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会试进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会试每三年一次,通常在三月举行,此时京城正值春季,这也是“春闱”这一词的由来。

  会试在京城贡院举行,由礼部主持。

  参加会试的考生主要是各省的举人,即通过乡试并获得举人功名的人。

  会试的科目和内容与乡试类似,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

  但会试难度更高,要求更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时候的政治,敏感度和才学的重要性不分伯仲。

  会试的考题由皇帝亲自审定,以确保公平和权威,当然,会试的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任命也是皇帝拍板儿。

  毕竟会试之后就是殿试,能过了会试的基本就预定了进士的功名。

  到了殿试,除非你在大殿上骂皇帝,或者在大殿上公然脱了裤子拉屎,只要文章里不犯忌讳,基本都会顺利成为一名进士或者同进士。

  会试分三场进行,和乡试一样,也是历时九天,每三天一场。

  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第二场考策问,第三场考诗赋。

  每场考试结束后,试卷由考官密封编号,再由另一批考官阅卷,以确保尽可能地杜绝徇私舞弊。

  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几个人敢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整活儿的,除非他比皇帝大。

  但皇太后不干政,也不会将手从后宫伸到前朝,给自己亲儿子找不痛快。

  没错,现在大周的皇帝和太后是亲母子,没有什么庶皇子养在嫡母膝下的狗血剧情。

  毕竟,现在的大周皇帝赵雍是开国皇帝,在当皇帝之前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商户之子。

  太后当初是下嫁,毕竟欧阳家出了不少读书人,士农工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也是大周皇帝赵雍上台后,商户之子才有了参加科考的机会,当然,也不是所有商户都行。

  对于家财数量,和具体从事哪方面的生意也有要求。

  只不过蒋小七他们家属于地主乡绅,真是没做过什么生意,家里的铺子只做出租,没有参与过实际的经营。

  虽然家财不止万贯,地主就是地主,没经商就是没经商。

  家里出了举人后,就是耕读之家,彻彻底底的“农”,清流到底。

  现在是允许,谁知道政策什么时候就变了?所以蒋家没人想着经商。

  还是谨慎没大错,他们家就算不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那也绝对不是“商人阶级”、“大资本家”阶级!

  咳咳,扯远了。

  接着说会试。

  相信经常看科举文话本子的朋友们都知道,会试第一名是会元、第二名称亚元。

  那么第三名呢?

  很少有人提到第三,其实第三名就是叫“三元”的,不是三元牛奶那个三元!

  但是此“三元”和“连中三元”的三元有时会被混淆,所以渐渐地,很多人就只提会元、亚元,渐渐忽视了第三名的“三元”。

  第三名之后通过会试的都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

  会试的录取比例同样很低,全国的举人需要在这九天争夺为数不多的贡生坑位。

  会试是每三年才举办一次全国性质的考试,每次能出三百个贡生,平均到一年就一百。

  虽然乡试也是三年一届,可是乡试是以省府为单位的,大周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省府。

  这十几个省府每三年都会新增几千举人,三年又三年,积攒下来,大周举人数量已经过万。

  抛去那些年纪太大的,无心继续科考的,还有觉得自己学问火候不到的没来京城。

  能来京城参加会试的,没有一万,也有九千了,这都一届届乡试的积攒下来的。

  这些人里面有些也不是头一回进京了,这一点,看他们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三年前租住的小院就知道。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二进宫”甚至“三进宫”了,这也很正常。

  要不怎么会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呢?

  意思就是说,你五十岁考上进士都是很不容易的,是“少进士”。

  像蒋地主这样,年近花甲的老者也不是没有。

  考了一辈子,学了一辈子,没有登顶最高峰,总是有遗憾的吧。

  只不过在举人的数量只增不减的情况下,会试的竞争也只会越发激烈。

  从二月进入三月,蒋家的气氛也从紧张逐渐变得轻松。

  这是蒋小七有意而为,一根弦绷得紧了,总会有断的时候。

  该放松的时候得适当放松才是,何况自家还是“五根弦”。

  薛栩也在征询了薛夫人的前提下,又包袱款款地住回了蒋家。

  对此,蒋家人自然是欢迎的,非常时期嘛,大家还是在一起踏实。

  因为都不是外人,蒋小七也就没那么多顾忌,最后给五人使用了一次健脑丸。

  当然,还是五人每人分五分之一,这次是包在了饺子里。

  还是蒋小七亲自制作,亲眼看着几人将每人五个的水饺全部吃下肚儿才满意地收了碗筷。

  李海生和蒋曦月就差迎娶这一步了,薛栩也准备会试之后就进行下聘这个环节。

  蒋小七看着自己的附属系统从四个变成五个,嘴角有点压不住了。

  他可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一切都是双方自愿,长辈之命,媒妁之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直装死的系统这个时候也来拍马屁:“宿主真是英明神武,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泼天的富贵这不就要找上宿主大人您了吗?作为您忠实的盟友,统子也不能吝啬。

  这里有会试必不可少的考场考场套餐,免费送给宿主,也算统子对五位考生的前期投资!”

  蒋小七闭着眼躺在床上,在自己的自习空间查看系统白送的笔墨套盒。

  有了前几次系统提供东西的经验,虽不能说这是极品,但肯定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就算不能如他那柄无忧笔那么厉害,也一定不是书坊那里买来的大路货能比的。

  试了一下,果然,这笔触简直——纵享丝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五套笔墨也算是一点助力了。

  睁开眼,五套笔墨果然就直接放进了玲珑空间,蒋小七将东西全部取出,直奔书房。

  三月初八,会试进场。

  蒋家、薛家、董家、李家都没有准备马车,毕竟自家距离贡院也就二里地。

  大家溜溜达达就走过来了,还不会有“堵马车”的风险。

  只不过在会试进场这天,蒋小七看到了一个令他、令蒋家意想不到的人。

  这人怎么会参加会试?!
  http://www.bixia5.cc/book/24690/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