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回四合院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距离开学也没几天了。

  距离开学没几天。

  这几天李枭也没在研究的东西,除了整理了整理接下来,要教的内容,难得的放松了几天。

  直到李彤开学的头一天,这才回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李彤已经读完了高小,这学期开学就要读初中。

  有些东西需要准备。

  李颖、陆秀秀也都要上小学,这些都是事,本来李枭想直接住在前门大街那边。

  不过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那边距离他们学校太远,少说有十五六公里,每天来回一趟还不累死。

  至于说让几个小家伙转学,这个李枭没有想过。

  和后世一样,这个年代教育资源同样不会平均,有好有坏,能去好的地方上学。

  他自然不会去差的地方。

  “小枭你们这从乡下回来了?”,到了四合院,闫埠贵看到李枭热情的打着招呼。

  “回来了,闫老师,咱们这四合院这是干什么呢?”,看着地上被挖的坑。

  李枭疑惑道。

  “这是要铺设水管,前几天街道来了消息,说是要水管入院。”,闫埠贵解释道。

  说完像是想起什么,闫埠贵又道:“小枭你家水管要不要入户?如果要入户的话,这要早点报上去。”。

  闻言李枭来了兴趣。

  这夏天还好说,但这要是冬天要天天去外面接水,那就有些难受了。

  “水管入户,这要找谁?”。李枭问道。

  闫埠贵笑着道:“找街道就成,不过入户的话就要自己掏钱了。”。

  如果是闫埠贵自己,肯定不会掏这份钱,不过闫埠贵感觉李枭应该不在乎。

  李枭也确实不在意这点钱。

  毕竟水管入户,这少受罪的是自己,于是李枭感谢道:“闫老师多谢了!我回头去问问。”。

  闲聊了两句,李枭就打算回屋收拾收拾。

  放假这一个多月,他就回来过两趟,其余的时间都在前门大街那边,这个年代的可不像是后世,非常容易落灰。

  不过刚想回屋,李枭就又被闫埠贵给叫住了。

  “对了小枭,你听说了吗?贾东旭差点死了。”,闫埠贵小声道。

  “啊!不会吧!这怎么回事?”。

  闫埠贵这几句让李枭有些愣住了。

  “工作的时候机器出了问题,幸好他躲的快这才没出事。”。

  说完闫埠贵,看左右没什么人注意,又神神秘秘的小声道:“这还不算什么,在贾东旭差点出事后,贾张氏和易中海大吵了一架,说是易中海做了手脚,这才差点害死了贾东旭。”。

  这一次李枭是彻底的懵了,怎么也没办法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再说易中海。

  就算贾东旭脱离了他的掌控,不给他们养老,但也不至于弄死贾东旭啊!

  毕竟他投入的还不大,现在也不是建国前,这要是被抓住“马脚”,一颗花生米跑不了。

  “闫老师,这不可能吧!就算贾东旭反悔不给他们养老,但也不至于……”。

  看到有人走进来了,李枭闭了嘴。

  和那人寒暄了两句,等到那人进屋,李枭这才又看向闫埠贵。

  闫埠贵明白李枭后面想说什么,开口道:“要不说呢!这不是无理取闹吗,就为了那点事不至于,但我听说老贾,也就是贾东旭他爹,就是因为机器故障走的,并且机器故障还一模一样。”。

  闫埠贵的想法和李枭一样。

  也感觉不太可能。

  毕竟两者的利益关系又不大,犯不着冒那么大的风险,但这又未免有点巧合了!虽然心中不信,但总归有那么点狐疑。

  而闫埠贵最后一句话,倒是给李枭提了一个醒,如果这中间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呢!

