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爱意无声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山坳里洇出一抹淡红,先是哪家的公鸡扯着嗓子叫起来,一声叠一声,把屋檐下的露水都震得簌簌落。

  人们也揉着惺忪的睡眼,一家接着一家的打开院门,整个村子逐渐从梦乡中苏醒。

  土坯房的烟囱里慢慢升起烟,细得像丝线,在晨雾里慢慢散了。农妇们一早就开始忙活,家里余粮多的蒸几个大馒头,没啥余粮的只能先喝几碗稀粥……等庄稼汉子和婆婆吃罢完了抹了嘴,农妇才贴着边坐下,吸溜吸溜的喝着锅里的余粥。

  等一家人吃完了,农妇站起身拾了碗筷,叮叮咣咣地开始刷碗刷锅,庄稼汉子扛起锄头下地,大爷大妈们带着小孩去村口说闲话、乘凉玩耍,好不热闹。

  姜卿叶就是在这个时候醒的。

  “起来啦宝贝!”玉清婉坐在床头,温柔地拍了拍姜卿叶的肩膀,“太阳晒屁股啦!”

  听到玉清婉的声音,姜卿叶发出了几声嘟囔的哼唧,“嗯……”

  “清婉妹子,孩子还小呢,让她多睡一会吧!”门外,张桂兰搬着几摞木柴路过,笑道。

  “那怎么成,这丫头已经长大了,咱们能干的她一样能干!”玉清婉又拍了拍姜卿叶的屁股,“是吧,大宝?”

  被拍了屁股的姜卿叶:……

  你们唤醒了一只远古巨兽。

  起床后洗漱了一番,出了屋子。自家灶屋里的柴火噼啪响,混着米粥翻滚的香,闻着虽然朴素,但很踏实。

  不远处邻居家的门“吱呀”开了,大黄狗摇着尾巴跑出去,惊起檐下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进晨雾里,留下几声脆叫,在安静的村子里荡开,又慢慢落下来,落在沾着露水的豆角架上。

  张桂兰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再有了玉清婉的帮衬,几人的早餐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到最后,姜卿叶只能勉强揽一个洗碗的活计。

  但还是被张桂兰给拦下了。

  “哎呀,小姑娘这个年纪跟水葱似的,可别像姨这样干这些粗活,皮肤都粗糙了。”

  张桂兰把自己的手凑到姜卿叶眼前,那双手掌宽厚,指节处结着层硬茧,虎口磨得发亮,指腹上还有几道深浅不一的裂口,像是被风霜刻下的沟壑。

  她轻轻拍了拍姜卿叶细嫩的手背,掌心带着劳作后的温热,力道却放得极轻,仿佛怕碰坏了什么珍宝。

  “你看姨这手,年轻时候也细皮嫩肉的,跟你现在一样能掐出水来。可架不住常年泡在冷水里洗衣裳,握着锄头刨地,风里来雨里去的,早就糙得跟砂纸似的了。”

  她抬眼瞅着姜卿叶,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几分疼惜:“你这年纪,该是坐在窗明几净的屋里描花绣朵,或是捧着书本温书的,哪能来干这些容易碰坏手的粗活?仔细把这双好看的手磋磨坏了,将来想穿件新做的花衣裳,抬手都嫌磕碜。”

  说着又往她手里塞了块干净帕子,“快擦擦汗,歇着去,这点活姨一个人就够了。姨还有点积蓄,过几天给你找个师傅学学女红,长大了自己也有个体面的活计。”

  看着张桂兰眼底的关心,姜卿叶难得哽咽。

  其实……她这双手也只有手背因为经常涂抹药膏还可以看,手心里也全都是练剑磨出来的老茧。

  她无所谓自己的手会变得如何,她甚至觉得,这双粗糙但有力的手,是她实力的证明。

  她来到这里时,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比凡人尊贵的“修仙者”来看待,别人能做的她都能做,不为别的,就为了不给“她们”的“家”拖后腿。

  农活她之前确实不会,但她可以学,并且她坚信,她可以做的更好。

  但她没想到,在这个小村子里,还有这样一位,坚强有力,把她当作亲生女儿来照顾、规划未来的女人。

  她希望她变得更好。

  走出这个村子,走向一个与她不同的、新的人生。

  哪怕代价是自身的逐渐枯萎。

  .

