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喜提好东家的名号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最重要的一点是,柳青青打算在建房子的这段时间里,让柳天明跟着余师傅学习一下烧炕的技术。

  虽说柳天明平时看着傻乎乎的,但那也主要是为了活跃家里的气氛,他头脑其实很聪明的。

  柳青青手里只有图纸,真的让她指导哥哥们搭炕的话,很不现实,还耽误时间。

  可在余师傅这种匠人的手里,看过图纸,了解过需求后,很快就能得出门道。

  柳青青给图纸的时候就说了,如果余师傅出柳家屯需要搭炕的话,需要遵守两个条件。

  第一是需要把柳天明和柳大壮他们教会了,第二则是需要出图纸使用费,也不贵就20两银子。

  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桥头镇这边,余师傅和手下的人不能接搭炕的活。

  她想让柳天明带着村里的人学会搭炕,今年冬天的时候,也能有些额外的进项。

  至于县城或者其他地方,不管余师傅赚多少钱,柳青青都不操心。

  去良乡县县城回来的时候,她就想好了,给她三年的时间,他们村的人都不会再为吃饱饭而奔波了。

  第一步就是等,等红薯和土豆的产量出来后,肯定能吸引人采买种植的。

  到时候,村民们盖房子的本钱,估计能赚回来一大批。

  过几年,等开垦的地多了,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多了后。

  她准备带着村民们一起,利用自己种的土豆和红薯做一些耐放的副食品。

  比如说红薯粉条,土豆粉,红薯条......

  到时候什么麻辣烫、砂锅土豆粉、米线的小吃也可以做出来了。

  第二步就是进行果树种植,她准备包下大莽山外围的地方,种一些苹果、梨、柿子、桃子等水果。

  到时候春天到秋天都有蜂蜜,还能收获不少的水果,她打听过了,在这里水果和蜂蜜都是贵重的东西。

  第一步和第二步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那就可以实施第三步,在县城和镇上乃至府城打造店铺。

  到时候不仅能把村里的副食品卖出去,还能悄摸的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关系网。

  说实话,要不是柳青青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加上有系统的提示,柳家村的命运就是自己梦里的那么惨烈。

  当初逃荒的时候,那些有关系的官员也好,富户也好,都能尽快得到消息提前离开。

  可他们村却没那么幸运,要不是她让柳大壮不停的暗示,加上柳昊远老师的提醒,他们早就灭村了。

  她是有钱不错,可并不想要做圣母,捎带着村民们一起富起来可以,到时候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也是有了这些想法,当初柳昊远要曲辕犁图纸的时候,她能轻而易举的给了过去。

  对她来说,这些都是投资罢了,至于回报这种事情,那是要看以后的利益的。

  柳大壮拉着王老头和余师傅谈完后,就拉着他们那些男人去了河边洗漱,男人之间的友谊就这么简单。

  等他们洗澡回来的时候,柳大壮已经把他们几家要盖的房子面积谈好了,就等明天去看了。

  第二天一早,柳天明和柳青青天蒙蒙亮就起床了,两人赶到镇上的时候,卖肉的摊子也刚开始售卖。

  “老板,大骨头上多留点肉,我要买回去炖大骨头吃。”

  见老板正提着刀给肉改刀,柳青青见状赶忙开口,生怕待会给她的会是狗见愁的大骨头。

  “小妹,出门的时候爹交代了......”

  “我知道,少买点肉,别让余师傅以后为难。

  四哥,你觉得酸菜炖大骨头好吃不?\"

  柳天明一听重重的点了点头,虽说他没吃过幽州这边的酸菜。

  想到家里之前用酸菜做的酸菜鱼都那么好吃,这些大骨头用酸菜炖的话,味道肯定也不会差。

  \"想吃不?”

  “想吃!”

  “那还等什么,买,今天别的不说,你小妹给你大骨头管够。

  老板,待会骨头剁大块的啊!”

  “诶,有俺潘屠户在,你们就瞧好了吧!”

  潘屠户和兄妹俩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知道两兄妹都是爽快人,他就喜欢和爽快人打交道。

  也就20多分钟的功夫,柳青青他们要的两副猪下水和炼猪油用的板油就装好了。

  猪肉铺今天所有的大骨头,也被她包圆带了回去。

  趁柳天明去调料的时间里,柳青青还趁机从商城里买了一些青椒和黄瓜出来。

  中午的午饭依旧很丰盛,青椒炒猪肝和猪心,凉拌黄瓜,加上一大锅的大骨汤,干活的人都吃的很满足。

  “豁,今天中午的菜更好吃啊!

  也不知道这猪肝是怎么炒的,味道咋这么好吃呢!”

  “嗯,味道辣辣的,吃起来还贼下饭。”

  “快吃快出,吃完饭还有大骨汤呢!”

  一听还有大骨汤喝,工人们的心里就越发的开心了。

  也是从今天开始,在盖房子的人心中,他们家人喜提好东家的名号。

  不过后来的日子里也没有给他们失望,柳天明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去镇上,不是买猪下水,就是买大骨头回来。

  柳青青也经常和小白上山打猎,工人们的饭菜也就没缺过油水。

  等外围被柳青青扫荡后,猎物不好打的时候,柳青青又干起了老本行,让王老头编鱼笼整了不少鱼回来吃。

  量变同时也引起了质变,半个月后,柳青青家的房子都已经看出雏形来了。

  村里盖房的人,没事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顺便和老师傅们学一些经验,好回去盖自家房子。

  本来一些技巧都是不外传的,可他们来了之后待遇这么好,村民们也都很和气,肯帮忙。

  于是在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指导的时候,余师傅也会看情况帮忙解答帮助一下。

  李家屯的不少壮劳力,也因为柳大壮他几家房子也要挖地基,干活比较实在的都被拉了过来。

  柳大壮想的很清楚,等闺女家的房子上梁之后,他们家的地基估计也弄好可以继续往上盖了。

  这样时间上能缩短不少,还能趁空闲的时间,去地里忙活忙活去。

  本来庄稼就种的晚些,他们要不细心伺候的话,很可能会影响秋天的收成的。

  地里现在种下的,可是家里冬天的口粮,现在镇上的粮食还没解除限购。

  还好之前他们家分成了五家,口粮购买上也比有些人家好了不少。

  落户就分家这件事,在村民们的眼里,还真没少给他们带来实惠。
  http://www.bixia5.cc/book/23980/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