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国公府父子夜话
推荐阅读:
大明流匪
迷踪谍影
南宋特种兵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蜀汉之庄稼汉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征伐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天色擦黑时,方南和石头回到了镇国公府。吩咐石头将三袋作物先放到自己院中,方南便径直前往膳厅。
膳厅里灯火通明,饭菜刚摆上桌,老太君坐在上首,父亲方乐山显然也是刚下衙门回来,官服还未换下,正坐在母亲方王氏身边。
妹妹小玉儿正拿着小勺子,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菜,脚边的小狼旺财也竖着耳朵,尾巴摇得欢快。
“南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村子那边的事都处理好了?”方王氏最先看到儿子,惊讶地问道。
老太君和方乐山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方南笑着上前,先给老太君和父母行了礼,然后一把抱起扑过来的妹妹小玉儿:“有点急事,需要和父亲商议一下。”
方南捏了捏小玉儿的脸蛋,“哥哥和爹爹有正事要谈,小玉儿乖乖先吃饭,好不好?”
小玉儿有点舍不得哥哥,还是很懂事地点点头:“嗯,哥哥和爹爹去忙吧,小玉儿会乖乖吃饭。”
小玉儿说完又跑回自己的座位,抱起小碗,旺财也依依不舍地蹭了蹭方南的裤腿,继续趴回去啃它的骨头。
方乐山了解儿子,若非紧要之事,绝不会如此匆忙赶回,还特意要在饭桌上说。
当下也不多问,只是点点头:“先吃饭,吃完去书房说。”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吃饭的速度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老太君和方王氏看着父子俩,眼中虽有疑惑,也没多问,只是不断给方南夹菜,让他多吃点。
匆匆用完晚饭,方乐山和方南向老太君告退,一前一后走进了书房。
方乐山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出了什么事?”
方南没有立刻坐下,而是从怀中取出那叠证词,恭敬地递给方乐山:“父亲,您先看看这个。”
方乐山接过证词,就着明亮的烛火,一页页仔细翻阅。
越是看下去,方乐山的脸色就越是阴沉,眉头紧紧锁起,呼吸也变得粗重。
当看到王茂才的供词和那个官员提供的阅卷阴谋时,方乐山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岂有此理!无法无天!真是无法无天!”
方乐山气得胡须都在颤抖,脸色铁青,“徐怀楚!李安才!这两个国之蛀虫,竟敢如此亵渎国家抡才大典!”
“徇私舞弊,陷害忠良之后,甚至还要杀人灭口,他们眼里还有王法吗?还有皇上吗?!”
“老夫明日一早就要上朝,在金銮殿上参奏这两个混蛋,请陛下圣裁!”
看着方乐山怒发冲冠的样子,方南上前一步温声道:“父亲息怒,为这等小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孩儿认为,此刻直接上朝参奏,并非最佳时机。”
“哦?为何?”方乐山强压怒火,看向儿子。
“父亲您想,”方南分析道“我们现在有的,是几个胥吏小官的证词和一个学子王茂才的证词。”
“李安才和徐怀楚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反咬一口,说我们诬陷,甚至说是我们严刑逼供、屈打成招。”
“至于他们要在阅卷环节动手脚,目前还只是那个小官偷听到的一面之词,并无实据。”
“若此刻发难,他们有了防备,很可能毁灭证据,甚至将那几个关系户的卷子撤下,让我们扑个空。”
“到时候,反而显得我们方家仗着军功,无理取闹,干扰科场了。”
方乐山闻言,渐渐冷静下来,沉吟道:“嗯……南儿你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孩儿以为,父亲明日早朝后,可单独求见陛下。”
方南提议“先将此事密奏陛下,科场舞弊乃朝廷大忌,陛下定然重视,我们请陛下暗中派人调查此次阅卷过程。”
“若李安才等人果真徇私,将我的卷子无理黜落,而将那些关系户的卷子取中,那便是铁证如山!”
“届时再发作,人赃并获,他们再无狡辩的可能,同时陛下也可暗中控制住那些提供证词的人,防止他们被灭口或反口。”
方乐山眼睛一亮,抚须点头:“好!此计甚妙!釜底抽薪,抓贼拿赃!就按你说的办!”
“南儿,你如今思虑之周详,远超为父了。”
“父亲过奖了。”方南谦逊一笑,随即又道:“不过,父亲单独面圣,除了陈情,孩儿觉得,还需带上一份厚礼,方能更显我方家忠君爱国之心,也让陛下更加重视父亲的话。”
“厚礼?什么厚礼?”方乐山疑惑道。
方南微微一笑,走到书房门口,吩咐候在外面的小厮:“去我院里,把那三个袋子抬到书房来。”
不多时,两个小厮吃力地将三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抬进了书房。
方南解开袋口,将金黄的玉米、沾着泥土的土豆和红薯一一拿出,摆在书案上。
“父亲,请看此物。”方南拿起一个硕大的土豆,“此物名为土豆,旁边这个红皮的是红薯,那是玉米,皆乃孩儿从一西域胡商手中偶然购得种子,于平溪村试种,父亲可知其亩产几何?”
方乐山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作物,猜测道:“观其块茎硕大,颗粒饱满,想必比稻麦要高些……莫非能有三四石?”
方南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父亲,土豆、红薯,亩产普遍在二十五石至三十五石之间,玉米稍低,亦有八到十石!”
“什么?!”方乐山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身,差点带倒椅子。
方乐山难以置信地盯着地上的作物,声音都变了调,“二……二十五石?!三十五石?!南儿,你……你此话当真?!这……这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方南神色郑重,“平溪村试种了各两千亩,收获的粮食堆积如山,新挖的地窖都险些装不下!”
“此三样作物不仅产量恐怖,而且耐贫瘠,适应性强,口感极佳,顶饿管饱,父亲您掌户部,当知此物意味着什么。”
方乐山当然知道,这意味着大楚的粮荒将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政绩和流芳百世的贤名。
方乐山激动得双手颤抖,拿起一个土豆反复摩挲,如同捧着绝世珍宝:“天佑大楚!天佑大楚啊!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南儿,你……你又立下不世奇功了啊!这……这功劳太大了……”
激动之余,方乐山忽然想到“不对,如此大功,理应由你亲自献给陛下,为父岂能贪天之功,夺子之荣?”
方南早就料到父亲会如此说,笑着解释道:“父亲,您听我说,孩儿年未弱冠,已因军功封伯爵,授将军,再说还有扶桑的军功没有封赏,若再献上此等祥瑞,功高震主,赏无可赏,并非好事。”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由父亲您,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将此祥瑞献于陛下,则顺理成章。”
“陛下龙心大悦之下,父亲您的仕途自然更上一层楼,我方家地位亦更加稳固。”
“父子一体,您的荣耀便是方家的荣耀,亦是孩儿的荣耀,孝敬父亲,为家族筹谋,岂能算是贪功?请父亲万勿推辞!”
方乐山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长叹一声,重重拍了拍方南的肩膀:“好!好孩子!为父……为父听你的,我方家有子如此,何其幸也!”
方南取来纸笔,将三种作物的形态、习性、种植方法、产量以及多种烹饪食用方法,极其详尽地书写下来。
“父亲,您仔细看看,明日跟陛下奏对,孩儿就回房了。”
“为父记住了,我儿早些休息。”
喜欢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http://www.bixia5.cc/book/23848/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