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时砂遗楼 >第606章 时砂暴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及应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06章 时砂暴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及应对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时沙暴的赤黄色烟尘像块浸透了焦虑的海绵,将三个时空的人心压得喘不过气。1913 年上海租界的慈善堂里,一个穿长衫的老者正蜷缩在角落,双手死死捂住耳朵,嘴里反复念叨着 “天塌了”—— 他今早看到时沙中浮现出未来的景象,那些高耸的钢筋建筑在风暴中崩塌,吓得当场晕厥。玛格丽特修女递过去的水碗在他颤抖的手中晃出大半,瓷碗与地面碰撞的脆响让他猛地抽搐了一下。

  “别怕,先生。” 修女的白围巾轻轻搭在老者肩头,指尖在他手背上画着十字,“您看到的不是末日,是另一个时空的画面 —— 就像透过窗户看到邻居家的院子,不会影响我们这里。” 她示意阿福点燃艾草,清香的烟雾在慈善堂里弥漫,那些蜷缩在角落的难民渐渐抬起头,目光被跳动的火苗吸引。“我们昨天救了七个孩子,” 玛格丽特的声音平稳得像无风的湖面,“他们现在正在后院学认字,时砂再凶,也挡不住日子往下过。”

  1938 年的长江防空洞,列兵小王正抱着步枪瑟瑟发抖。洞顶滴落的水珠在他看来都像石砂凝聚的尖刺,昨夜梦见整个防空洞被赤黄色的沙砾填满,战友们的呼救声从沙堆里传来,吓得他在睡梦中哭喊。赵卫国排长走过来时,发现小王的指关节因为攥得太紧而发白,枪托上的木纹都被汗水浸成了深色。

  “还记得入伍时你说要保护百姓吗?” 赵卫国在他身边坐下,从口袋里摸出半块压缩饼干,“现在这些百姓就指望我们稳住阵脚。” 他指着防空洞深处那些熟睡的伤员,“你抖得这么厉害,他们醒了看到会怎么想?” 小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突然抓起刺刀在岩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排长,我没事。” 刻痕的深度一次比一次深,仿佛要把恐惧都凿进石头里。

  1967 年的戈壁帐篷里,一个年轻的牧民正用头撞着帆布,嘴里喊着 “长生天发怒了”。他今早发现自己的羊群在时砂中变成了透明的影子,伸手去抓时只摸到一把沙砾,此刻双眼通红,像头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老周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块用了多年的牛角梳,梳齿上还缠着几根羊毛。

  “你娘给你梳辫子时用的,记得不?” 老周把梳子塞进年轻人手里,粗糙的指腹擦过他额头的冷汗,“那年雪灾比这厉害,你娘就用这梳子给你梳完头,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他指着帐篷外正在忙碌的巴特尔,“你看大叔,他儿子在时砂里失踪了,还不是照样帮我们搭祭台?怕没用,得干点啥。” 年轻人的指甲深深掐进梳背的刻痕里,那是他小时候用刀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名字。

  指挥中心的心理援助室里,江浅正看着三个时空的心理状态评估图。1913 年慈善堂的恐慌指数高达 83%,1938 年防空洞的焦虑曲线呈锯齿状波动,1967 年戈壁的绝望情绪在 24 小时内上升了 47%。心理专家李教授的手指在虚拟沙盘上划出三道波浪线:“时沙暴带来的未知恐惧,比实际危险更伤人。” 他调出志愿者培训手册,“我们需要‘具象化恐惧’—— 让他们把害怕的东西说出来、画出来,就像把气球里的气放掉。”

  林野抱着特制的 “情绪检测仪” 冲进来说:“测出来了!时砂中的次声波会让人杏仁核异常活跃,这是恐惧的生理根源!” 他把设备屏幕转向众人,19 赫兹的波形图与恐慌指数曲线完全重合,“但五怨器的磁场能抵消这种影响!当青铜鼎的能量场覆盖慈善堂时,次声波干扰下降了 61%。” 屏幕上弹出实时画面,玛格丽特修女正带领难民围着青铜鼎唱歌,原本颤抖的声线渐渐变得平稳,像被风吹拂的琴弦慢慢校准了音准。

  张译从古籍中翻出 “安魂咒” 的注音版,老教授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三个时空:“‘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楚巫早就知道,天灾不是针对谁,只是自然的规律。” 他让志愿者把这句话翻译成三种语言,写在能找到的所有东西上 ——1913 年的慈善堂用朱砂写在石板上,1938 年的防空洞用刺刀刻在岩壁上,1967 年的戈壁用羊血画在祭台上。当玛格丽特念出这句话时,有个小女孩突然指着石板上的字问:“修女,这是不是说沙子再凶,太阳明天还会出来?”

  小周的防水板上,心理疏导方案已经写满了。她设计的 “希望清单” 正在三个时空推行:让每个人写下一件 “时砂停了之后想做的事”,贴在显眼的地方。1913 年的阿福写的是 “去看外滩的轮船”,1938 年的小王写的是 “回家给娘修屋顶”,1967 年的年轻人写的是 “给羊群剪毛”。“当人有了盼头,恐惧就钻不进心里。” 小周指着屏幕上的清单墙,原本空白的帆布、岩壁、石板,现在像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1913 年的慈善堂里,玛格丽特正在教难民折纸船。孩子们用烧焦的木炭在纸船上画笑脸,大人们则把自己的 “希望清单” 折进船里,放进盛满地脉水的铜盆。当纸船在水面打转时,有个之前一直哭的小男孩突然说:“船不会沉,我们也不会。” 玛格丽特的手指轻轻点过每个纸船,水面的涟漪像圈不断扩大的信心,将恐慌的坚冰慢慢融化。

  1938 年的防空洞,赵卫国组织了场 “故事接龙”。列兵小王先说:“时砂停了,我要……” 他顿了顿,看了眼岩壁上的 “希望清单”,“我要教俺村娃子认字,让他们知道沙子挡不住字。” 下一个士兵接道:“我要种片桃树,就用那桃木剑的木头……” 黑暗中,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原本沉重的空气变得轻盈,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抖落了灰尘。

  1967 年的戈壁上,老周带领牧民们用石头摆出巨大的笑脸。时砂在石阵间流动,那些歪歪扭扭的石头在夕阳下竟透出温暖的轮廓。巴特尔的呼麦声突然响起,不再是低沉的哀鸣,而是带着起伏的欢快调子,年轻人跟着哼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牛角梳。有个孩子指着石阵喊:“像俺家丢的那头牛!” 引得众人一阵笑,笑声在时砂中传播,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信心的涟漪。

  江浅看着心理状态评估图上缓慢下降的曲线,1913 年的恐慌指数降到了 42%,1938 年的焦虑曲线变得平缓,1967 年的绝望情绪开始回落。李教授的手指在虚拟沙盘上划出三道向上的箭头:“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 屏幕上,三个时空的人们正同时做着不同的事 —— 慈善堂的难民在修补窗户,防空洞的士兵在教伤员认字,戈壁的牧民在给祭台铺新的毡子,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像时砂中慢慢扎根的种子。

  时沙暴依旧在呼啸,但三个时空的人心已经悄悄改变。当恐惧被说出来、被分担、被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就像把散落在地上的珠子重新串成项链,虽然依旧会被风沙打磨,却有了彼此支撑的形状。江浅知道,对抗时砂暴不仅需要青铜鼎和桃木剑,更需要这些在恐惧中重新挺直的脊梁 —— 因为真正的防线,从来都建在人的心里。
  http://www.bixia5.cc/book/24595/6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