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去天津城与技术下马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开往天津城的绿皮火车喷吐着浓烟,在华北平原上呼啸疾驰。

  陈锋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面色平静,内心却在快速梳理着此行的任务和目标。

  明面上,他是京城铁路局机务系统抽调的技术专家,前往天津城铁路局机务段,协助解决一套进口大型养路机械的液压系统频繁故障难题。

  暗地里,他肩负着寻找那个可能曾在天津城活动过的神秘“七爷”线索的秘密任务。

  腰间那把*****贴身藏着,分局派出的两名便衣同志也在同一列车上,不远不近地跟着,既提供保护,也便于必要时联络。

  车程不长,但陈锋的心神却高度集中。

  他知道,天津城不是四九城,这里水更深,情况更复杂。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抵达天津城站,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工业城市特有的煤烟味。

  天津城铁路局机务段派来接站的是个姓林的年轻技术员,态度不冷不热,简单确认身份后,就带着陈锋上了辆吉普车,直奔机务段。

  路上的交谈中,陈锋能感觉到对方语气里隐藏的一丝不服气和审视。看来,京城来的“专家”,并不那么受欢迎。

  机务段里,气氛更是微妙。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姓王的副段长,表面客气,但眼神里的敷衍和怀疑掩饰不住。

  简单寒暄后,就直接带他去了故障现场——一台巨大的、涂装斑驳的进口捣固车瘫在检修线上,几个老师傅围在那里,愁眉不展。

  “陈工,你看吧,就是这玩意儿。老毛子的东西,脾气大得很,液压系统老是漏油、压力不稳,调了好几次都解决不了,严重影响线路维护进度。”王副段长指了指大家伙,语气带着点抱怨和甩包袱的意味。

  【京城来的又能怎样?这么年轻,别是个绣花枕头!】王副段长心声充满着怀疑和看不起。

  【又来一个?能顶事吗?别瞎指挥!】几个老师傅的心声也透着不信任。

  陈锋没在意这些,点点头,放下行李,直接钻到了车底。

  油污和金属的味道扑面而来。他仔细检查着错综复杂的液压管路、阀块和油缸,不时用手电照着,用手指抹一下接口处,查看油渍。

  “最近一次维修记录有吗?故障发生时压力表的具体读数?更换过哪些密封件?”陈锋头也不抬地问。

  旁边一个老师傅愣了一下,才不太情愿地递过一个沾满油污的记录本:“记录不全…读数…当时乱糟糟的,没记太清…密封件换的都是库里有的通用件…”

  陈锋眉头微皱,维修粗糙,记录缺失,这是大忌。

  他继续检查,目光在一个略显突兀的管路过桥固定卡箍上停住了。这个卡箍的安装角度有些别扭,而且看起来比其他卡箍新一些。

  “这个,动过?”陈锋指着那里问。

  一个年轻技工下意识地回答:“上回漏得厉害,李师傅给加了个卡箍紧了一下…”

  旁边一个老技师瞪了他一眼,年轻技工赶紧闭嘴。

  陈锋心里有数了。他爬出来,对王副段长说:“王段,麻烦找份这台车的原版液压系统原理图,要带标注的。另外,准备一套全新的、型号匹配的进口密封件,还有,压力测试仪校准一下。”

  王副段长有些迟疑:“原理图…得找找,好像是俄文的…密封件…进口的库里可能没了…”

  “原理图俄文没关系,我看得懂。密封件没有就想办法调,或者联系部里协调。设备不匹配,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陈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王副段长被他的气场镇住,只好吩咐人去办。

  等待的时候,陈锋也没闲着,跟那几个老师傅聊起了这台车的日常操作习惯和故障规律,看似闲聊,却句句问在关键点上。

  他的专业和沉稳,渐渐让老师傅们收起了几分轻视。

  【这小子…好像真懂点…】

  【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

  原理图终于找来了,果然是密密麻麻的俄文。陈锋铺在桌上,仔细看了半晌,手指在其中一条管路的压力补偿阀位置画了个圈。

  “问题可能在这里。原设计这个回路是低压补偿,但看这卡箍加固的痕迹,实际运行中这里承受了异常高压。”

  “我怀疑是配套的养路镐头型号与液压系统输出功率不匹配,或者操作手习惯性超负荷作业,导致系统背压过高,冲坏了这里的密封,然后引发连锁反应。”

  陈锋结合原理图和现场痕迹,分析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老师傅们面面相觑,他们光想着堵漏,却没从系统匹配和操作源头去想问题。

  这时,新的进口密封件也送到了。陈锋亲自上手,带着两个老师傅,严格按照规程拆卸、清洗、更换、调试。他动作精准熟练,丝毫不比老技工差。

  一番忙碌后,重新启动测试。液压系统运行平稳,压力表指针稳定,再无泄漏!

  现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声!困扰他们半个多月的难题,竟然真的解决了!

  王副段长脸上的敷衍彻底不见了,换上了惊讶和佩服:“陈工!厉害!真是名不虚传!今晚必须给你接风!”

  老师傅们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态度热情了许多。

  【真有两下子!】

  【京城来的专家,水平就是高!】

  陈锋谦虚了几句,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刚才在看原理图时,他发现原理图夹着一张泛黄的、五几年的《天津铁路工人技术革新成果汇编》,可能是员工匆匆忙忙不小心夹在了一起。

  不过陈锋记得孙振山说过,“七爷”可能十年前在天津城活动过。那么,五几年的时候,这个人是否已经崭露头角?会不会在这些旧档案里留下蛛丝马迹?

  技术上的下马威,算是顺利度过。接下来,该开始另一项任务了。

  晚上,推脱不过的陈锋长和王段长他们在一家老字号饭馆设宴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烈起来。

  陈锋看似随意地提起:“王段,咱们段里五几年那会儿,技术能人不少吧?我刚看到一张当年的革新汇编,真是百花齐放啊。”

  王副段长喝得有点上头,大手一挥:“那可不!咱天津城码头,能人辈出!那时候搞革新,积极性高!哎,说起这个,我记得当时有个搞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搞得特别火,还受了表彰,好像姓…姓什么来着?挺特别个姓…”

  陈锋的心跳微微加速,面上不动声色:“哦?还有这事?后来呢?”

  “后来?好像风光了一阵子,后来就没什么动静了…估计是调走了吧?年头太久,记不清了…”王副段长摇摇头,又跟别人碰杯去了。

  姓什么?特别的姓?

  陈锋默默记下这个模糊的信息。

  宴席散后,陈锋回到招待所,两名便衣同志确认了周围安全。

  他站在窗前,看着天津城夜晚的灯火。

  技术难题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狩猎,才刚刚开始。

  那个姓什么的能人,会不会就是“七爷”早期的一层外壳?

  陈锋需要尽快看到那本全部的汇编。
  http://www.bixia5.cc/book/24268/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