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富二代扎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在里面一个装饰古典豪华的房间里,一位拄着龙首拐杖的老人,看着前面的大屏幕,大屏幕中的画面,正是楚健等人。

  没错!那是监控。

  “确定了?”他问。

  一个身穿西服的男人低着头汇报:“确定了,两亿多美元。”

  “能查到他的资料吗?”老人又问。

  “暂时没查到,只查到他是十天前入境的,先到加州那边,然后跑去了墨西哥呆了三四天,再飞来纽约的。”

  他们有海关等部门的人,查一个入境的人并不难。

  “嗯!那有可能是国内大家族的子孙。算了,也别查了。等结束的时候,将我们的黑卡送他一张,态度恭敬点。”

  “好,明白!”

  ……

  “这张古琴也不错。”王建国看了一会,将目光放在了一张古琴上。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盛行,其可谓中国古乐器中历史最悠久、艺术水准最高、制作最为精致的艺术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收藏品。

  如果是10年前,古琴收藏还只是一个很少人问津的领域,但自从王世襄的旧藏唐代“大圣遗音”古琴拍出1.15亿元之后,古琴就从冷门收藏一跃成为藏家追捧的热门藏品。

  “就怕是新制的古琴。”沈世杰似乎跟王建国杠上了。

  他也没散布谣言。

  现在的古琴分两种,一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另一种是当代新制的古琴。

  清代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琴数量少,价格高,想要收藏一张,难比登天。但是,市场需求摆在那儿,不管会不会抚琴,很多人都想在家里挂一把古琴附庸风雅。

  于是,越来越多的古琴爱好者转而收藏当代新制的古琴。

  为了区分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和新制的古琴,行家将民国以前的古琴都称为“老琴”。

  “看样子,应该不是。”王建国摇头。

  “据我所知,古琴的存世量大概就两千张左右,大部分还藏在博物馆,民间哪有那么容易遇到?其中之珍品更是难得一见。”

  “两千多张,不少了。”

  王建国表示,这是一张明代的峨嵋松古琴。

  表面是温润如玉的断纹包桨,接着翻看琴底,龙池上方横刻隶书铭文“峨嵋松”。

  除了铭文下方正中,镌有“乾隆御赏”篆书方印,下有乾隆朝七位词人:董邦达、裘日修、梁诗正、厉宗万、陈邦彦、汪由敦张若霭的颂词。

  “你们看这‘乾隆御赏’的篆书阴刻章,填金的方章,笔划挺坚有力,结体自然,留白恰到好处,非篆刻高手而莫为。”王建国指着那刻章说道。

  “乾隆御赏”四个字,彰显了这把琴的尊贵。

  抛开乾隆喜欢在文物上盖章,乱涂乱画这些,你不得不承认,很多古董艺术品只要盖上乾隆的印,确实可以身价倍增。

  乾隆本身就是个赏宝高手,再加上他皇帝的身份,入他手的东西,通常是不会假的。

  他的印,就几乎是“真品”的凭证。

  “你们再看底部七位为官词人的铭词,七位官词人所呈书体均异,楷、行、篆、隶和魏碑,精彩纷呈。

  绝妙雅致,铭文、篆刻与琴相得益彰。

  弹奏起来,闻音之余尚能欣赏各种书体之美,眼福、耳福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也说明皇家所藏之物的精绝。

  最重要的,还是这琴身的断纹。你们也应该知道,一尾古琴的器身如果形成了优美的蛇腹断纹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

  眼前的这一张,遍身均有优美自然的蛇腹断纹,而且器身包桨肥厚自然,呈色温润养眼。

  所以,我认为这是真品,价值连城,值得入手。”王建国口若悬河。

  这回,沈世杰不说话了。

  有点无法反驳。

  楚健笑道:“王叔,您的鉴宝能力也挺强,这些年怎么搞的?”

  混到这地步?

  难道之前是金盆洗手不成?

  王建国苦笑:“往事一言难尽,不说也罢!”

  楚健朝工作人员那边招招手,那边的人立即大步快速走过来。

  “先生,有什么吩咐?”

  “这张古琴,什么价?”楚健问他。

  那人赶紧说:“先生您等等,我这就喊程掌柜过来,这交易都是他负责谈的。”

  “行,你去喊过来吧!”

  过了一会,一个胖子走过来,年纪跟王建国差不多,只是保养得好,红光满面的样子,看起来是个有福气的人。

  “鄙人程长春,小友是看上这张古琴了?相信也知道这张古琴的底细和价值了吧?要不要鄙人……”

  楚健打断他的话:“不用,我们知道,你就直说它什么价吧!”

