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时砂遗楼 >第669章 正式大规模实验的启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69章 正式大规模实验的启动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67 年小雪的清晨,燕山山谷的雾气还未散尽,五十根陨铁导管已在晨光中泛出淡青色的冷光。江浅站在指挥中心的高台上,看着下方整齐排列的十二组五怨器仿制品,三十名仪式执行者的亚麻长袍在风中微微起伏,像一片等待号令的麦田。“各单位报告状态。” 她的声音透过量子通讯器传遍山谷,每个字都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张念的朱砂笔在金怨器旁悬停,笔杆上的湿度计显示 51%—— 完美符合 1938 年林淑仪留下的 “笔燥” 标准。“金组准备就绪,雷纹模板加载完毕。” 她的指尖轻轻颤动,不是紧张,是能感觉到陨铁匕首正透过掌心传来越来越强的共鸣,像沉睡的猛兽即将苏醒。周先生团队的西周镇砂爵已在石台上就位,三名学徒捧着青铜槌,槌头的包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 1913 连周正明的徒孙们代代摩挲的痕迹。

  陈默的能量感应贴在土怨器玉琮周围形成环形的绿光带,二十名新加入的守护者站成五芒星阵,每个人的印记都在同步闪烁。“土组能量流稳定,导管接口纹路对齐误差 0.1 毫米。” 他的目光扫过 1913 年学徒小张补刻的微型雷纹,那些比发丝还细的纹路在能量流中泛着银光,像无数只小手托着能量前行。赵队长的士兵们在外围形成警戒圈,青铜哨别在胸前,感应贴的光芒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经过三十七次预演,他们的生物电场已能与守护形成初步共鸣。

  “启动倒计时十分钟。” 江浅的手指在控制台上滑动,五十块全息屏幕同时亮起十二组五怨器的实时数据。艾伦突然指着火怨器的频谱图:“李教授,你们的声部频率需要微调 0.5 赫兹。” 屏幕上,第一排吟诵者的声纹与火怨器的基准线有发丝般的偏差。李教授对着通讯器示意,三十名吟诵者同时调整气息,声纹图上的曲线立刻完美重合。“1938 年在防空洞练和声时,差半个音就会跑调。” 老人的笑声带着欣慰,他身边年轻助手的声线与 1913 连古籍记载的 “龙吟调” 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五名 1913 年的学徒正用鹿皮擦拭镇砂爵,青铜表面的绿锈被擦出斑驳的光泽,露出底下细密的五浊符文。“爵组准备完毕,三响节奏校准完成。” 周明轩的徒孙周平捧着青铜槌,他的祖父曾在 1913 年的江南竹林里,用同样的姿势敲响过祭祀的编钟。当第一缕阳光越过谷顶的山脊线,恰好落在爵身的铭文上,那些蝌蚪状的古字突然泛起金光,与十二组五怨器的能量流形成无形的连线。

  “倒计时一分钟。” 江浅的指尖悬在红色启动键上,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她能看到张念正对着金怨器的匕首轻声说着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奶奶教案本里最后一页的短句:“雷纹如血脉,需顺其势,不可强为。” 陈默在土组阵眼处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呼吸与玉琮的能量波动同步,3.7 每一次的律动,与 1938 连防空洞的地脉频率分毫不差。

  “启动!” 江浅按下按钮的瞬间,西周镇砂爵的第一声轰鸣炸开在山谷间。112 赫兹的声波像无形的巨手,将十二组火怨器的琉璃盏同时唤醒,赤红色的光晕顺着陨铁导管迅速蔓延,在地面织成巨大的能量网。张念的朱砂笔在第三声余韵中准时落下,雷纹的第一道弧线在陨铁匕首上成型的刹那,金怨器突然迸发出银白色的光,将她的影子钉在身后的岩壁上,像幅正在燃烧的剪影。

  “金组雷纹同步率 98%!” 通讯器里传来张念的喊声,她的朱砂笔已在匕首上完成七圈螺旋,每圈的间距误差不超过 0.3 毫米。那些雷纹在能量流中活了过来,像银色的蛇顺着导管游走,与 1913 与学徒们刻的北斗星纹完美吻合。周平捧着青铜槌的手微微发抖,他终于明白祖父说的 “器物有灵” 不是虚言 —— 爵身的铭文正在随着能量流缓缓转动,像在重新书写时空的密码。

