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第三十九章:未来蓝图,智慧校园的震撼全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三十九章:未来蓝图,智慧校园的震撼全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龙之心”净化系统平稳运行的第二天。

  外界的舆论热潮非但没有平息,反而随着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发酵到了一个新的沸点。

  学术界、投资界、乃至无数普通网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龙海市郊外那片神秘的山谷。

  他们像是在追一部每周只更新一集的科幻剧,迫切地想知道,那个叫何宇的年轻人,接下来还会拿出什么。

  然而,何宇的行动,比所有人预想的都更直接,也更具颠覆性。

  他没有接受任何采访,也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

  就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希望之谷”临时办公室的窗户上时,他只是平静地坐在电脑前,调出了“龙之心”系统后台那条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的运行数据线。

  确认无误后,他打开了龙海大学的官方网站后台。

  一个名为【希望之谷智慧校园完整设计蓝图】的文件夹,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移动鼠标,点击,上传。

  没有丝毫犹豫。

  几秒钟后,龙海大学官网的首页,一个崭新的、加粗置顶的链接被刷新了出来。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行简单直接的标题——【希望之-谷完整蓝图】。

  起初,只有少数一直守在官网前的网友发现了这个变化。

  “卧槽!官网更新了!”

  “蓝图?什么蓝图?完整的?”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荡开涟漪。无数人抱着好奇、质疑、或是期待的心情,涌入了龙海大学的官网。

  当他们点开那个链接,一个下载提示框弹了出来。

  文件大小:786MB。

  文件格式:加密PDF。

  页数:三百二十七页。

  看到这个文件大小,许多人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什么宣传画册,这是一份实打实的、沉重无比的技术文件。

  下载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而坚定地爬行。

  每一秒的等待,都让人的心跳加速一分。

  当文件终于下载完毕,双击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让他们毕生难忘的封面。

  深邃的星空背景下,一个由无数数据流和光纤线条构成的、晶莹剔透的“希望之谷”地形模型,正在缓缓旋转。

  封面标题只有一行字:【未来,由此刻定义】。

  仅仅是这个封面,就透露出一股超越时代的科技美学。

  人们屏住呼吸,滚动鼠标,翻开了第一页。

  文件的内容,以一种极具逻辑性和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层层展开。

  开篇第一章,就直接推翻了外界的所有猜测。

  “‘龙之心’生态净化系统,并非独立模块,而是整个校园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心脏’与‘起点’。”

  文字下方,是一张动态的系统架构图。

  图中清晰地展示了,经过“龙之心”净化的水,如何通过地下管网,成为整个校园的生命之源。

  但这,仅仅是开始。

  第二章,【地面呼吸系统】。

  蓝图中详细展示了一种名为“光电转换透水生态公路”的设计。这种公路的表面材料,由一种特殊的多孔晶体构成,能够在暴雨天气下,将雨水迅速吸收至地下的储水层。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种材料内部集成了柔性太阳能薄膜,路面在吸收太阳光的同时,还能进行光电转换,为整个校园的电网补充能源。

  公路,不再是隔绝自然的疤痕,而是变成了会呼吸、会发电的生态器官。

  第三章,【城市绿肺系统】。

  蓝图展示了所有建筑的“屋顶绿化雨-水收集系统”。每一栋建筑的屋顶,都将被设计成微型的生态花园。雨水在这里被收集、过滤,一部分用于屋顶植被的灌溉,另一部分则流入建筑内部的中水系统,用于冲刷和清洁。

  看到这里,许多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已经感到头皮发麻。

  这些设计,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成为一个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而何宇,却将它们全部整合在了一个大学校园里。

  然而,当他们翻到第四章时,才明白之前的震撼,都只是开胃小菜。

  第四章的标题,只有四个字。

  【终极交通】。

  这一章的开篇,是一句宣言式的设计理念:

  “在龙海大学,地面属于阳光、草地与行人。我们将彻底终结机动车对地面空间的割裂与侵占,构建一个100%的步行生态区。”

  没有任何机动车?

  一个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大学,没有车?那学生和教职工怎么出行?靠走吗?

  无数人心中升起了同样的疑问。

  紧接着,蓝图给出了答案。

  一张惊心动魄的、遍布整个山谷地下的三维立体网络图,占据了整整一页。

  那是一张比任何城市的地铁图都更复杂、更精密的轨道交通网络。

  无数条发光的线路,如同人体的神经网络,在地底深处盘根错节,精准地连接着每一栋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实验室,乃至山谷里的每一个功能区域。

  “全地下、全自动、AI调度、无人驾驶电车网络。”

  蓝图的文字介绍冰冷而克制,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根据设计,学生们不需要在固定的站点等候。他们只需要通过手机上的校园APP,输入目的地,系统AI便会立刻从最近的站点调度一辆无人电车,在几分钟内到达他们所在建筑的地下乘车点。

  召唤,上车,出发。

  整个过程,就像呼叫一部专属于自己的电梯。

  电车将在幽深的地下隧道中,由中央AI系统以最优路径高速行驶,精准地将乘客送达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面无人行车”的理想化未来。

  这是一个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直接砸进现实的疯狂构想!

  当这张地下交通网络图和它的运行模式,通过无数块屏幕,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整个中文互联网,陷入了长达数十秒的死寂。

  那种感觉,是思维被巨大信息量冲击到宕机的空白。

  紧接着,是火山喷发般的、彻底失控的狂潮!

  “我的天……”

  “我看到了什么……在学校里修地铁?还是无人驾驶的?!”

  “这他妈的……这真的只是要建设一个普通的大学吗?”

  “疯了!这个何宇彻底疯了!他这是在建设一座未来之城啊!”
  http://www.bixia5.cc/book/24108/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