  “一口价两百万。”

  沈世杰:“人民币?”

  程掌柜讪讪一笑:“这位朋友开玩笑了,当然是美元。”

  李斐无语,真想吐槽:现在钱就真的不值钱了吗?

  两百万美元,一千多万人民币。

  一张古琴,竟然就要那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健又指着旁边的另一张古琴:“那这张呢?”

  “这张便宜,5万美元就可以成交。”

  旁边那张,虽然看起来更加古老,但表面已经模糊不清,看不出什么来,毫无美感。这种古琴,如果找人修复一下,或许还能卖出高价。

  就这鬼样子,实在是很难让人看上。

  楚健点头:“行,都给我打包起来,小心点。”

  程掌柜等人一愣。

  “两张都要。”

  “都要。”楚健确认。

  程掌柜赶紧把员工叫过来,用专门的箱子装起来,防震、防摔,防进水等措施都有,非常专业。

  这里的每一件古董,他们都早已准备了“包装盒”,专门打造的。

  王建国则是很诧异,不是说楚少看不上一般的古董吗?另外那张古琴,怎么看都不像是珍品,连他都有点看不上。

  奇了怪了。

  只有沈世杰和李斐懂,下意识保持沉默。

  楚哥看上的东西,肯定不是凡品。

  很可能,那件明代峨嵋松古琴,都只是幌子,顺带买的。而楚哥的真正目标,是那张看起来有点烂的古琴。

  而王建国也总算对楚健的财力有些许了解。

  一千多万人民币,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砸下去。

  要换成他,起码得讨价还价半天。

  那程掌柜所谓的一口价,说不定还能谈呢?哪有真的一口价?毕竟这么贵的东西,谁会真的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不给?

  上千万人民币的古琴确实有,甚至还有上亿的,但那几乎都是唐琴、宋琴。

  明的,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清代的更垃圾,古琴收藏界有句话:清朝无好琴。

  收藏古琴,除了要参考包括材质、工艺、品相、年代、式样以及其流传情况和铭文等,还要从音色上进行辨别。

  说到千古名琴,当然就要谈到传世唐琴。

  虽然唐琴并非现存最古的琴器,但唐朝却是琴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而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

  所以,传世唐琴,实是历代琴人梦寐以求的神品。

  “可惜,没有唐琴,宋琴也好呀!”沈世杰遗憾道。

  王建国:“说得你好像买得起一样。”

  “啊!王叔,您这就有点小瞧我了吧?要不,你问问他,看我买不买得起。”沈世杰指了指李斐。

  王建国目瞪口呆。

  只知道楚健的银行卡余额多,所以才被这里的人高规格接待,一时间还让他产生了错觉,以为沈世杰和李斐是楚健的狗腿子。

  万万没想到,这家伙也如此有钱?

  唐琴都能买得起?

  他不由看向李斐。

  李斐不了解行情:“一张唐琴值多少钱?”

  “传世唐琴极珍罕,一般都是精品,现在至少五千万,顶级的一亿多人民币吧!”王建国告诉李斐。

  李斐听后,松了口气,笑道:“那也还好,好像我也能买。”

  他没有吹牛逼,是真的能买,哪怕是一个亿。

  在墨西哥,那批黄金分到一成,将近两千万美元,再加上他原来的身家。不知不觉,他也成了身家过亿的富豪。

  王建国:“……”

  啥情况?

  富二代扎堆?

  还是他太久没有回国,国内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人均存款一个亿以上?

  他心态炸了。

  别说王建国,就连正在指导员工包装古琴的程掌柜,无意间听了一耳朵,也麻了。

  吓死个人。

  好家伙!这三位年轻人,好像都不差钱的样子,怎么回事呀?

  “那我不得叫你们沈少和李少?”王建国苦笑道。

  你们这么有钱,早说呀!我前面肯定不会怼你。

  他承认,自己之前说话声音大了一点。

  “哈哈!王叔,那倒不必。我们这也就是一点小钱而已,跟楚哥没法比。”沈世杰哈哈一笑。

  王建国心里倒吸了一口气。

  存款过亿的人,在楚健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

  楚少这是有多富裕呀?难怪,之前守门口的那家伙刷了一下pos机,态度180度转变,估计是被那余额吓傻了吧?

  “是呀!跟楚哥比起来,我们的都是小钱,不值一提。”李斐也附和道。

  喜欢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http://www.bixia5.cc/book/24484/5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