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北齐篇(高睿之死)
推荐阅读:
囚爱成瘾,傅先生的新婚罪妻
我在古早修仙文里当炮灰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魔道新娘
宝可梦:从黄金鲤鱼王开始
综影视:莜莜传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天才成长实录
病秧子首辅的招赘夫郎
快穿之反派令人着迷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高睿,北齐宗室大臣,官至太尉、尚书令,封爵赵郡王。父赵王高琛,亦是神武帝高欢之侄。高睿出生三月之时,他的父亲因好色,与高欢妾室小尔朱氏私通,被高欢赐死。之后被伯父高欢养在宫中,他聪慧早成,温顺恭和、文武兼才,深得伯父高欢喜爱。
高睿十岁时,母亲元氏病逝,高欢告之真相,并亲自送他回领军府,帮他料理丧事。
年少的他这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看着棺椁中躺着的母亲,他悲痛欲绝,哀伤颤泣,甚至哭到泪干气绝,正值隆冬季节,他因悲泣泪流不止,导致面部破裂而生冻疮。
伤心过度的他,三日不曾进食;之后在高欢的劝慰下,悲痛之情这才有所克制。
他在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要借助手杖才能站立。
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把他养大的伯父高欢病逝,高睿又痛失亲人,他伤心欲绝,痛哭至呕血。
高睿成婚时,仍是面带忧伤。高澄见此,有些不解地道,“孤让你娶郑述祖之女,她家世显赫,你还有何不满?”
高睿颔首道,“我自从成了孤儿,常羡慕别人有父母,到了此刻成婚之时,此种情感愈发浓烈…”
他话还未说完,眼圈已泛红,泪水夺眶而出。
高澄见此,默然不语。
公元549年八月,大丞相、齐王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杀至死。
公元550年,高洋篡魏改国号为齐,此年为北齐天保元年。文宣帝高洋册封高睿为赵郡王,担任散骑常侍。
公元551年(天保二年),年仅十七岁的高睿出任定州刺史,并加封抚军将军、六州大都督。
他关心政务,纠察不法行为,鼓励农业生产,并且礼贤下士,将辖境治理的井井有条,被人称为良牧。
天保三年,他加位:仪同三司。
天保六年,高睿奉旨监修长城。当时,役丁服完劳役后自己还家,年轻力壮的尚能回去;老弱病残的经长途跋涉,大多病死于边地。
高睿于是亲自率军队带物资,护送役丁还乡。并吩咐身体强壮的汉子与病弱之人相互搀扶,这样,绝大部分役丁才能安全无虞的返乡。
天保七年,高睿担任沧州刺史,都督沧瀛幽安、平东燕六州军事。
天保八年,文宣帝高洋征召高睿回京,任命他为北朔州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恒三州,以及库推以西、黄河以东、长城各镇年务。
高睿任职期间,他安抚移民,设置烽火台,加强戍边防务,极得军民的拥戴。他在水源匮乏之地祈祷天地,挖井凿池,挖出泉水,源源不断的泉水涌出,解了百姓的饮水问题。从此,这口泉眼便被称为\"赵郡王泉\"。
天保九年,文宣帝高洋巡幸楼烦(今山西保德、苛岚、宁武一带)。高睿到行宫朝见皇帝,并随驾返回晋阳。
当时,太子高殷监国,设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政务。
文宣帝高洋很重视大都督府的僚佐人选,便任命高睿为侍中、代理大都督府长史。
公元559年(天保十年),太子高殷登基为帝。高睿改任仪同三司、侍中、将军、长史;不久又加封开府、骠骑大将军、太子太保。
公元560年(乾明元年),赵郡王高睿代理并州事务。高演在太皇太后娄昭君的支持下篡位,高殷被废为济南王,囚禁于晋阳。高演称帝,改年号为(皇建元年)。
