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闯王殒命
推荐阅读:
迷踪谍影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征伐天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抬眼向山下望去,景象令人绝望。官军搜山的火把汇成的长龙,蜿蜒盘旋,如同无数条狰狞的火焰毒蛇,将整个山麓照得亮如白昼。
呐喊搜捕声、战马的嘶鸣声、猎犬的狂吠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形成一张巨大的、催魂索命的声网,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不断压缩着他们这支残兵可怜而逼仄的藏身空间。
“闯王!快走!有一队官军从西边陡峭的小路上摸上来了!距离不到一里!”
一名浑身浴血、头盔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的亲卫,连滚带爬地扑到近前,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调嘶哑。
李自成猛地从颓丧失神中被惊醒,求生的本能在这一刻压倒了一切复杂的情绪。
他咬紧牙关,牙龈几乎要咬出血来,凭借意志力艰难地翻身上马,一言不发,只是用刀鞘狠狠抽打了一下马臀,再次催动这匹同样疲惫不堪的战马,向着更加荒僻、更加幽暗的密林深处亡命奔去。
在过去漫长的征战岁月里,无论遭遇何等惨重的失败,李自成身上似乎总有一种奇特的、近乎天生的乐观魔力。
他总能用几句带着陕北口音的粗犷笑话、一个坚定无比的眼神、或者一番关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鼓动,就让沮丧绝望的部下重新点燃希望,死心塌地地相信,跟着闯王,就一定能杀出一条活路,打出一个新天地。
这种近乎盲目的信仰和凝聚力,是他能够一次次从绝境中复活、一次次滚雪球般壮大队伍的关键所在。
但这一次,每一个跟随在他身边的老营兵都清晰地感觉到,闯王身上那种神奇的魔力消失了,彻底熄灭了。
他变得异常沉默寡言,眉头终日紧锁成一个“川”字,那双曾经闪烁着灼人野心和不屈智慧光芒的眼睛,如今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与一片空茫。
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样,被一种无声的、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无精打采和彻底绝望的情绪所笼罩。
仿佛那短短数月的紫禁城帝王生涯,已经耗尽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气运和心气。
曾经的“闯王”,如今更像一个被命运无情掏空了灵魂、在迷雾中徘徊的迷途者。
在阴冷潮湿的深山老林中饥寒交迫、辗转躲藏了三日之后,眼见官军大规模、拉网式的搜捕似乎有所松懈,加之随从们个个面黄肌瘦、人困马乏、几近极限,李自成枯寂的心中萌生出了一个念头。
他依稀记得,这商洛深山之中,似乎有一座年代久远、香火稀疏的关帝庙。
或许,他该去拜谒一下武圣关公,在那位以忠义和勇武着称的神只面前上一炷香,祈求神明能保佑自己武运重现,度过此番劫难?
他点了十余名还算走得动路的亲信,嘱咐其余人在临时搭建的简陋营地中等候,随即前往记忆中关帝庙的方向。
来到那座破败小庙所在的山脚下,为免人多眼杂、目标过大,李自成让大部分亲兵留在山下警戒等候,自己只带着两名最为信任贴身的侍卫,徒步拾阶而上。
恰在此时,一个身着蓝色绸衫、看似是本地富户人家的年轻公子哥,正从山上慢悠悠地踱步下来。
此人正是本地地主家的少爷,名叫吴承霖,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乡里人都习惯唤他“吴阿四”。
吴阿四方才在关帝庙里虔诚地焚香叩拜,祈祷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早日结束,家乡能重归太平。
他与李自成三人擦肩而过时,下意识地抬眼打量了一下。
只见中间那人虽衣衫破损不堪,满面风尘倦色,但身形魁梧,眉宇间自有一股久居人上的威仪,破损衣物的料子细看也非寻常百姓所能穿戴。
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低声急促交谈的口音,是地地道道、难以模仿的陕北腔!
吴阿四心中猛地一咯噔!他立刻想起近日来山下大队官军频繁调动,风传正是在追剿潼关大败后溃逃的流寇……
再结合此人的气度、口音和狼狈之态……
一个极其大胆且令人震惊的猜测骤然划过他的脑海!
吴阿四素来以机敏伶俐着称,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刻意放缓了脚步,依旧装作悠闲散步的样子,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慢悠悠地向山下走去。
直到确信对方三人的身影已经完全没入山道上方茂密的树丛之中,再也看不见了,他这才猛地弯下腰,如同发现了猎物的豹子般,爆发出全身力气,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下亡命狂奔!
他记得很清楚,附近就有一支为了自保而临时组建起来的乡勇队伍!
不多时,吴阿四就找到了那支由十余名胆大精悍的本地猎户和强壮村民组成的乡勇,气喘吁吁、语无伦次却又无比激动地说明了自己的怀疑和惊天发现。
富贵险中求!
