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新情况伴随着新变化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中产和小资是最难搞的一个群体。如果是底层百姓,遇到不公时只会声嘶力竭的怒吼,付诸暴力,或是哭哭啼啼的求告。
希望有人替他们出头,帮他们主持公道。
但中产和小资不一样,他们有知识,也有警惕性。他们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知道造势向长实和港府施压,更知道防备“暗箱”。
更何况,还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引导和推动。
更更何况,大手背后还有一只浑水摸鱼的小手,也在暗戳戳的发力……
在“大手”的推动下,准房主和准租户们抱团要求港府从用料质量到工程质量,对红磡一期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测定。
同时,一边疯狂向各路媒体爆料造势,一边集资筹钱聘请律师,准备跟长实打官司。
已经不是退钱退款了,是要索赔的。
“小手”在乱糟糟的背景下,发出了一点很微弱的声音。提醒准房主和准租户们,港府不一定会公平公正,测定结果不能全信。
只这么稍微的一提醒,立马就有领悟的准房主和准租户大声疾呼,组织人截下地基上的钢筋头,敲下水泥块,收集一切能收集到的原料。
并号召大家筹钱,送去小日子、戴英和老美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做鉴定,防止港府指定的检测机构被长实收买……
这一操作,搞的沈壁和极少数知情人有些紧张。
计划中“点火”和“灭火”是同等重要的。
目标是短期内打下长实的股价,以便实施收购。达成目的后公开检测结果,“证实”长实是被污蔑的,街头疾呼后消失无踪的“良心人”一定是别有用心之人安排的,压根就不是青州英泥的工人。
人都是健忘的嘛,即便短时间内会有一些质疑声,但时间一长自然就消散了……
谁也没想到,准业主们会那么“聪明”,意识到港府指定的检验机构可能会有猫腻,居然自行采样筹钱送到别处测定。
这就有点麻烦了……
会不会有麻烦,有多大的麻烦,长了一只“小手”的曲某人暂时顾不上……他在开会。
与会的有港府代表、港警正治部、伦敦邮电总局专家组、港岛电话公司、中华电力、BE公司、沧浪公司、戴英通用电气和ASM。
还有中行人保部门、国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国科院南海所、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设计所、北大和北邮联合专家组、羊城电信局……
(电信局是79年六月邮电管理体系调整后拆分出的,依旧受邮电系统领导)
之前不提过一嘴嘛,上面催着曲卓赶紧回港岛,其中一个原因是,要从蛇口铺一条海底通讯电缆到大屿山,保障联合实验室与内陆的高效沟通。
“高效”二字具体体现在,这是一条从羊城铺到蛇口,并连通京城计算机中心服务器,全路采用数字交换机,支持计算机网络的线路。
线路一旦接通,石壁联合实验室可以通过网络,与内陆相关联合研究部门和机构保持实时联络。
整个工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蛇口铺设海底线缆到大澳,再由大澳走陆线到石壁。
这部分很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审批流程和复杂的手续。
第二部分是从石壁分一条线路到新界北的元朗和北区,以保障晶圆厂和芯片厂与石壁联合实验室,还有内陆配套供应单位的通讯。
这部分就复杂了,不但涉及到验证、审批,港岛电话公司也要参与进去。
海底线缆的路由勘察与规划十月就完成了,由国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和海南所提供技术支持,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设计所承接。
租船、勘探、设计和航道审批一共花了十九万两千港币,还额外给了五万块餐住和野外补助。
蛇口到大澳直线距离还不到二十四公里,但线缆路径要避开矾石水道和深槽区局部基岩隆起部,设计总长达到三十五公里。
计划采用住友电工TCC2Y-I 型480路同轴电缆,国产ZM-76型中继器。终端设备使用沪市520厂生产的ZM305型载波机和PCM复用模块。
再加上羊城南方五金厂的防腐锚定辅料,物料总预算四百一十万港币冒个头。
计划浅水段施工使用国产"海鹰号"布缆船(这艘船参与了76年内陆至小日子海底线缆工程的铺设)。深槽段租用小日子配备金刚石切割头的"海鹰丸"埋设犁船。
布缆船租赁、潜水作业、施工保险和燃油消耗,施工预算两百二十万港币。
再算上最后的调试和验收,总预算六百六十万港币。设计使用寿命三十年,年维养花费约十八万港币。
至于石壁到新界北的部分,就跟曲卓和BE没关系了,由戴英通用电气和AMS两家出钱和推动,沧浪派人跟一下就行。
但是,那是原定计划,现在出了点意外情况——要新增一个福田到落马洲商贸口岸。
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样,如果两边有一个低税大宗商贸交易区,港岛这边的利益非常大。即便没有汇丰推动,港府也是十分愿意的。
所以,虽然口岸现在还没有正式开谈,但基本可以确定不会遇到阻碍,差别无非是两边的利益分配问题。
既然交易区可以说是必然能够落地的,如果通讯线缆从落马洲进入港岛,总体工程的造价就便宜太多了。
但新的问题也出现……
大屿山虽然没有明确的名分,但事实上相当于港府放开的一个与内陆接触的“特别区域”。
所以,蛇口到大屿山铺一条线科研保障缆,手续上非常简单,只需要做个备案就行。
甭管大屿山是不是“特别区域”,它都是港岛的一部分。从大屿山到新界的一段,虽然要经过不少审批和勘验,但也相对比较简单。
可如果从福田经落马洲进入港岛就不一样了。
理论上这条线路属于科研加商用的复合线路,既然涉及到商用,按照戴英的“安保要求”,是要设立监听站的。
且不说内陆方面会不会允许,就算同意设立,监听内容包含哪些?
即便白纸黑字写明仅限于商用部分,M15和6不老实怎么办?
合作归合作,科研和技术交流是一码事,你情报部门进行监听,就是另一码事了。
再往深里一些……你特娘的技术进入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怎么办?
虽然戴英现在可能还没有那份技术能力,但牛、剑、伦敦理工等几所学校,已经得到了内陆计算机网络的科研用途技术授权。
就凭那几所高校的底蕴,估计能用不了多久,戴英就具备侵入内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了。
所以,二十四号这天,两边所有参与方坐到了一起,讨论下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
喜欢1976步步生莲
http://www.bixia5.cc/book/23107/16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