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时砂遗楼 >第674章 各时空仪式现场的初始状况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74章 各时空仪式现场的初始状况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13年的谷雨,江南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铺就的庙门前已站满了身着靛蓝粗布的民众。江浅隔着时空的薄雾望去,那座始建于南宋的庙宇被三十六色符文旗帜环绕,旗面上的朱砂咒文在潮湿的空气里泛着暗红色的光,像无数条蛰伏的蛇。庙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叮叮”的脆响,与殿内传来的诵经声形成奇妙的共振——那是《度人经》的古老韵脚,每个字都带着檀香与晨露的气息。

  守护者们穿着深青色的道袍,领口绣着金线勾勒的北斗七星,腰间的桃木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剑鞘上的铜环撞击声规律得像某种计时器。江浅注意到为首的老者正用手指摩挲着供桌上的青铜爵,爵身的绿锈下隐约可见“镇元”二字,与1967年实验室里那尊西周镇砂爵的形制如出一辙。“辰时三刻,准时开坛。”老者的声音透过雾气传来,带着烟草和艾草混合的味道,他身后的执行者们立刻调整呼吸,指尖的朱砂在黄表纸上洇出细小的圆点,“记住,画‘雷纹’时腕要悬,气要沉,心要静——三十年前师父就是这么教我的。”

  人群边缘的孩童正踮脚张望,手指被母亲轻轻按住。“阿婆,他们在做什么?”孩子的声音脆生生的,打破了庙宇前的肃穆。白发老妪的手在袖袋里攥着护身符,那是用去年的端午艾草和朱砂混合制成的,她的声音压得极低:“是在给老天爷说话呢,求今年风调雨顺。”江浅的目光掠过人群的头顶,看见庙宇后墙的裂缝里长出一株嫩绿的艾草,恰好与供桌前的香炉形成一条无形的直线——这正是1967年能量模型里的“生门”方位,原来百年前的人们早已懂得借势自然。

  1938年的仲夏,隐蔽在川东的山谷里弥漫着桐油和硝烟混合的气味。江浅的视线穿过茂密的竹林,看见二十名士兵正用刺刀清理场地边缘的杂草,刀刃上还残留着战场的血污,却在触碰地面时格外轻柔。五怨器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青石台上,金怨器的陨铁匕首插在缴获的日军钢盔里,木怨器的青铜鼎下垫着士兵们的绑腿,水怨器的液态金属装在消过毒的葡萄糖瓶中,火怨器的琉璃盏里盛着煤油,土怨器的玉琮则被裹在绣着青天白日旗的布里——这些战时能找到的最好容器,在山风里微微颤动,像一群沉默的战士。

  执行者们的粗布军服上打着补丁,领口别着铜制的五角星徽章,与1913年的道袍形成刺眼的对比。但当他们举起朱砂笔时,手腕悬停的角度、呼吸的节奏,竟与庙宇前的守护者们惊人地相似。“张姐,火怨器的油快不够了。”年轻的执行者小声提醒,她的手指被煤油熏得发黑,却在触碰琉璃盏时异常稳定。被称为张姐的女子正用刺刀在地面刻画阵图,刀尖划过泥土的声音与远处的炮声形成诡异的合拍:“省着点用,等下吟诵时再添——1937年南京城里,师父就是靠半盏煤油撑过了整个空袭。”

  竹林深处突然传来轻微的响动,士兵们立刻举枪瞄准,却发现是个背着采药篓的老汉。“老总,我就取点草药。”老汉的背篓里露出几株带血的三七,那是治疗枪伤的良药,“你们在这儿摆这些瓶瓶罐罐,是要打鬼子吗?”张姐没有抬头,指尖的朱砂在阵眼处落下最后一笔:“是要保这方水土平安。”老汉突然放下背篓,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竟是半块发霉的米糕:“给你们垫垫肚子,我儿子也在你们这么大时,说要去保家卫国。”

  1967年的秋分,现代化实验基地的合金门缓缓滑开,带着臭氧味的冷风扑面而来。江浅站在主控台前,看着三十名科研人员在五怨器周围忙碌,他们的白大褂上别着不同颜色的工作牌:红色代表能量监测,蓝色负责时空参数,绿色则是守护者协调组。五怨器被安置在恒温恒湿的透明罩内,金怨器的陨铁匕首连接着十二根光纤传感器,实时传输着分子振动频率;木怨器的青铜鼎下埋设着压力感应片,能捕捉到0.1克的重量变化;水怨器的液态金属旁,激光干涉仪正以纳米级精度记录着形态变化。

  “江博士,五怨器初始能量值稳定在7.8赫兹。”助手小李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他正调整火怨器的声纹采集器,麦克风的位置经过计算,能完美收录112赫兹的基准频率,“守护者团队已在待命室同步生物电场,准备接入。”江浅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滑动,调出1913年庙宇和1938年山谷的三维模型,将三个时空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地磁强度进行叠加比对——北纬30度线贯穿这三个地点,像条无形的线,将百年间的守护连接在一起。

  陈默的守护者印记在此时泛起微光,他隔着玻璃罩凝视着土怨器的玉琮,能感觉到能量流顺着光纤电缆缓慢爬升,与1938年山谷里的地脉律动有着相同的频率。“能量引导装置可以启动了。”他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到每个执行者耳中,“1913年用符文,1938年用刺刀,我们现在用算法,但本质上都是在和时空对话。”当他的手掌贴近感应区时,实验基地的灯光突然集体闪烁了一下,所有仪器的读数同时跳变到同一个数值——191.3,那是1913年的年份代码,仿佛时空在这一刻给出了回应。

  江浅的目光扫过主控台旁的展示柜,里面陈列着三件物品:1913年庙宇前的残破符文旗,1938年士兵用过的刺刀,以及现在正在使用的量子传感器。这三件跨越百年的物品在基地的白光下泛着不同的光泽,却在能量监测仪上显示出相似的波动曲线。“各单位注意,倒计时十分钟。”她的声音沉稳,带着对三个时空守护者的敬意,“记住,我们不是在重复历史,是在续写它。”

  1913年的庙宇前,老者举起青铜槌敲响镇砂爵,声浪在晨雾中扩散,惊起檐下的铜铃;1938年的山谷里,张姐划亮火柴点燃琉璃盏,煤油的蓝焰在炮声中倔强地跳动;1967年的实验基地,江浅按下启动键,所有仪器同时发出嗡鸣。三个时空的仪式现场,在这一刻被无形的能量串联,像三颗在不同轨道上运行的星辰,终于在宇宙中相遇,发出同样璀璨的光芒。
  http://www.bixia5.cc/book/24595/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