  陈默的感应贴在此时全部亮起,土怨器的玉琮突然上浮半寸,底部与基座之间形成乳白色的能量层。“土组能量转化率突破 90%!” 他让守护者们同时加大输出,玉琮周围的地面裂开细密的纹路,涌出的能量流在陨铁导管中发出呼啸,像千军万马奔过峡谷。1938 年的老兵突然喊道:“这感觉和炸开日军碉堡时的地动一模一样!” 但这次的震动带着温暖的力量,将山谷的时空纤维轻轻托起,而不是撕裂。

  李教授的吟诵声在第十五分钟达到高潮。三十人的和声在量子放大器的加持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声波涟漪,火怨器的琉璃盏中突然升起赤红色的能量柱,与空中的云层相接,在谷顶形成巨大的火红色旋涡。“泛音丰富度 120%!” 声学专家的惊呼声里带着颤抖,频谱图上的谐波像孔雀开屏般展开,每个峰值都精准对应着五怨器的能量节点,“1913 年的星图、1938 年的军歌、1967 年的量子物理,在这里汇成同一首曲子!”

  江浅紧盯着中央控制台的总览图,十二组五怨器的能量流像十二条彩色的河,正朝着山谷中心的能量池汇聚。当第一缕银白色的能量从池底升起时,她突然听见跨时空通讯器里传来杂音 —— 是 1913 年的周正明和 1938 年的张敏,他们的声音隔着半个世纪的时空交织在一起,模糊却清晰:“稳住…… 就是这样……”

  实验进行到第三十七分钟,意外还是发生了。最边缘的第十三组备用金怨器突然能量过载,陨铁匕首的雷纹开始出现断裂。“启动应急预案 c!” 江浅的指令刚落,赵队长的两名士兵已抱着备用匕首冲过去,他们的动作与守护者小李的能量引导完美同步,更换过程只用了 47 秒 —— 比预演最快记录还快了 0.3 秒。当新匕首的雷纹重新亮起时,士兵小王的青铜哨突然自鸣,发出三短一长的节奏,与 1938 和防空洞的警报声惊人地相似,却带着胜利的调子。

  张念在绘制最后一圈雷纹时,发现朱砂笔的笔尖开始发烫。这是能量饱和的征兆,她立刻改用预演中练了百遍的纤细型雷纹,那些比蛛丝还细的线条在能量流中反而更加坚韧,像给狂暴的能量套上精致的缰绳。“奶奶说‘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她对着通讯器轻声说,金怨器的转化率在此时突破 95%,成为第一个达到理想值的组别。

  当十二组五怨器的能量流在山谷中心完全融合时,陈默的感应贴突然全部变成金色。他能 “看” 到时空纤维在银白色的能量池中被缓缓抚平,那些曾经扭曲的纹路像被熨斗熨过的丝绸般舒展。“时空稳定性指数 97%!”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这比实验室的最佳记录高出 13 个百分点,比 1938 年林淑仪在防空洞的最高值高出 21 个点。

  江浅看着控制台上跳动的最终数据,十二组五怨器的平均转化率 92.3%,能量输出稳定性 98.7%,时空修复效率达到理论最大值。指挥中心的屏幕上,1913 年的星图、1938 年的防空洞能量图、1967 年的量子光谱图在能量流中重叠,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像条跨越百年的脐带,将三个时代的守护者紧紧连在一起。

  山谷的雾气早已散尽,阳光洒满每个角落。张念的朱砂笔在金怨器上完成最后一笔,雷纹的终点与起点完美相接,形成闭合的圆环。陈默的能量感应贴渐渐暗下去,玉琮轻轻落回基座,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时光老人的叹息。李教授的吟诵声慢慢消散在风中,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时,十二组五怨器同时亮起,将参与者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在山谷的地面上组成巨大的五芒星。

  江浅走下指挥台,踩着还带着能量余温的地面走向仪式中心。张念的奶奶教案本从长袍口袋里滑落,翻开的那页正好对着 1913 年的镇砂爵,两者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同样的光泽。她突然明白,这场跨越时空的实验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 就像 1913 年的青铜槌、1938 年的青铜哨、1967 年的量子通讯器,在不同的时空里,用不同的语言,诉说着同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

  远方的云层中,一缕银白色的能量正缓缓升起,那是五怨器转化的稳定时空力量,像面旗帜,在 1967 年的天空中,骄傲地飘扬。
  http://www.bixia5.cc/book/24595/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