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妖龙古帝
网游之剑刃舞者
斗破之无上之境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茅山鬼王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尚衣局的烛火比星子亮,首席绣娘苏蕙对着"百国锦服图"唉声叹气,指尖捏着根罗马琉璃线,线硬得戳在锦缎上,顶出个小鼓包。"这线比汉地丝线硬三成,"她皱眉戳着图上的云纹,云纹旁标着"波斯藤蔓缠绕","绣出来准起疙瘩。"
身后传来张嬷嬷的咳嗽声,她回头,见张嬷嬷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脸色沉得像染坊的老缸:"苏蕙,老祖宗的云纹哪能这么糙?丢了汉家根骨,就是大不敬!"
苏蕙慌忙垂手:"嬷嬷教训的是......"
"张嬷嬷也来瞧瞧?"陈阿娇的声音从门口飘进来,身后跟着阿月,阿月手里捧着个锦盒,盒角沾着点越人藤屑,"这线泡过越人蜜蜡胶,能绕指柔呢。"
张嬷嬷哼了声:"太后莫要被民间玩意哄了,规矩就是规矩......"
陈阿娇没理她,取过琉璃线在指间绕了绕,线硌得指腹发疼:"苏绣娘试试'锦线软化剂'——越人蜜蜡拌汉地蚕丝胶,泡半个时辰,保准比桑丝还服帖。"
阿月打开锦盒,药剂泛着琥珀光,捏起线头浸进去:"昨儿我绣波斯藤蔓,泡过的线针脚比纯汉线还顺,张嬷嬷要不要瞧瞧?"
张嬷嬷别过脸,却忍不住用眼角瞟,见琉璃线慢慢变软,苏蕙试着绣了半片叶,针脚竟比汉线还匀,她嘴硬道:"也就这一片顺......"
陈阿娇笑着拍苏蕙的肩:"好不好,穿的人说了算,又不是给规矩穿的。"
织机坊的木梭声"嗒嗒"响,像春雨打在桑叶上。秀儿踮着脚看阿月织"胡汉合璧锦",经线是汉地桑丝,白得像晨雾;纬线混着波斯羊毛,泛着金棕,两股线绞在一块儿,看着怪模怪样。
"阿月姐,这毛丝混织,会断吗?"她扯了扯自己的粗布裙,辫梢的琉璃珠晃得织机发亮,"去年王婶织过羊毛锦,没两天就抽丝了,气得她把织机都砸了,说'洋玩意中看不中用'。"
阿月笑着拍拍织机上的铜铃铛:"太后给的'锦线张力仪',张力不够就响铃,比手感准十倍。"她踩动踏板,经线绷紧,铃铛"叮"地响,"这就提醒咱松线了——王婶要是有这物件,哪用砸织机?"
旁边鲁直的徒弟小张正蹲在织机下,手里攥着罗马齿轮,他爹老张蹲在门口抽烟袋,烟袋锅敲得地面"笃笃"响:"小兔崽子,老木头踏了三代人,换啥洋齿轮?折腾坏了织机,我打断你的腿!"
小张叼着螺帽含糊道:"爹,这齿轮换上去,踏板能自动换色纬线,比人工快三倍!"
他捣鼓半晌,踩动踏板,织机"咔嗒"转起来,波斯藤蔓的颜色匀得像画的。老张猛吸口烟,烟袋锅烫了手:"......这......这倒比老木头灵......"
小张吐出螺帽,抹了把汗:"民间的笨法子,配着宫里的巧手艺,才叫真能耐,又不是非得分你我。"
染坊的大缸冒着热气,印度使者达摩多罗蹲在缸边,捏着把番红花,红得像燃着的火星。他往缸里撒了勺汉地朱砂,搅得水纹红透了,像把落日揉碎在里面。
"这'万国红',得番红花与朱砂三七开,"他指着缸沿的刻度,对染匠老李说,"少一分则浅,多一分则暗,配波斯金线最妙。"
刘妧轻拂刚染好的锦缎,缎面泛着金红,边缘却偏朱深了点。
达摩多罗慌忙掏出锦卡,卡上绣着深浅红:"陛下,按'汉竺红'标准,这匹得回缸......"
"回啥缸?"老李蹲在缸边笑,"昨儿李寡妇来取布,就爱这偏朱的,说'比正红俏,衬我脸色';张木匠家的闺女却要浅三分的,说'干活利索,不扎眼'。"
他指着晾着的锦缎:"您瞧,那匹掺了越人苏木,那匹加了蜀地茜草,百姓看着顺眼,比啥标准都强。"
陈阿娇拿起锦卡对着光看:"好个'色度卡'!让阿月织坊绣成样本发往各郡,告诉他们——这是长安的谱,不是规矩,喜欢深点浅点,自个儿定。"
达摩多罗愣了愣,随即笑了:"天竺的红也分山地红、河谷红,强求一致,倒失了活气。"
秀儿捧着新裁的"百国襦裙"样衣,跑得辫子飞起来,闯进殿时带起阵风,裙角扫过门槛,带起片灰尘。
"陛下,您试试这个!"她展开样衣,上襦是汉地锦缎绣越人水纹,领口用波斯琉璃珠镶成"V"形,下裙是印度金箔绣汉式缠枝莲,绕着罗马柱纹,金闪闪的。
刘妧穿上转了个圈,裙摆的越人藤编衬里"沙沙"响,像风吹桑林。她摸着袖口的锦线扣:"这扣是谁想的?比带钩方便。"
苏蕙在旁捏着针线:"是秀儿提的!她说百工干活,带钩总勾锦线......"
"其实王大姐不喜欢这扣,"秀儿脸一红,挠着辫梢,"她说'花花绿绿的扣眼,不如盘扣雅致',她自个儿绣了对竹节盘扣,配素面汉锦,俏得很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李三婶,"她又说,"就爱粗布裙,说'绣那么多花,干活碍事',昨儿还扯了块素布,说要给娃做件'光板袄',暖和就行。"
刘妧摸着裙摆的缠枝莲,金箔在光里跳:"说得好!有人爱暗扣的便,有人爱盘扣的雅,有人爱素面的净,何必强求?"
暮色漫进尚衣局时,首件"万国朝服"展开在案上,像铺了片缩微的丝绸之路。
衣身用"琉璃七彩锦",紫的像波斯琉璃,蓝的像越人海水,黄的像印度金沙;十二章纹间,绣着波斯商队、越人龙舟、罗马战车,针脚密得插不进一根发。
陈阿娇为刘妧披上,衣摆的锦线流苏扫过金砖,投下百国纹样的光影。秀儿举着锦镜,镜里的刘妧眉眼发亮。
"陛下穿这衣,比西市的少女还好看!"秀儿拍手,又说,"不过染坊的林丫头,把波斯藤蔓绣成了汉地蔷薇,也俏得很;张屠户家的小子,就穿件汉布短打,说'干活比啥都强'。"
苏蕙看着镜中衣,忽然红了眼眶:"老奴织了三十年锦,今儿才懂,好衣裳不是守规矩,是让穿的人舒坦——有人爱纯汉风,有人爱胡汉合璧,都好。"
掌灯后,长乐宫的烛火映着朝服,刘妧抚过罗马战车的轮纹,忽然抬头:"母后,明日让百工来观礼吧。"
"让他们瞧瞧,这新朝服不是规矩,是百工巧思凑的热闹,"她笑,"桑小娥的锦线、老陶的瓷纹、鲁直的齿轮都在这儿,却也不妨碍有人偏爱素面汉锦,挺好。"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http://www.bixia5.cc/book/22209/2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