擒杀流寇头目可能获得的巨额赏金和或许能博得的功名,如同巨大的诱饵,驱使着这群同样渴望改变命运的乡野汉子。
他们迅速拿起锄头、柴刀、猎叉等简陋武器,在吴阿四的带领下,根据他的判断,悄无声息地潜至李自成下山必经的一处狭窄、陡峭且易于隐藏的路段,紧张而兴奋地设下了致命的埋伏。
再说李自成,在那座破败冷清的关帝庙里草草上香之后,心中非但没有感到丝毫安宁,反而愈发心惊肉跳,右眼皮跳得厉害,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如同毒蛇般缠绕上心头。
他无心久留,立刻决定折返下山。
就在行至半山腰一处草木特别茂密、路径尤为狭窄的地方时,伏击猝然发生!
一支粗糙但锋利的猎箭从密林中疾射而出,“噗”地一声率先射穿了一名侍卫的咽喉!那侍卫一声未吭便栽倒在地。
另一名侍卫反应极快,“仓啷”一声刚拔出腰刀,还未来得及摆开架势,两侧草丛中便猛地扑出四五名粗壮的乡勇,嚎叫着将他死死按倒在地,双方立刻翻滚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李自成虽身经百战、武艺不俗,但连日的逃亡、饥渴和精神折磨早已耗尽了他的大部分体力,加之未携带长兵器,手中只有一把随身的佩刀。
绝境之下,他爆发出最后的悍勇,侧身躲过劈来的柴刀,反手夺过武器,怒吼如雷,如同受伤的猛虎,挥舞着夺来的柴刀接连劈翻两人,勇悍之气仍令人生畏。
但一直在后面冷静观察、寻找时机的吴阿四,此刻瞅准了一个绝佳的空档——李自成全力向前劈砍,整个后背空门大开!
他毫不犹豫,双手紧紧攥住长长的锄头木柄,用尽吃奶的力气,抡圆了从背后狠狠砸向李自成的后脑勺!
“嗙!”
一声令人头皮发麻的沉闷巨响传来。
这位纵横天下十余年、几度倾覆大明社稷、曾登上九五之尊宝座、搅动了整个华夏乾坤的闯王李自成,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或一句遗言,便眼前骤然一黑,所有意识瞬间消散,沉重的身躯如同被砍断的巨木般,一声不吭地重重向前栽倒在地,当场气绝身亡。
吴阿四等人惊魂未定,心脏狂跳如同擂鼓,他们小心翼翼地围拢过来,盯着地上的尸体,起初只是为了搜掠些值钱的财物。
直到吴阿四颤抖着双手,从那具尚有余温的尸体贴身衣物深处,摸沉甸甸、冰凉坚硬的一方玉玺,就着微弱的光线,看清了上面清晰无比的“大顺皇帝之玺”几个篆字时,所有围观的人才如同被雷击中般,僵立在原地,随即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狂喜之中!
他们竟然……竟然误打误撞之下,杀死了鼎鼎大名、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
巨大的恐惧和瞬间涌上的、足以改变一生命运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这群原本普通的乡野小民。
当盛放在木盒中、经过石灰处理的李自成首级,连同那些确凿的印信被快马送至西安时,整个官场为之震动。
魏渊看着那曾经熟悉、此刻却毫无生气的面容,心中涌起的,竟是一丝复杂的伤感。
虽为敌手,亦算有一面之缘。一代枭雄,最终竟落得如此下场,不免令人唏嘘。但天下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他也没有太多时间感慨。
很快,他命人带来了被俘的李过。
李过带着镣铐,面容憔悴,不知魏渊突然召见所谓何事,眼神中充满了戒备和死寂。
“李过兄弟。”
魏渊的声音平静无波。
“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的叔父,李自成,在商洛山中被当地乡民伏击,已然身亡了。”
如同晴天霹雳!
李过猛地抬头,双眼瞬间充血,身体因巨大的悲痛和愤怒而剧烈颤抖起来,镣铐哗哗作响。
他牙关紧咬,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呜咽声。
然而,魏渊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愣住了。
“我准备,放你走。”
李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死死盯着魏渊,试图找出任何一丝戏弄或阴谋的痕迹。
“放我去哪里?为何放我?”
“去收拢你叔父的旧部。”
魏渊的语气依旧平淡,“我希望,你能带领他们,归附朝廷。”
“你说什么?”
李过觉得这简直荒谬透顶。
“你放我走,去收拢人马?你就不怕我李过重整旗鼓,成为第二个闯王,来找你报仇雪恨吗?”
魏渊闻言,竟然轻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和强大的自信:
“严格来说,你最多只能成为第三个。第一个是高迎祥,第二个是李自成。至于报仇?”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李过。
“我不在乎。”
“你不在乎?”
李过被这种近乎漠视的态度激怒了。
“闯王的产生,需要土壤。”
魏渊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西安城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
“当老百姓都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家里有余粮,身上有闲钱,官府能主持公道,无人欺压他们之时,你说,他们还会再去‘迎闯王’吗?”
http://www.bixia5.cc/book/24410/6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