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九州来朝
推荐阅读:
迷踪谍影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征伐天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松平信纲眼前一黑,他知道,佐贺城守不住了!再待下去,自己都可能被乱兵杀死,或者被蜂拥而入的“王师”生擒!“走!快走!”
松平信纲再无半分老中的威仪,他一把扯下象征身份的阵羽织,在少数忠心家臣的死命保护下,仓惶打开通往城外的密道,如同丧家之犬般狼狈逃离了即将陷落的佐贺城。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黑暗,照亮混乱渐息的佐贺城时,城内已是尸横遍野,一片狼藉。
残余的守军彻底失去了斗志。锅岛藩的家老们看着城外那面依旧屹立的王旗和神器,看着城下无边无际的“王师”营盘,听着城内伤兵绝望的呻吟,长叹一声。
他们命人清扫了城门附近的尸体和障碍,然后,佐贺城那沉重的城门,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地、无声地打开了。
没有激烈的攻城战,没有惨烈的巷战。
在精神图腾的威慑、人心的瓦解和一场自我毁灭的营啸之后,九州重镇佐贺城,这座幕府在九州北部的重要支点,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向供奉着三神器的“王师”,不战而降。
魏渊骑着战马,在郑森、李定国、细川尚兴等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洞开的城门。
他的目光扫过城头残破的幕府旗帜,扫过城内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守军和居民,最后落在那辆承载着古老神器的华丽战车上。
兵不血刃,屈人之兵。
三神器之威,初现峥嵘。九州的天平,已彻底倒向了魏渊一方。而松平信纲的狼狈出逃,预示着幕府在九州的统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崩塌危机。
昔日松平信纲咆哮的地方,如今已换了主人。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与一种新生的躁动混合的气息,但在这最高的殿堂内,却刻意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氛围。
殿堂经过紧急的清扫与布置,撤去了锅岛家与幕府的陈设。
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处高台上那面巨大的屏风。
屏风前,并非华丽的座椅,而是安置着那辆承载着三神器的战车!
八咫镜、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在特意引入的晨光下,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光辉。
它们不再是器物,而是化作了无形的威压,充盈着整个空间,让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心生敬畏。
魏渊的座位设在神器的略下方,一张朴素的太师椅。
他身着大明一品武官的绯色蟒袍,腰悬玉带,目光沉静如渊海。
郑森、李定国侍立左右,细川尚兴则恭敬地站在稍前的位置,作为“王师”在九州最早的盟友,他的地位已然不同。
今日,是九州格局正式洗牌的重要时刻。
佐贺城不战而降的震撼效应,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
第一个做出实质性响应的重量级外样大名,终于到来。
“肥后国熊本藩主,细川忠利殿下,携家臣前来参拜!”
传令兵的声音穿透了殿堂的寂静。
片刻后,一行人沿着长长的阶梯步入天守阁。
为首者正是细川忠利,这位在九州举足轻重的大名,此刻面色复杂,步伐沉重。
他身后的家老重臣们更是低着头,不敢直视那高台上的神器与魏渊的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几乎让人窒息。
细川忠利的目光扫过侍立在魏渊身边的儿子细川尚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殿堂中央,对着神器战车方向,以大礼伏身叩拜:
“臣,肥后细川忠利,携家臣,叩拜天照大神御神器!叩拜天朝上官,上官亲临九州,实乃万民之福,神国幸甚!”
他身后的家臣们也齐刷刷地伏地叩首,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细川家深厚的底蕴和此刻的审慎。
魏渊的目光平静地落在细川忠利身上,没有立刻让他起身。
这短暂的沉默,让殿内的空气更加凝重。细川忠利伏在地上的额头,甚至能感受到地板的冰凉。
终于,魏渊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细川忠利,尔等细川家,此前虽受幕府之命,与王师有所龃龉。然,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尔等幡然醒悟,亲率家臣,诚心参拜神器,归顺王师,此乃大义所在,明智之举!”
细川忠利闻言,身体微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些,但仍不敢抬头。
“本官奉大明皇帝令,执掌征伐,代行抚绥。是天命所归,凡主动来投,尊奉正朔,讨伐幕府逆贼者,过往种种,一概既往不咎!”
魏渊的声音陡然提高,清晰地传遍整个殿堂,这不仅仅是对细川家说的,更是对所有九州观望者发出的宣告。
“细川忠利听封!”
细川忠利猛地抬起头,眼中带着惊愕与一丝希冀。
魏渊的目光却越过他,落在了侍立一旁的细川尚兴身上,朗声道:
“细川尚兴!深明大义,最早响应王师,于岛原、佐贺两役皆立有功勋!忠勇可嘉,堪为表率!”
