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王政复古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随着本阵被攻破,重臣接连战死或自尽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蔓延,早已濒临崩溃的幕府军彻底失去了最后的抵抗意志。

  恐惧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纪律和忠诚。

  “将军死了!”

  “败了!败了!快逃啊!”

  “逃命啊!”

  哭喊声、哀嚎声、丢盔弃甲声响成一片!

  幕府士兵们如同无头的苍蝇,丢下武器,抛弃旗帜,向着四面八方亡命奔逃!

  什么武士尊严,什么家族荣耀,在死亡的恐惧面前,一文不值!

  王师各部,如同风卷残云,展开了无情的追击!骑兵纵横驰骋,收割着溃兵的生命;步卒挺矛持刀,清理着负隅顽抗的残敌;浪人众则如同嗅到血腥的豺狼,疯狂地抢夺着战利品和首级。

  关原盆地,这片曾经见证了德川家康崛起的土地,此刻却成了埋葬德川幕府最后主力的巨大坟场!

  尸横遍野,血流漂杵!象征着德川统治的三叶葵纹旗帜被践踏在泥泞中,被火焰吞噬。

  王师的“明”字旗,在硝烟与残阳中高高飘扬,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魏渊勒马立于一处高坡,俯瞰着这如同炼狱般却又象征着胜利的战场。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如同降临人间的战神。

  他的目光扫过溃败的幕府军,扫过欢呼雀跃的王师将士,最终投向遥远的东方。

  德川家光尚未找到,但已经不重要了。

  幕府的脊梁,已经在关原被彻底打断。

  日本的未来,将在他魏渊的手中,翻开崭新的一页。关原的腥风血雨,终于落幕。

  关原决战的惊天霹雳,不仅击碎了德川家光的八万旗本,更彻底震碎了维系德川幕府的权威基石。

  胜利的消息如同燎原之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日本列岛。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那位蛰伏于陆奥(东北)仙台城、素有“独眼龙”之称的伊达政宗。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枭雄,一生都在德川幕府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伊达家的独立与繁荣,心中未尝没有“天下”之念,却始终被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牢牢压制。

  他拥有敏锐至极的政治嗅觉和审时度势的冷酷。

  当关原惨败、德川主力尽丧、家光生死不明的确切消息传来时,伊达政宗独眼之中精光爆射,没有丝毫犹豫。

  他立刻召集重臣,下达了震惊东北的命令:

  “即刻传檄奥羽诸藩!德川无道,擅行废立,迫害忠良,致使天怒人怨!今王师奉天承运,讨逆成功,德川气数已尽!”

  “命片仓小十郎率精兵三千,火速南下,扫荡会津保科正之残部,打通通往关东要道!”

  “命留守政景,严密监视最上、上杉等藩动向,有敢附逆德川者,立伐之!”

  “遣使!持我亲笔信,备厚礼,星夜兼程,赶赴清州城!拜见大明上使魏渊大人!言明我伊达家世受皇恩,深明大义,愿为天皇陛下、国公前驱,讨伐德川余孽,安定东北!”

  政宗深知,在新时代的棋盘上,必须抢占先手,才能为伊达家谋得最大利益。他的行动迅速、果决,毫不拖泥带水,尽显枭雄本色。

  伊达政宗的倒戈,如同推倒了东北方向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早已对幕府统治心怀不满或观望形势的东北、北陆、关东诸藩,瞬间失去了最后的犹豫。

  作为关原合战西军主力后裔,上杉家一直备受幕府压制。得知消息,家督上杉纲宪痛哭流涕,焚香祭告先祖,随即宣布起兵倒幕,驱逐幕府代官,响应王师。

  同样在关原后遭改易减封的佐竹家,家督佐竹义处立刻响应伊达号召,出兵攻击邻近的亲幕小藩。

  最上家虽与伊达有旧怨,但见大势已去,也急忙宣布“尊王”,并主动配合伊达军“维持地方”。

  关东诸小藩,如结城、水户德川虽为御三家但已无力回天,纷纷效仿,驱逐幕府派驻官员,宣布效忠天皇与王师。

  一时间,本州东部,尤其是关东平原,倒幕檄文如雪片般飞舞,幕府的统治机器在短短数日内土崩瓦解。

  曾经象征幕府权威的“天领”和亲藩封地,迅速被倒幕势力接管或陷入混乱。

  清州城,如今的主人已经换成了魏渊。

  他并未沉浸在关原大胜的喜悦中太久,而是立刻着手构建战后新秩序的核心框架。

  清州城天守阁内,一场决定日本未来格局的会议正在召开。魏渊麾下重将、新归附的强力大名代表、以及代表朝廷的关白三条晴川等济济一堂。

  魏渊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关原一役,逆贼德川主力尽丧,其爪牙分崩离析,此乃天佑我军,人心所向。然,百废待兴,尤需定鼎之策。”

  他停顿一下,抛出了石破天惊的构想:

  “为安天下之心,复旧日之礼,我决意,推行‘王政复古’之策!”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王政复古?

