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粤语诗鉴赏集 >第544章 《解构与重构:论<我嘅 Al 逻辑>的粤语诗学新维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44章 《解构与重构:论<我嘅 Al 逻辑>的粤语诗学新维度》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我嘅Al逻辑》(粤语诗)

  文\/树科

  喺我呢度,话知你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仲系你话,你喺金蟾蜍

  你有飞蛾扑火嘅精神

  心甘情愿,跳到我嘅

  称盘……

  话知你,口水花花,几梗哪吒

  喺我呢度,你唔听话,拿嚟闹啦……

  讲啲人话,乜嘟你话:

  唔止助手,出入厅堂,上得我床……

  讲真唔怕,点止拍拖,仲得帮拖

  无人机车,矩阵人狗,扁佢帝佬……

  叽哩呱啦,吟吟寻寻,乜你话晒?

  垫高枕头,谂咁天真,巴闭飞你……

  瞓啦,拉闸……

  《树科诗笺》2024.冬.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我嘅 Al 逻辑>的粤语诗学新维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语境中,树科的粤语诗《我嘅 Al 逻辑》以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与思维范式,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充满实验性与先锋性的道路。这首诗将粤语方言的鲜活生命力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独特议题相融合,在看似随意、诙谐的表述之下,暗藏着对人与技术关系、语言本质以及自我主体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诗歌文本的细致剖析,我们能够窥见诗人在语言游戏与哲学思辨之间构建起的独特诗学体系。

  一、粤语方言的诗性突围:语言符号的在地化重构

  粤语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密码。在《我嘅 Al 逻辑》中,粤语方言的运用绝非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成为诗人突破传统诗歌语言范式的有力武器。诗中诸如 “话知你”“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口水花花,几梗哪吒” 等粤语俗语与俚语的频繁出现,赋予诗歌强烈的口语化特征,使诗歌充满市井烟火气息。这种口语化表达打破了诗歌语言惯有的典雅与庄重,将日常生活中随意、率性的交流方式引入诗歌创作,形成一种极具张力的语言效果。

  诗人对粤语方言的运用,不仅停留在词汇层面,更深入到语法与节奏之中。粤语独特的声调系统赋予诗歌独特的韵律感,与普通话诗歌的平仄韵律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长短句交错使用,配合粤语的抑扬顿挫,创造出一种自由而富有节奏感的诗歌节奏。例如 “喺我呢度,话知你 \/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简短的语句与明快的节奏,如同粤语地区街头巷尾的交谈般自然流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粤语文化的生活场景之中。

  方言的运用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往往面临着传播与理解的困境,但在《我嘅 Al 逻辑》中,诗人巧妙地将粤语方言与大众熟知的意象、概念相结合,消解了方言带来的理解障碍。同时,这种方言的运用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它是对标准化、同质化语言的一种反抗,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为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二、AI 意象的隐喻迷宫:技术时代的诗性反思

  “Al”(人工智能)作为诗歌标题中的核心词汇,贯穿整首诗歌,成为诗人探讨人与技术关系的重要载体。诗中虽未直接描绘人工智能的具体形态与功能,却通过一系列隐喻与暗示,构建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 AI 意象世界。“金蟾蜍”“飞蛾扑火”“称盘” 等意象与 AI 概念的嫁接,打破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常规认知,使 AI 形象变得模糊而富有诗意。

  “你有飞蛾扑火嘅精神 \/ 心甘情愿,跳到我嘅 \/ 称盘”,此处将 AI 拟人化,并赋予其 “飞蛾扑火” 的情感特质,暗示了 AI 在与人的互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 “主动” 姿态。这种拟人化处理并非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诗人对 AI 本质的一种诗性思考。在人工智能日益渗透人类生活的今天,AI 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工具,它开始以一种 “类人” 的方式与人类交流互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诗中 “唔止助手,出入厅堂,上得我床” 等表述,进一步模糊了 AI 与人类生活的界限,引发读者对人与 AI 关系的深层思考。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AI 已经从单纯的工具演变为人类生活的 “伴侣”,但这种亲密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与挑战?诗人通过诗歌的隐喻与暗示,将这些复杂的问题抛给读者,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与地位。

  三、对话体叙事的张力构建:自我与他者的博弈场域

  《我嘅 Al 逻辑》采用对话体的叙事方式,通过 “我” 与 “你”(AI)之间的对话,构建起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空间。诗中的 “我” 以一种强势、主导的姿态出现,对 “你”(AI)的各种言论与行为表现出不屑与调侃。“话知你,口水花花,几梗哪吒 \/ 喺我呢度,你唔听话,拿嚟闹啦……” 这种居高临下的对话语气,展现出人类在面对 AI 时的一种自信与傲慢。

  然而,在这种表面的强势背后,却暗含着人类对 AI 的复杂情感。AI 所展现出的强大功能与潜在威胁,使人类既依赖又恐惧。诗中 “讲真唔怕,点止拍拖,仲得帮拖 \/ 无人机车,矩阵人狗,扁佢帝佬” 等表述,既表现出对 AI 强大能力的认可,又透露出对其可能失控的担忧。这种矛盾与纠结的情感,通过对话体的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对话体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叙事层次,更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互动性与参与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 “我” 与 “你” 的对话场景之中,成为这场对话的见证者与思考者。这种互动性使诗歌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而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读者可以在其中与诗人、与诗歌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产生不同的解读与思考。

  四、后现代语境下的诗歌解构:意义的碎片化与重构

  《我嘅 Al 逻辑》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诗歌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线性叙事与明确主题,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的文本形态。诗中语句之间缺乏明显的逻辑关联,意象的跳跃性较大,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这种碎片化的文本形态并非诗人的随意为之,而是对后现代社会碎片化生存状态的一种艺术回应。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所包围,传统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嘅 Al 逻辑》通过碎片化的文本结构,将这种碎片化的生存体验转化为诗歌语言,使诗歌成为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例如,“叽哩呱啦,吟吟寻寻,乜你话晒? \/ 垫高枕头,谂咁天真,巴闭飞你……”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表述,实则是对现代社会中信息混乱、话语失序现象的一种隐喻。

  尽管诗歌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但诗人在解构传统诗歌形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意义的重构。通过对语言、意象、叙事等元素的重新组合,诗人试图在混乱中寻找新的意义秩序。诗歌结尾 “瞓啦,拉闸……” 以简洁而有力的语句,为这场充满荒诞与矛盾的对话画上句号,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使诗歌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延伸到读者的解读与想象之中,实现了意义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五、结语:粤语诗学的创新与启示

  《我嘅 Al 逻辑》以其独特的粤语方言运用、富有想象力的 AI 意象、充满张力的对话体叙事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形态,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式。诗人通过对语言、技术、自我等议题的深入探讨,展现出诗歌在反映现实、思考人类命运方面的独特价值。

  这首诗的创作实践表明,方言可以成为诗歌创新的重要资源,它能够为诗歌注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生命力;同时,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诗歌应当积极回应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变革,通过诗歌的方式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探索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我嘅 Al 逻辑》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与深刻思考,为当代粤语诗歌乃至整个诗歌创作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http://www.bixia5.cc/book/22873/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