  就比如老贾是易中海害死的。

  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易中海也就有理由对贾东旭下手,至于原因嘛。

  很可能就是贾东旭发现了什么。

  当然李枭这也只是想想,是不是和他都没多大的关系,只不过在心中李枭对易中海更加警惕了几分。

  “那现在贾东旭呢?他们应该闹翻了吧?易中海还肯教他东西?”,李枭问道。

  “嘿!人家现在也不缺那个工作,直接就把工作卖了,好像去了他老丈人的铺子里帮忙。”。

  闫埠贵有些羡慕的道。

  “可以啊!这是直接吃起软饭来了。”,李枭调侃道。

  闻言闫埠贵有些不屑,“吃软饭”,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好词,就算是在后世,人们也多是以调侃为多。

  要真是谁谁吃了软饭,鄙视肯定是有的。

  对此李枭倒没多和闫埠贵聊。

  不过通过这话题,倒是让李枭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年代貌似厂子里的生产安全很落后。

  很多生产流程都很粗放、简单,也很随意,根本就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一些工人为了省时省力,经常违反安全操作规定,根本就没有那个安全意识。

  这也导致极其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是安全方面。

  还有生产效率方面,因为缺乏科学管理,人们的生产的工程,还是主要依靠经验,生产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这也让李枭想起了后世的工厂5A管理模式。

  对此李枭了解的不多,只是听朋友讲过几句,说他所在的工厂,是5A管理模式之类的。

  还经常罚款。

  但是5A管理模式,无论是对生产效率,还是产品质量,或者是提前消除一些安全隐患。

  好像都有提高。

  李枭在琢磨要不要把这种管理方式弄出来,不求别的,只求能减少一些事故的发生。

  想到此,李枭打算什么时候去查一下,看看这5A管理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落后的管理模式,影响的东西太多了。

  回到家,李彤已经开始打扫起了卫生,李颖、陆秀秀两人,也是在旁边帮着忙。

  李枭没有动手,看了看缸里的水放的时间有点久,他索性就都用水瓢弄到了盆里。

  用来打扫卫生用。

  打算出去叫两桶水,在去弄点饭菜之类的。

  好做晚饭。

  和李彤说了一声,李枭就出了门,先去了自来水站,叫了一个挑水的师傅。

  “张师傅麻烦你了,到时候有人给你钱,我这边还有点事,就不跟着回去了。”。

  “这个号说,是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前院西厢房对吧?”。

  “对就是那里。”。

  “好赖!有事您就先忙,我这就给你送过去。”,送水的张师傅道。

  来的这一年的时间里。

  李枭也跟周围的人都混熟了,看到有熟人,也就不打算跟着回去,接待完毕。

  李枭就去了街道办。

  “李枭同志你这来了,有什么事吗?”,李枭也是这里的熟人,看到李枭,有一个人打了招呼。

  “王姐,我这不是听说自来水入院了吗!我就想在家里也安一个水龙头,这不就过来打听打听。”。

  “你说这个啊!好说,不过这可是要自己掏钱,如果非必要不值当花着钱。”,王姐劝道。

  “这个没问题,这要是不在家里安一个,冬天出去洗个菜之类的,那就太难受了。”。

  “你呀!我看就是懒,你怎么这不把厕所也在家里建一个。”,这让王姐没好气道。

  面对王姐的调侃李枭也不生气,倒是闻言让他眼前一亮:“王姐,现在厕所也能入户了吗?”。

  这让王姐的眼睛瞪大了些:“你还真想装啊?”。

  李枭点了点头:“是有这想法。”。

  说到正事王姐也就不玩笑了:“那你这就要失望了,现在管道正在铺设,想要入户至少也要在等几年。”。

  这倒是让李枭有些失望。

  这个年代四九城的厕所基本上都是旱厕,一条街道上也只有一个厕所,根本就不够用。

  冬天还好点最多就是冷,但是到了夏天,那个味道就太难闻了。

  虽然李枭有空间。

  但总有不方便进去的时候,再者一次都不去也不成,没准就会引起一些人的怀疑。

  ……

  让王姐登记好,水管入户的事。

  李枭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拿了一只以前杀好的鸡,和土豆、青椒、洋葱,打算今天晚上做一道美食来尝尝。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李彤几人刚打扫完毕。