  魏渊无视众人的震惊,继续阐述其核心内容:

  “其一,天下土地,本应归于天皇。然,为酬有功,安地方,特设恩典。凡在德川乱政期间,因忠于朝廷或遭德川迫害而失去领地之旧藩大名、名门之后,无论其现今流落何处,只要肯亲赴清州城,向王师宣誓效忠,经朝廷核准,均可获赐其祖上曾经拥有过的一块领地(须为目前无主之地)!领地大小,依其祖上功勋及现时忠心酌情而定。分完为止,过时不候!”

  这一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

  那些失去领地、流落四方、或寄人篱下的旧大名后裔,如关原西军战败者后代、丰臣旧臣后代、以及被德川改易的家族,瞬间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

  魏渊此举,不仅迅速笼络了这部分对德川有深仇大恨的势力,将其转化为新政权的支持者,更巧妙地将大量无主土地以“恢复旧礼”的名义分配出去,避免了中央直接管理的巨大压力,同时制造了一批对新政权感恩戴德的“新”藩主。

  “其二。”

  魏渊的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为昭示天皇威仪,确立王土之基,特将京都、山城国全境,以及近江国琵琶湖以西、丹波国、丹后国一部,总计约百万石土地,划为天皇陛下直辖之‘王土’!由朝廷设机构直接管辖,赋税徭役,皆入内帑,用以奉养皇室,维系朝廷运转,推行仁政!”

  百万石王土!

  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直接划出如此庞大富庶的区域归皇室直辖,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天皇的经济基础和权威,更是彻底打破了武家政权垄断土地和赋税的局面,从根基上削弱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幕府”土壤。

  三条晴川激动得浑身颤抖,这意味着公卿集团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实权和地位!

  “其三。”

  魏渊的目光投向一旁激动不已的织田秀信。

  “织田右府,结束战国乱世,功在千秋!其嫡系血脉,更应重光!本督在此宣布,将清州城及尾张国内原德川直辖地十万石,赐予织田秀信大人!望织田家恪守忠义,护卫王化!”

  将织田家的龙兴之地清州城赐予织田家!

  这不仅仅是厚赏,更是最强烈的政治信号!象征着德川时代的彻底终结和织田的复兴!

  织田秀信老泪纵横,伏地叩谢,泣不成声。在场的织田旧臣和感念信长恩义的武士无不热血沸腾。

  魏渊的“王政复古”三策,如同三把精准的手术刀。

  “赐还故土”收买人心,分化瓦解潜在反对者,快速稳定地方,建立广泛支持基础。

  “百万石王土”,确立天皇(及自身)的绝对经济与政治核心地位,釜底抽薪,防止武家专权重演。

  “赐封织田”,树立标杆,强化自身“恢复旧礼、匡扶正统”的正义性,并给予象征性重击。

  这一系列组合拳,瞬间为战后日本勾勒出一个以天皇,其实就是魏渊为绝对核心、公卿势力提升、旧武家势力被重新洗牌并纳入可控框架的新秩序蓝图。

  与清州城内的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形成地狱般反差的,是德川家光狼狈不堪的逃亡之路。

  关原战场上,在家光本阵被立花忠茂和真田幸次撕开缺口、王师蜂拥而至的千钧一发之际,是数名忠心耿耿的旗本武士,用血肉之躯死死拖住了复仇者,并用自己的身体为家光挡住箭矢刀枪。

  一名小姓将一件沾满血污的足轻号衣套在家光华丽的具足外,拉着他混入崩溃的溃兵人流之中。

  丢弃了象征征夷大将军无上权威的金扇马印,丢弃了名刀“日光一文字”,丢弃了所有能证明身份的物件。

  曾经睥睨天下的德川将军,此刻如同最卑贱的逃兵,蓬头垢面,满身血污泥泞,在亲信死士的拼死护卫下,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向东亡命奔逃。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在深山密林、荒僻小径中昼伏夜行。

  饥饿时只能啃食野果,甚至偷窃农家地里的生薯;口渴时只能饮用浑浊的溪水。

  追捕的告示贴满了沿途的关隘和村落,王师和倒幕武装的搜索队如同梳篦般扫荡着通往江户的道路。

  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让家光心惊胆战,疑为追兵。护卫他的旗本武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或死于追兵,或死于伤病,或死于绝望的自戕。

  途中,他们曾试图向沿途的幕府小据点或亲藩求援。然而,关原惨败的消息早已传开,伊达政宗倒戈、东北关东纷纷“尊王”的消息更是如同雪上加霜。

  曾经对德川家毕恭毕敬的地方小吏和藩兵,此刻要么闭门不纳,要么冷眼相待,甚至有人试图擒拿他们去向王师请功!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家光尝尽了从云端跌落泥沼的极致屈辱。
  http://www.bixia5.cc/book/24410/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