  或许是家家户户都忙着田里的活计,村庄迎来了一个格外平静的清晨。

  连昨夜那个被狼狈丢出院墙的男人,也悄无声息地没敢声张,只在晨雾未散时,便灰头土脸地溜回家,扛起锄头下地去了,仿佛昨夜那场闹剧从未发生。

  玉清婉和张桂兰自然是一大早就结伴下了田。姜卿叶也想帮忙,却被张桂兰笑着拦下:“小卿叶,这田里的粗活不是你干的,边上玩去,别累着。”

  姜卿叶只好听话,晃悠着两条小腿,百无聊赖地坐在田埂上,托着腮帮子望天。

  村庄很大,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田畴间,无数顶着草帽或裹着头巾的脑袋时隐时现,远远瞧着,像一片片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蘑菇。

  日头渐渐爬高,转眼到了晌午。不少田地离家远的农妇,匆匆提着竹篮或瓦罐,里面装着给自家汉子准备的饭食,穿过田埂小径,向自家田头赶去。

  玉清婉和张桂兰倒是早有准备,出门前就蒸好了几个暄软的白面馒头,交由姜卿叶保管。此时,两人寻了块稍干燥的田埂坐下,就着凉水,慢慢吃着馒头,补充体力。

  姜卿叶还不觉得饿,但她坐不住,便沿着田埂间蜿蜒的小道溜达起来。暖风拂过禾苗,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偶有扛着农具的汉子或提着空篮回返的农妇经过,见到这个面生的漂亮小姑娘,都露出朴实的笑容,好奇地问上一句:

  “小姑娘,打哪家来啊?”

  “张桂兰家!”姜卿叶脆生生地回答道。

  有些消息灵通的,便恍然道:“哦,是昨儿新搬来的玉娘子家的闺女吧?改天得空,上你们家串门去!”

  姜卿叶也笑着应下,感受着这份来自陌生村庄的、带着泥土味的淳朴善意。

  果然,广袤的大地上,总有善意的枝芽悄然萌发,开出温煦的花。

  这世上总是把“好人”和“坏人”阶级化,甚至妄图用财富的多寡去丈量一个人品性的高下。

  可在姜卿叶看来,一颗心的良善或卑劣,与它主人口袋的深浅,实在没有半分干系。

  边陲之地,总有素不相识的牧人为风尘仆仆的旅人捧上一碗温热的奶茶;琼楼玉宇之中,亦不乏有盘踞高位者心安理得地啃食着黎民百姓的血汗辛劳。

  这财富论品性的说法,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更何况,这世上万千劳动,何曾有过贵贱高低之分?凡凭自己一双手,挣得一口清白饭食的,便都是顶天立地、值得敬重的好汉和女强人!

  姜卿叶看着田间地头那些弯着腰、流着汗、用粗糙的双手在泥土里刨食的身影……这些身影,或许佝偻,或许沾满泥泞,或许在有些人眼中“卑微”,但他们脊梁里挺着的,是养活自己、支撑家庭、甚至默默守护他人的硬气。

  他们靠自己的力气吃饭,不偷不抢,不依附权贵。每一滴汗水落进泥土,都滋养着生命,也滋养着这份坦荡的骨气。

  这些与天相争、与自然相搏只为自己和家人有一个安稳日子的人,从来都值得歌颂。

  而那些被他们用手高高托举后又嫌弃托举他们的手不够“干净”的人,才是所谓的“吃锅骂娘”。

  不知何时几缕微风吹过,风里裹挟着禾苗青涩的甜香,撩起了姜卿叶额前的碎发,带来一丝微痒。

  姜卿叶身上那件鹅黄色的袄裙的裙裾也被风轻轻托起,像初绽的花瓣在暮色中微微颤动。

  不远处的田埂里坐着一对夫妇,姜卿叶走的近了,还能听见他们的聊天声。

  那汉子正翻开带来的竹篮,一眼瞧见篮底静静卧着的几个鸡蛋,显然是家里仅剩的了。

  他连忙拿起,小心翼翼地捧到旁边的农妇面前:“呀,媳妇儿!你咋又把鸡蛋留给我了?你怀着身子呢,得补!”他语气里满是心疼和不赞同。

  农妇却轻轻摇头,却没去接鸡蛋,反而从篮里抽出一条粗布织的毛巾,仔细地替汉子擦拭脸上晶亮的汗珠,声音轻柔,带着依赖:

  “这几天活计重,你才要多吃点,攒着力气。我和大宝,还有肚里这二宝,可都指望着你呢……”

  提起孩子,汉子立刻关切地问:“今儿二宝乖不?没闹腾你吧?”

  “没闹,乖着呢。”农妇一手下意识地抚上隆起的腹部,笑容更深了些,身子也自然地倚靠在自家男人宽厚的肩头。两人依偎着,目光投向远方暮色下的田野,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农妇刚想再说点什么,却感觉唇边触到一点温热滑腻的东西。她下意识地微微张嘴,一小块嫩滑的煮鸡蛋便被塞了进来。

  “小口吃,慢点,别噎着。”汉子不知何时已将鸡蛋掰成了几小块,正耐心地、一块一块喂到媳妇嘴边。

  他粗糙的手指动作却异常轻柔,眼神专注地看着她,“你怀着咱俩娃,最是辛苦,该你多吃些补补……咱大老爷们,不怕饿,也不怕累,力气使完了睡一觉又能生出来!”

  “你啊……”

  农妇含着鸡蛋,眼眶有些发热,嗔怪地抬起手,那力道却轻得像羽毛拂过,只在自家汉子的胸口象征性地捶了一下。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爱是麦浪起伏间,无声翻涌的语言。

  喜欢剧本的正确使用方式
  http://www.bixia5.cc/book/24593/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