公元561年(皇建二年),孝昭帝高演派人将济南王高殷杀害。不久后,高演坠马重伤而亡。高湛夺位,高睿遵照孝昭帝遗诏,迎立长广王高湛为帝。高湛为武成帝,并改年号为(太宁元年)。
高睿因功进位尚书令,令封浮阳郡公。
不久,高睿又因征讨北狄有功,封颍川郡公,代理宗正卿。
高睿深受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信任。
公元564年(河清三年),北周联合突厥攻打并州。武成帝换上戎装,带着宫人准备逃跑,高睿一番劝道,这才令高湛放下逃跑的念头、准备迎战;武成帝高湛命高睿统领军务,同时命段韶亲自指挥作战。
公元565年(河清四年),武成帝高湛与宫人身披衣甲,登上北城观阵。
突厥军见北齐军营整齐肃穆,埋怨北周将领,“你们说北齐朝政混乱,所以我才同意与你们一同前来讨伐,现如今齐军部队整齐,兵将眼中全是杀气,气势如宏,我们如此抵挡?”突厥将领见势不妙,不再理会北周将领,即刻传令军队撤出、回归突厥本营。
高睿因功进位尚书令、太尉,又封宣城郡公。
公元567年(天统三年),高睿立下大功,武成帝高湛追赠其父高琛为赵郡王,追赠其母元季艳为赵郡王妃、同时恢复她北魏华阳公主的身份。
高睿久掌朝政、功勋卓着,又因声望日增,逐渐被武成帝高湛疏远、猜忌。
高睿便整理古代忠臣义士之言行,命名为《要言》,以此申述自己的忠君志向。
569年(天统五年),武成帝高湛驾崩,并将后事托付给和士开。
武成帝下葬后,高睿与冯翊王高润、安德王高廷宗、娄定远、元文遥等人上奏新帝高纬,请求将和士开调离朝廷。
高睿还在胡太后面前陈述和士开的罪过。
胡太后气呼呼道,“先帝在世时,王爷为何不说?如今见我孤儿寡母,势单力孤,想架空朝政,欺侮我们?”
高睿闻言,气的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扔到地上,与其他几人拂袖离去。
不久,胡太后假意任命和士开为兖州刺史,高睿催促他及早赴任。
胡太后要求和士开过了武成帝的百日祭再走,高睿坚决不许。
此后数日,胡太后多次请求,高睿都不同意。
有宦官知晓胡太后的心思,对高睿劝道:“太后让淮阳王和大人留下,殿下何必苦苦相逼!令太后不满,殿下能有何好?”
高睿闻言,叹道:“孤受先帝遗命,责任重大,如今皇帝年幼,怎能让奸臣留在君侧。”
高睿说完,便去见胡太后,再次苦苦陈述。
胡太后要宴请他,并想赐酒于他;高睿拒绝,并正色道,“孤今日前来,是谈国事,并非为了饮酒!”高睿说完,起身离去。
当夜,高睿梦见一个身高一丈五尺之人,手臂有一丈多长,从门口向床前走来,并用胳膊压住他,许久,才放开他。
高睿醒来,叹道:“大丈夫的命运到此便要完结了吗?!”
郑氏闻言,担忧不已!劝道,“夫君做此恶梦,是为不吉。夫君近日得罪了太后,今日还是莫要上朝了,命府中参军前去告假,就说夫君身子不适,在府养病。”
高睿摇头,“大丈夫何以逃避?自古忠臣皆不畏死,孤亦当以身报国,怎可让一介妇人颠覆朝政。”
“佞臣和士开敢如此猖狂,孤宁可一死也要与之抗衡,绝不能让此等奸佞贼子祸害国家,颠覆朝政。”
高睿说完,便要去皇宫。
郑氏见此,快步跑近,从后紧紧抱住他,将头贴在他的后背,抽泣道,“夫君,你莫要惹太后不快了,好不好?”
“你不要再去管和士开,咱不能得罪他们,咱安身度命便可,不要再去招惹他们…”
郑氏话还未说完,高睿便解开她环抱的双手,安抚她道,“为夫例行上朝,你莫要再拦了,再迟便耽误早朝了。”
高睿说罢,毅然决然的出了府邸。
高睿走到宫门口时,有侍卫对他悄然劝道,“殿下莫要入宫,今日恐生变故。”
高睿闻言,应道,“孤,上不负天,死亦无惧。”他说完,便入宫去面见太后。
太后见他,最后与他交涉,高睿不依,太后便让隐藏的侍卫将他围住,押送至华林园。大内高手刘桃枝在雀离佛院将高睿杖杀。
高睿死后,邺城连续三日大雾,朝野上下无不痛惜。
一年后,朝廷以王礼安葬高睿,却不给他谥号。
http://www.bixia5.cc/book/23338/3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