  正准备生火,看到李枭回来都看向了他手中的东西,他们也都知道,每一次李枭这样,准会做好吃的。

  “哥,你这是要做什么啊?”,看到李枭带回来的食材,李颖问道。

  “你猜猜,看你能不能猜出来。”。李枭道。

  看到土豆、青椒之类的食材,李颖道:“哥,你是不是要炖鸡吃?”。

  李枭摇了摇头:“你猜的不对。”。

  这让李颖有些疑惑了,嗯嗯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哥你告诉我吧!我猜不出来。”。

  见此李枭也就不再逗她:“你哥我这要做一道新疆的美食大盘鸡。”。

  “大盘鸡那是什么?”。

  李枭笑着道:“这大盘鸡和一个名人有关,你们知不知道左宗棠?”。

  李颖、陆秀秀两人都摇了摇头。

  李彤则是想了想道:“哥我知道,左宗棠是不是晚清的时候,收复新疆的那一位。”。

  “对!就是他,据说这大盘鸡,就是他在新疆打了大胜仗后,用当地的土鸡和辣椒,做成的一道犒赏三军的美食。”。

  李枭解释道。

  不过其实这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而大盘鸡真正的起源被人们称作沙湾起源说。

  讲的是在80年代新疆沙湾县有一个厨师,在公路开了一个饭馆,而这家饭馆最擅长做辣子鸡。

  但有一天一群工人来这里吃饭,感觉量太少,就要求老板多弄点,再配上面条,量大也能吃饱。

  这才有了大盘鸡一说。

  至于说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这个李枭就不知道了。

  让李彤去准备点面条,李枭这边也就开始做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盘鸡其实并不难做,步骤很简单,只不过想要做出那个味道,用的佐料比较多,不过这对于李枭来说都不叫事。

  先把鸡肉、土豆、青椒切块。

  锅中倒油加热,在放入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等佐料爆香,然后再加入鸡块,进行翻炒。

  最后倒入了一瓶五星啤酒,又加入了清水开始炖煮 。

  最开始李枭还以为这个年代没有啤酒,还是偶然碰到了这才知道,这个年代已经有啤酒了。

  像是五星啤酒,它就创建于三十多年前,在四九城也是有名的牌子,至于后来的燕京啤酒。

  今年才创立,至于说这个年代的啤酒味道怎么样。

  李枭感觉和后世差距不是很大。

  再加入啤酒炖了十多分钟后,李枭又加入了青椒和洋葱,开始翻炒,最后又炖了2分钟,把青椒和洋葱炖熟,这才出锅。

  这个年代人们的鼻子都灵。

  菜刚一出锅,香味直接就传了出去。

  闻着这香味,闫埠贵用力闻了闻,“这日子过得,一回来就炖肉吃。”,语气当中都是羡慕。

  如果放在去年他还舍得买一些肉吃,但这马上老三就要生了。

  这也让他越来越有些抠,有些舍不得花钱了。

  这让他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你作业写完了吗?”。

  “没,还没。”,阎解成被老爹这么一说有些愣,不知道老爸怎么问起他学习上的事情来了。

  “没有回来还出去玩,以后先写完作业再出去,再有下次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严埠贵教育道。

  在他看来李枭之所以能真厉害。

  就是因为学习好,上了大学的缘故。

  他也想让自己的儿子给自己长长脸。

  而除了闫家外。

  闻到香味的贾张氏这一次倒是没骂,在贾家,贾张氏正在做着饭,锅里面正在炖着红烧肉。

  现在他她家伙食也不差,几乎每天都能吃到肉菜。

  这也让她有些想要炫耀:“小王八蛋看你在馋着我,现在我们家伙食可比你家的强。”。

  “妈,你说什么呢?”。

  听到贾张氏的嘀咕,坐在椅子上等着吃饭的贾东旭媳妇有些疑惑。

  “妈再说前院那个小混蛋,妈给你说,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张氏不满的看了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媳妇说道,别人家里都是儿媳妇伺候人。

  到了他们家可好,倒反天罡了

  但儿媳妇实在是给的太多了,她也扛不住啊!累点就累点了……。

  这也让贾张氏很快把那一丝不满给隐藏了下去。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http://www.bixia5.cc/book/24485/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