怎么蹭,他还真就没太好的思路。

  沈穗这么一说,茅塞顿开。

  “那到时候肯定热卖,你等两天哈,我草拟个协议,到时候好给你分红。”耿为光都想好了,就回头约定好就行,只分红不承担债务。

  沈穗也没跟他客气,“行呀,那我就不客气了。”

  谁都不会嫌钱来得多。

  只要合理合法,就没问题。

  来了服装厂沈穗顺带着去了趟车间。

  运动服面料刚定下来,还需要点时间才能正式加工制衣服。

  现在车间里是在弄牛仔裤。

  耿为光在这件事上十分厚道,该用的配料——皮标、拉链和纽扣,他亲自盯着采购、讲价,没从里面捞油水。

  涉及到的账目记录的清清楚楚,并非笼统的给个数字就完事。

  至于加工费,沈穗给的是单件一块五。

  八万多码布料,单是配料和加工费就得十万左右。

  当然,如果这批牛仔裤能够投放到市场上去……

  在这个万元户都可以登报炫耀的年代,沈穗能够拥有百万身价。

  嗯,前提是能全都卖出去。

  离开服装厂的时候,沈穗遇到了隔壁纺织厂的几个领导。

  冯厂长跟没事人似的与沈穗打招呼,“又来找耿为光啊,他要是敢欺负你,就跟我说,咱纺织厂的人可不能吃这个亏。”

  沈穗笑着跟他寒暄了两句这才离开。

  冯长征瞧着远去的人重重叹了口气。

  “何必呢,人家现在跟服装厂穿一条裤子,老冯你这不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嘛。”

  好歹也是堂堂纺织厂厂长,何必这么低声下气的。

  冯长征摇头,“没赚钱耿为光能跟她继续来往?能贷款买机器设备?他没那么傻。”

  不止赚了,还赚了不少!

  他们纺织厂明明才是那个笑话。

  错过一次又一次,冯长征忧心忡忡。

  自己眼光真的不行吗?

  他这话一说,其他人傻了眼。

  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要不再去跟沈穗说说,毕竟咱们纺织厂出去的……”

  “现在去找她,鬼都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先这样吧,往后见面客气点。”冯长征今天叹息特别多。

  至于能不能“再续前缘”,走一步看一步吧。

  遇到纺织厂的人,沈穗也没多想。

  他们顶多背后议论自己几句,面上的话,充其量拉个黑脸。

  沈穗压根不在乎。

  她更在乎的是牛仔裤的铺货问题。

  进入四月份,该走货了。

  何锦秋之前提过一嘴,上半年一棉厂的那个小制衣厂以出口为主。

  但下半年就不好说了。

  牛仔布料年后大幅度提价,原本三元一码的布料,如今要七块了。

  这是连续两次涨价的结果,只怕还会继续涨。

  真要是再涨价,那国内的牛仔裤制衣厂,怕是到最后只剩下一棉厂旗下那个。

  谁也扛不住这物价的飞涨啊。

  问题是你都没办法抗议。

  一棉厂是改革先锋队里的,人家不接受市场价格指导。

  跳出计划外,不在管控中啊。

  当然,这也跟之前定价真的低有关系。

  好在沈穗很快还是得到了个好消息。

  苏州百货公司的孙经理联系了杜小风,要货。

  他这次要货量极大。

  杜小风:“他说联系了无锡、嘉兴绍兴还有宁波杭州那边的百货公司什么的,想着多拿些货,价钱也便宜点。”

  沈穗不假思索,“这个没问题,但咱们得签署价钱保密协议。”

  这个协议防君子不防小人。

  就是给孙经理他们一些约束罢了。

  倒也称不上紧箍咒。

  沈穗把价钱往下降了些。

  其实靳敏有些不太明白,“怎么还留了个小零头?”

  要她的话,就直接降到二十块了。

  沈穗降了价,但选择降到二十一。
  http://www.bixia5.cc/book/21902/4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