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揪心的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苏集中学给的那张,写有奖学金五十元的通知书,是怎么回事。按照市里组织的,统一小升初考试,苏集镇各村子六年级的学生,加起来有近一千人,参加了考试。

  这一千人的考试成绩,按照排名,苏集中学,只选取了前五十名,每人给五十元的奖学金。也就是我的成绩,是这一千人中的前五十名。有可能是前十名,也有可能是前二十名,最差,是第五十名,从考试成绩上看,我是这千人学生中,百分之五的优等生。

  再到后来,按照成绩的排名分班,我推算出,我应该在这百分之五中,是那最靠前的百分之一,全镇的前十名。

  因为入学当天,在苏集中学的墙壁上,张贴着10张大字报。每一张大字报的抬头,分别写着初一(1)班,初一(2)班,以此类推,共计10个班。你的名字,出现在哪一张大字报上,你就被分在了哪个班。

  每张大字报上,学生的名字,是按照小升初的成绩,而进行排名的。你的名字越靠前,证明你的入学成绩,在全镇学生中的排名,就越靠前。倘若你的名字,出现在初一(1)班的第一个,那意味着,你的入学成绩,是全镇第一名。而你的名字,倘若出在初一(10)班,最后一个,你的入学成绩,很有可能是全镇,倒数的后十名,甚至是倒数第一。

  从出生至14岁,在我上初中之前,我认为我的生命里,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澜。除了舅舅离世,父母一直关系不睦,以及与我们家与叔叔家,姑姑家,都不怎么亲近,甚至相互嫌弃,面和心不和之外。我的小学生涯,其实平淡无奇。

  小学里的我,也正如小说里写的一样,我的成绩,始终是班级第一名。我不光是班里的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还是班里的大哥。班里的29个同学,都听我的,也都信我服我,我是学校官方,与同学们民间私下里,双方定义的老大。也算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小时候的我,爱好很多,看书、写作、唱歌、画画、动手做小制作、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我样样都喜欢,而且,或多或少的擅长一些。

  但我的这些喜好,没有得到任何人,尤其是父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父母还变相的打压、嫌弃、制止,所以这些喜好,受制于家庭的物质基础,受制于父母的思想观念,只能任凭它们,自生自灭。

  但骨子里喜欢的东西,往往是灭不掉,摧不垮的。它们会根植于你的内心,雪藏数年,等你长大后,有了自己的思想,经济开始独立,并继续保持心中的热爱,终究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破土而出,发芽长大。倘若你足够努力,也许有一天,它们会长成参天大树。

  长大后,我去了大城市,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也读了很多的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有时候,我时常在心底里,嫌弃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年幼时候的一些天性、喜好、追求,被他们无情的泯灭了许多,我曾痛恨和怪罪于父母,觉得他们的思想,对我的教育,是有毒的,是毒害我一生的。

  我也时常后悔和不满,为什么自己,会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有这样的父母?人可以选择的东西有很多,但唯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

  更甚至有段日子里,我故意不跟父母联系,不接父亲的电话,不回他的消息。我想摆脱这个家庭,摆脱在我看来,毒害我,影响我,不懂我的父母,摆脱那个,令我深恶痛绝的大梨园村,那个我从小长到大的小村庄。

  直到2020年8月,28岁的我,再也没有了父亲。那个曾令我厌恶的人,埋进了那个,令我厌恶的大梨园村,村南的黄土地里。

  从那以后,我的半条命,似乎也埋在了父亲的坟边,埋在了大梨园村里。

  之前对父母的嫌弃、厌恶,立刻转化为了,数不尽的悲痛、懊悔、难过、遗憾。我听着妈妈,讲述着父亲生前的过往,听着奶奶,叔叔,姑姑,以及其他亲戚,回忆着父亲生前,点点滴滴。

  我心如刀割。

  我开始反思,反思着自己,之前对父亲的不理解,想着父亲小时候,他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他长大后,经历了怎样的挫败?他生下我后,又是为了这个家,忍受着怎样的艰辛?而后我才明白,父亲的一生,是既不容易,又不幸福,更是充满不幸的,他有很多的遗憾和错过。

  我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也正是在写这部小说时,打开了自己,过往的心结,更是打开了祖辈、父辈,那些尘封的过往。

  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父母,他们一直在,竭尽自己的所能,拼尽自己的全力。在他们的认知水平之内,他们所能做到的,其实就是把我们养大成人。至少,爷爷和奶奶,能把父亲养大成人,已经实属不易。至少爷爷奶奶,能让父亲活下来,之后长大,娶妻生子。

  爷爷奶奶,对父亲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

  倘若当年,襁褓中的父亲,没有那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站在河里,深水之中的奶奶,恐怕会自尽了吧?而父亲的命运,又会怎样?会像是当年的爷爷一样,有个人再喂他奶水,让他活下来吗?如果父亲当时,没有活下来,还会有我,有如今的一切,还会有这个家吗?

  我们埋怨父母,对父母极度不满,自以为是的鄙视着,父母的一切。但我们不知道,如今的父母,他们小时候,他们的以前,经历了什么?发生过什么?有着怎样的挫败和不幸?就像是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童年,经历了怎样的家庭?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

  他们的童年和过去,经历了哪些灰暗的感受?

  我责怪父母,抱怨父母,如此下去,只能恶性循环,显露出自己的无能,和极大的不成熟,长此以往,自己继续活在痛苦里。

  一个真正长大,成熟,有能力的人,就是学会理解与接纳,放下过往的不堪,停止愤怒和抱怨,去真正的接受自己的父母,真正的爱自己的父母。

  因为有些醒悟,倘若迟来,将会是你一生的遗憾。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是何等揪心的痛。
  http://www.bixia5.cc/book/23430/3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