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兵乱在先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她这活泼劲,纵是老妪心事重重,也被逗得露出一丝浅淡笑意。

  “真爱听呀?”

  细雨点头如捣蒜。

  “爱听爱听。”

  “阿婆,你们村子,是不是遭了什么灾呀?”

  “唉,”老妪又叹了一口气,“灾?风调雨顺大半年,眼瞅着,有个好收成,结果……”

  村里来了官府的人,要征兵。

  凶神恶煞的官兵进到村里,挨家挨户搜人。

  凡是过了十二岁的男丁,不由分说,脖子上套上绳索,便被强硬拖走。

  她的儿子,还有孙子,就是这样被套上绳索,像赶骡马一样,被驱赶着离开了村子。

  村里哭声震天。

  家家户户都少了顶门立户的壮劳力。

  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还有未满十二岁的几个男丁。

  官兵来了又走,村里的里正去城里打探消息。

  打探回来的消息,让村里的妇孺老弱,稍稍放下一点心。

  村里的男人们,被官兵带走后,被分到了东山营。

  不止他们村,附近的村子都是一样的情况——壮年男丁被带走,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是还未长成的男丁。

  征这么多兵,听说是薛家军起了叛臣之心,朝廷需要大量的兵,去平叛薛家乱军。

  薛家军是什么军?

  村里人消息闭塞,听都没听过。

  他们连朝廷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

  至于薛家军为什么要反叛,朝廷要如何平叛,领兵将领是谁,更是不知内情。

  留在村中的妇孺老弱,不关心朝廷与薛家军,只关心被强硬拖拽走的男人,什么时候能平安回来。

  男人们被强征入伍,村里慌乱一段时日,又渐渐平静下来。

  不管怎么说,人活着,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田里的庄稼开始饱满,眼看丰收在即。

  官兵又来了。

  这次,是征粮。

  “唉,那帮兵娃子,如同土匪一般,他们……”老妪声音又哽咽了起来,“……不给人留活路啊……”

  田里的庄稼,还没到收割的时候。

  领头的官兵头目,身穿铠甲,披着斗篷,骑着高头大马。

  他看着跪了一地的老弱妇孺,如同看着一群随时可捏死的蚂蚁。

  里正跪在最前头,苦苦哀求。

  “官爷,这庄稼还有四五日才能收割,官爷开开恩,再等个几日吧……”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男人,神色倨傲,一脸不屑。

  “你是这个村的里正?”

  里正连连叩首,“回官爷,草民是村里的里正。”

  “既是里正,当知本将率兵卒来此,就是为了筹集军粮!”男人漫不经心地抬起双手,朝天一揖,“如今朝廷有难,尔等身为子民,当思为皇上效忠,为皇上分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耽误了征收军粮,你们村有几条命可往里填?里正,你可要想想清楚!”

  冠冕堂皇的话,村里人听不懂。

  后面几句,倒是都听懂了。

  跪着的人群顿时乱了起来,“里正,这可咋办呀?”

  “眼瞅着就要有好收成了,连这几日都等不得?”

  “早收割一日,收成就要减一分……现在收割,咱们还能剩下什么?里正,这……这……这以后日子可咋过?”

  妇孺们七嘴八舌,里正被吵得头大。

  他回头,朝村里人斥责一句,“闭嘴!官爷在此,你们一个个的,怎敢如此放肆!”

  身后安静下来。

  里正转回身,头深深地埋在地上,声音颤抖。

  “官爷,官爷开开恩吧,这庄稼能晚一日收割,收成便会好上一分……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为的就是地里这些口粮啊,官爷……”

  高头大马上的男人一声冷哼。

  这村里的人,一个个的全都是愚钝到家的蠢货。

  都征收军粮了,还想着能给他们留下一份口粮?天真!

  田里的这些庄稼,全都要充作军粮!

  “里正,你这是要违抗军令?”

  里正浑身一颤,声音发起抖来,“官爷,不不不,草民没有那个意思……”

  “没有?”男人扬起马鞭,啪地一鞭,抽到里正身上。

  年迈的里正,被一鞭抽翻在地。

  跪在里正身后的妇孺老幼,惊得缩成一团,个个噤若寒蝉。

  里正被抽到脸上,疼得他在寒凉秋日里,疼出一身冷汗。

  “官爷……”忍着疼,里正再次哀求。

  “住口!”男人厉声喝斥,“本将念你年纪老迈,本想饶你一命,若再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本将不留情面!”

  “本将再问你,你们村的庄稼,收还是不收!”

  里正又是疼,又是吓,浑身哆嗦,说不出话。

  身后跪着的一众妇孺里,一个老婆子爬了过来,爬到里正身旁,趴在地上连连磕头。

  “官爷,官爷,这庄稼……我们收!”

  ……

  老妪麻木地讲着官兵抢人抢粮的事。

  “那些官兵,就像蝗虫过境……等他们走了,”老妪苦笑着摇摇头,“田里寸草不生。”

  “忙活了一整年,什么都没留下。”

  “唉,不给人留活路啊……”

  细雨静静听着,面上沉静如水。

  老妪叹气。

  “唉,里正可怜啊,年纪一大把,被当众抽了一鞭,那脸上……”她比着自己的面颊,“……深深的一道鞭痕,皮肉都刮掉一层……”

  细雨问,“里正呢?”

  老妪摇摇头。

  “死了。”

  “官兵走了,里正又累又怕,身上又有鞭伤,当夜就发起热……唉,没几日,人就没了……”

  若是没有这些事,顺顺利利收了粮。

  自家的口粮存足,缴了朝廷的税,多出来的新粮还能卖给收粮的粮商,赚点银钱花用。

  若手中有了银钱,说不准里正家就能给他请个大夫,把个脉开个药方……

  人可能还活着。

  “阿婆,你想得不对。”细雨却摇摇头,“若没有这些事发生,你们村的里正,也不会被抽一鞭子……”

  “他也不会病那一场。”

  老妪怔住,半晌才道,“对,对,还是你这娃子脑子转得快,你说得对……”

  若没有这些事,他们村还是一片安静祥和,说不准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高高兴兴准备过年……

  想着想着,老妪的眼眶又湿了。

  她低头,用粗糙的手掌匆匆擦去眼泪。

  可是,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如果啊?

  老妪喃喃,“老天爷,不给人留活路啊……”

  喜欢细雨骑驴入玄门
  http://www.bixia5.cc/book/24148/3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