细川尚兴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末将在!”
“即日起,尔承袭肥后熊本藩主之位!领肥后国五十四万石!加封为‘九州镇抚使’!协助王师,平定九州,讨伐不臣!”魏渊的声音斩钉截铁。
“末将细川尚兴,领命!谢魏督师恩典!定当肝脑涂地,报效神器,报效王师!”
细川尚兴激动地叩首,声音带着颤抖。
这不仅仅是继承家业,更是获得了远超其父的权势和“王师”赋予的正式官职!九州镇抚使,这是魏渊在九州设立的最高地方武职!
细川忠利跪在地上,看着儿子意气风发地领受封赏,心中百味杂陈。
他知道,细川家的未来,已经彻底交到了这个儿子手中。他本人,则被魏渊轻描淡写地“既往不咎”了,但也意味着权力的彻底移交。
他再次深深伏地:
“臣,谢上官宽宥!谢天朝恩典!细川家必以尚兴为首,效忠王师,万死不辞!”
他身后的家臣们也齐声附和,正式确认了细川尚兴的新主地位。
细川家的归顺如同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魏渊对佐贺城原主人龙造寺家和现主锅岛家的处置,更是给所有摇摆不定的势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龙造寺家作为被锅岛家取代的旧主,其幸存的血脉龙造寺高房及其支持者,在魏渊在平户时,就第一时间就表达了效忠。他们的诉求明确而合理,恢复祖业。
魏渊对此给予了慷慨的回应:
“龙造寺家世代忠良,不幸为逆臣所篡。今拨乱反正。特令恢复龙造寺家对肥前国佐贺郡、神崎郡等旧领之统治权!领三十五万石!赐居佐贺城!龙造寺高房,加封为‘肥前守护代’!”
这道命令让龙造寺家上下感激涕零。
他们不仅拿回了祖传的居城佐贺城,更重要的是恢复了家族的名誉和大名地位!
三十五万石虽不及当年鼎盛,但也足以重振家声。
“肥前守护代”的官职,更是赋予了他们在肥前国仅次于“王师”的权威。
而对于主动献城的锅岛家,魏渊也展现了宽宏与权术:
“锅岛家虽曾附逆幕府,然其家主及家老深明大义,于王师兵临之际,主动开城,避免生灵涂炭,功不可没!特准锅岛家保留肥前国藤津郡、杵岛郡等领地,领十万石!仍为大名格!锅岛胜茂,加封为‘佐贺城守’!”
这个处置既保留了锅岛家的大名身份和部分领地,十万石在九州也算中等大名,让他们不至于彻底绝望而铤而走险,又将其领地大幅压缩,核心的佐贺城和肥沃区域则交给了龙造寺家。
同时,“佐贺城守”的职位更像是一种荣誉虚衔,实际城防由龙造寺家和“王师”共同负责。锅岛家成为了依附于新秩序下的地方势力,必须依靠“王师”的恩典才能生存。
原岛原藩主,已经被除国的有马家。魏渊直接,宣布恢复有马家对岛原藩的统治权,册封有马义次大名身份,领五万石,加封“岛原守护”,负责安抚当地饱受创伤的天主教徒和农民。
原丰前小仓藩主,在幕府打压下被转封。魏渊将其后裔小笠原忠真安置在丰后国部分领地,领八万石,加封“丰后协理”,协助王师管理丰后地区。
这些举措清晰地向九州传递了一个信息。
顺服“王师”,不仅能保全自身,甚至有希望恢复祖业或获得新生!过往的恩怨,在“尊皇讨幕”的大旗下,可以被重新书写。
细川家的尘埃落定不久,又一则重磅消息传来!周防长门国长州藩主,毛利秀就前来参拜!
长州藩的毛利家,关原合战后被德川家康大幅削封,从中国地方十国一百二十万石减至周防长门两国三十六万石,但底蕴犹存、对幕府深怀怨怼的顶级外样大名。
他们的动向,举足轻重。
毛利家使团的规格极高,由毛利秀就亲自带队。其参拜神器的仪式比细川家更为庄重,献上的礼物也更为丰厚。
毛利秀就在神器前表现得极为恭谨,并痛斥幕府“囚禁天皇、祸乱朝纲”,表示长州藩上下“感念神器降临之天恩,愿举藩之力,追随王师,清君侧,复皇权!”
http://www.bixia5.cc/book/24410/4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