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定议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燕国的小朝会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世子燕行云,自燕国立国后从未返回过燕京的枢密使王公武,同样很少入朝的枢密同知陈嗣宗都是小朝会上的新面孔。加上老相沈熙之与六部尚书和秦弛,这次的小朝会可谓群贤毕至。

  燕维疆来到勤政殿后,君臣十二人一同围在殿中央的巨大沙盘前,巨大的沙盘将整个燕国与河东行省以及蒙古东南部全部呈现,这张巨大的沙盘让整个勤政殿都显得有些局促,众人围在沙盘前皆是神情凝重。

  沉寂的氛围持续了许久,终于被一阵咳嗽声打断。老相沈熙之的身体愈发不好,这一年来经常告病,难以久站,这一年来参加朝会时,燕维疆已经特许为老相设座。今日这小朝会上,也是只有老相一人坐在沙盘旁。

  老相的这一阵咳嗽来的凶猛持久,燕维疆一遍招手让内侍端一杯茶来,一遍亲自为老相轻抚着后背为老相顺气。又过了一会儿,老相终于奋力止住了咳嗽。

  燕维疆站在老相身边,带着几分歉疚和关切问道:“老相,要不要请太医来看看?”

  沈熙之笑了笑,坦然的说道:“王上,臣老了,天数已至,药石无用,不必麻烦了,还是接着议事吧!”

  老相的话让在场的众人皆是心头一阵酸楚,燕维疆尤甚。早先年幼之时,先王燕骥随太祖征战四方,像燕维疆和先秦王姚霸等人皆是留在后方跟随沈熙之,可以说沈熙之对他们都有半师之谊。

  继位之后,沈熙之一直为朝政殚精竭虑,虽然燕维疆对于老相的严苛和权势心有疑虑,但总归是情谊更重,如今看着老相衰朽的模样,心中又怎能不感伤。

  沈熙之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耽搁,接着说道:“此次蒙古人分三路进兵,咱们要面对的还是老对手明里帖木儿,我猜测他大概还是会分兵两路,自领大军字上都逼近宣府,但不会轻易交战,另派他的儿子博日格德率兵主攻两辽。这些蒙古鞑子虽然在哈拉和林开了场忽里台大会,表面上达成一致,但明里帖木儿和刺甘失甘多年的矛盾,不是一场表面功夫的忽里台大会能够消弭的。我猜明里帖木儿的想法还是要夺回辽东,如果战事顺利就顺势拿下辽西,进逼山海关,他在上都的大军还是会防着刺甘失甘在他背后捅刀子,不会轻易与我们硬碰硬。”

  江麟等老相说完接话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燕京的兵力抽调一部分到两辽,让真定的兵力北上补充燕京的防御,以此抵住蒙古人的进攻。”

  王公武眉头紧锁,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两辽太大了,若是分兵据守,面对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恐怕也难以面面俱到,想要集中兵力与他们决战,恐怕蒙古人也不会如我们所愿,会带着我们绕圈子,等到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给我们致命一击。而且辽东的补给线太长了,还容易被蒙古人截断,就算到时候守住了辽东,恐怕损失也不会太少。”

  沈熙之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是一个法子,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燕山五军和宣府五军合兵一处,直奔上都,我们主动去找明里帖木儿的主力决战。明里帖木儿已经失了辽阳,他必然不能接受上都再被我们攻占,只要我们给足他压力,就能迫使他从东北调兵防守,围魏救赵,解两辽之围。”

  听到此处,宣府防御使陈嗣宗将军开了口:“但若是蒙古大汗刺甘失甘舍了大同,真与明里帖木儿摒弃前嫌,挥师向东,与明里帖木儿夹击我们,朝廷的大同守军救援不及,我们的情势就危机了。”

