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十三另有差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法子帮助受灾的佃户?”维珍看着四爷,小声问道,“不可能所有的地主都会发善心吧?若是遇到那种冥顽不灵、心黑手冷的,那底下的佃户要怎么活?”

  这倒是,都道是县官不如现管,万岁爷又不能一直留在山东盯着,待圣驾一离开,少不得就有人心思活泛起来。

  但是地方官却是一时半会走不了的,为了政绩、前途考量,自然是不会允许灾情在自己的任期内恶化的。

  可这难道又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来。

  “若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瞒报灾情呢?”维珍又问。

  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大清还是后世,都是杜绝不了的,嘎礼跟王国昌这样的朝中大员不也照样如此?

  这个四爷显然也想到了,所以维珍甫一张嘴,四爷就不假思索道:“爷会主动请缨,常驻山东,直到灾情结束。”

  维珍一怔,旋即翻了个白眼:“你还真是不怕得罪人啊!”

  可不是要得罪人嘛。

  有四爷这个冷面阎王在山东盯着,哪个不怕死的官员敢瞒报灾情?自然是不敢的,少不得就有人会对四爷恨得咬牙切齿。

  维珍都能想到未来一段时间,四爷这冷面阎王的名声只会更盛,在朝中的人缘……

  不必说,只会更差了。

  维珍就忍不住叹气,不过更多的却是为四爷骄傲。

  “珍珍,到时候陪爷一道留在山东,成吗?”四爷低着头,顶着维珍的额头轻声问。

  虽然明知道维珍肯定舍不得孩子,虽然可能跟着他奔波会辛苦,但他还是想有她陪着。

  之前去甘肃,最后悔的就是一开始没有带上她,所以后来胳膊受伤……

  也挺值哈。

  “有什么成不成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喽,”维珍又翻了个白眼,然后伸手环住了四爷的腰,“可是胤禛,你要记得,只有你人好好儿的,你的抱负才能施展。”

  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尽量不要生病,也不要再出在甘肃时候的那种意外,更不能出……

  不是意外的意外。

  “我很担心你,”顿了顿,维珍轻轻吐了口气儿道,“其实这一年来,我心里都不大踏实。”

  能踏实得了吗?

  万岁爷跟太子闹得鸡飞狗跳,一众皇子明争暗斗,眼瞧着八爷如今炙手可热,但是四爷也备受万岁爷重用,再加上还有十三这个铁杆儿,少不得就会扎了谁的眼。

  维珍有时候想想就很害怕。

  在京师的时候,大家好歹还有个顾忌,毕竟是在万岁爷眼皮子底下,可若是出了京师呢?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在背地里放冷枪?

  可是,能因此拦着四爷不许他离京吗?

  维珍做不到,她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那许多的灾民绝望挣扎,也做不到让四爷放弃良心跟抱负。

  她对四爷的感情从来都不该成为捆缚他的枷锁,而她喜欢的也不可能是折翼的、只知道沉溺在温柔乡的残鹰。

  “答应我,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事,永远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好吗?”维珍抬起头,看着四爷,一字一字认真道。

  四爷深深看着她,然后点点头:“好,我答应你。”

  他当然会惜命。

  不止惜命,他还要尽可能活得比维珍长久,孩子再孝顺懂事儿,到底也不如有他亲自陪着护着。

  “这样才乖嘛,”维珍松了口气儿,伸手轻轻拍了拍四爷的脸,再开口,语气就变得轻松起来,“对了,万岁爷没有派十三视察灾区吗?”

  “没有,十三另有差事。”

  维珍抿了口茶,随口问道:“什么差事?”

  “万岁爷吩咐太子代天子前往曲阜祭孔,十三随行。”

  再过些天,便就是孔子的诞辰日了,每年这个时候,曲阜孔庙都会有大型祭孔活动。

  祭孔并非尚武满人的传统,但是自从满清入主中原,想要江山稳定,尤其是在全国推行剪辫政策时遭遇的强烈反抗,新生政权面临巨大威胁,祭孔却是势在必行。

  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对看重名分以及文化正统性的汉人来说,王朝是否取得正统是衡量其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

  一旦被打上“得国不正”烙印,王朝的寿命往往长久不了,元朝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起蒙古人,同样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满清皇室,做法就高明得多。

  自皇太极继位后,就大力提倡孔子学说和儒家文化,甚至在盛京修建了孔庙,为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树立了尊儒的典范。

  喜欢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http://www.bixia5.cc/book/23098/17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