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议论定量
推荐阅读:
吞噬古帝苏辰
苏辰苏昊
道长别装了,我知道你会仙术
重生都市仙帝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南知意帝释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接着又拿起沈周的山水画欣赏起来。原时空,徐大师是53年9月份病逝的,这时空由于刘平安认了个齐大爷,在齐老家经常能碰见徐大师,所以两人非常熟。
有意无意的暗示忽悠,外加用了些手段,还有在齐大爷的劝说下,刘平安帮他把身子调理的很健康,哪怕齐大爷本人,按照刘平安的估计应该比原时空能多活上个五六年。
“安子在家吗?门口有你的电报。”赵小年在堂屋门口,鬼哭狼嚎的喊道。
“来了。”刘平安大声回道,随手把桌上所有的画收进空间,心里泛起了嘀咕:“谁会给自己发电报?除了那两位同学,自己在外地又没熟人。”
来到大门口,邮递员接过印章戳了下,然后把电报和印章一起还给刘平安。
接过来扫了眼,果然是同学吴用打来的,上面写着:人参虎骨,速来。
自己只让他寻摸虎骨,怎么又搞起人参了?人参,空间里一大推呢。
刘平安想了想,眼下虎骨重要,先去一趟东北在说,来回几天的事。
吴用在哈尔滨部队的第211医院上班,两地距离1200多公里,坐火车的话大概要三十多个小时。
回到院里,正见阎埠贵唉声叹气的看着天空。
“二贵哥,瞅啥呢,当心老鸹屙你嘴里。”刘平安打趣道。
“屙嘴里正好,省得吃中午饭了,你也别笑我,咱俩都是30斤的定量,你这么大的个子绝对不够吃。”阎埠贵愁眉苦脸道。
“多大点事,大不了找人调剂下,把细粮全换成红薯。”刘平安笑着边说边往家走去。
官方规定的粮食分配比例,白面45%,大米25%,棒子面30%,今年粮店价格面粉0.185元\/斤,梗米0.205元\/斤,玉米面0.09元\/斤,当然价格会有波动,但一般不会太大。
这年头大多数老百姓平时也不会天天吃细粮,各种肉类和副食品还没限制,通过粗细粮调剂基本能混个饱饭,但那些喜欢吃细粮的大户就比较难受了,定量就这么多,只能掏家底去换了。
(京城定量实行初期具体的分配比例查了下,不知道对不对,有资料说刚开始是白面45%,米25%,棒子面30%;1962年京城《粮油商业志》里记载五成面粉、一成大米、四成粗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概是细粮三成、粗粮七成。总之一句话,除了那三年,京城这种大城市的细粮占比一般不会低于一半,京城从64年到七十年代,有段时间猪肉是敞开供应的。)
“安子,上午别忘记去我家吃饭。”傻柱大声叫道。
“知道了。”
...
“也是,真要不够吃的话,把细粮全换成粗粮。老孙,还是你们工人好啊,一月44斤的定量。”阎埠贵看向旁边孙玉和羡慕道。
“扯淡,我们是重体力劳动者当然要多点了。”孙玉和也在盘算,要不要拿些细粮回老家换粗粮。
贾张氏领着棒梗从垂花门走进院里,棒梗舔着手中的。
张水芸叫住她,羡慕的说道:“二丫,还是你家好,你和淮茹都是农村户口,不用为定量发愁。”
京郊农村这时期推行的是“三定”政策,合作社优先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再留足种子、饲料和社员基本口粮等,剩余部分在另外具体分配,目前还没“吹牛逼”,粮食相对宽松。
“嗐!我家粮食也刚够。”贾张氏有些得意,幸好前两年顶住压力没转城市户口,不然就那点定量可怎么活哟。
“张二丫,你家以后粮食要是富裕,到时候咱们调剂下。”王美兰开口道,她现在很后悔转了城市户口。
“在说吧,棒梗咱们回家,奶奶去给你炖肉。”贾张氏傲娇把头一甩,瞎了心的才会跟你们调剂,老娘自个不能拿到鸽子市去卖?
等贾张氏和棒梗走远后,杨瑞华啐了一口,小声骂道:“熊逼娘们,她要是能跟咱们换粮食,母猪都能上树。”
“唉!都怪咱们胆子小,前些年要是和她一样不转城市户口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谁说不是呢,这次贾家算是摊上了,听说东旭一大早就回老家去驮粮食了。”
....
新的一天开启,看样子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傻柱一大早特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吹着口哨正在梳头,左瞅右瞧了下,感觉不是很满意,用梳子沾了些水继续梳了起来。
http://www.bixia5.cc/book/24649/4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