  陈嗣宗说完,在场的众人一时又都沉默了,沈熙之也叹了口气。陈嗣宗的话有着一层隐晦的意思,朝廷在大同的大军救援不及,大同如今二十万大军枕戈待旦,肯定时时盯着蒙古人的动向,若是相救自然是来的及的,怕就怕朝廷那边也存着驱虎吞狼的心思。

  这倒不是担心朝廷的放任燕国被蒙古人攻入,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朝廷对蒙古人未有战功,若放任燕国被蒙古人攻破,让蒙古鞑子再次逞兵长城之内,朝廷的颜面就丢尽了。

  但不放任蒙古人进入长城,不代表不会坐看燕军在关外与蒙古人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等燕军在关外与蒙古人杀的头破血流,朝廷大军再适时救援,既不放任蒙古人逞凶关内,又削弱燕国的实力,说不定还能直接借蒙古人的手削了燕藩。

  说起来如今的大虞和蒙古倒真是异曲同工,双方都憋着劲给对方迎头痛击,但内部又都互相猜忌,唯恐有谁想要借着敌方之手削弱自己。

  在众人沉默了片刻之后,燕行云站了出来,“前怕狼后怕虎是挡不住蒙古人的,我觉的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兵力在宣府,逮着辽阳王的本部迎头痛击,打疼他,逼着他将博日格德调回,如此说不定还能激化他们父子间的矛盾。我们兵力粮草都有限,不能与蒙古人对耗,纵然有风险,但我认为这个风险值得冒,而且我认为,朝廷不会拿自己的脸面冒险,毕竟这是天子继位以来第一次与蒙古人展开大战,朝廷需要一场大胜来提振军心民心。天子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粮草军械,也证明了天子是真的想要打好这一仗。”

  燕行云的话倒是得到了在场人的认可,吏部尚书施进卿急忙说道:“如如此行事,两辽的情势就过于危机了,世子殿下不宜再返回两辽,两辽的战事还是应交予王公武将军,或再派一名大将前去协助王公武将军守御辽东。”

  施进卿说着目光看向一旁的兵部尚书江麟,施进卿此话确是出于公心,江麟面对施进卿看过来的目光也没有抵触,反而有些跃跃欲试。武将出身的他,自然不想留在燕京管兵部这堆烂摊子,若是能到辽东去对阵蒙古人,江麟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没等江麟请缨,燕行云就再次开口说道:“未战先退,还谈什么抵御蒙古人,辽东的诸军都是我一手筹建的,还有归附的女真人。如今蒙古人一来,我先缩回燕京,这让辽东的军民如何想,没打士气就先败了,那些女真人心里也会生出异心。想要守住辽东,等到辽阳王受挫后调回博日格德,我就必须留在辽东,如此辽东的士气民心才可用,我们才有打赢的希望。”

  对于燕行云的话,众人自是一番争吵,最终还是燕维疆一锤定音,让燕行云留在辽东,将朝廷调拨的火器以及还留在燕京剩余的火铳手全部调往辽东,听从燕行云的安排。让燕山中军指挥使周光岳率领燕山中军及前后两军开赴宣府,与宣府军合并一处,听从陈嗣宗的调遣,寻机与辽阳王本部决战。待到大战开始后,行文朝廷,让朝廷配合燕军,盯住蒙古大汗的本部主力。

  如此将事情摆到明面上,纵然大同那边有人有些小心思,总归要顾及些朝廷颜面,不能坐视燕军被蒙古人夹击。在这次小朝会之后,燕行云又找机会与燕维疆、沈熙之、王公武和陈嗣宗几人密议,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且冒险的方案。

  这个方案让众人皆心惊燕行云的大胆与疯狂,但细想之后,却也都觉得有其可行之处,而且这个方案得到了沈熙之、王公武和陈嗣宗的赞同,最终在燕行云的力劝之下,燕维疆也应允了下来。

  这场自天盛十五年最大规模的汉蒙大战,在各方的紧密筹措之下,渐渐拉开了帷幕。
  http://www.bixia5.cc/book/24569/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