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天官的大题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

  “诸位,难道我等就任由赵侍郎作为吗?”

  度日如年的朝会,最后还是以赵征扭转的方向,结束了。

  但朝会结束了,满朝文武们的行动,才刚刚开始。

  “那我们能如何作为?”

  “我看那赵侍郎就是疯了,变法拿自己开刀,我们还是躲着为好。”

  “躲着?那今天他拿自己开刀,明天刀就落到我们脖子上了怎么办?你们可别忘记了,以前的赵府有多疯狂!”

  “诸位!诸位先别气馁!诸位可有想过,赵侍郎拿自己开了刀,若是成了,还能有几份威势?现在的赵府,可没几个老人了。”

  “对啊,若是他成了,那赵府影响力势必减弱,根本不能拿我们怎么样!若是没成,我们也能以此上书,向皇帝言明其中利弊!”

  “可是......赵府好像还没有失败过吧。”

  “可是?可是陛下也没有失败过,不是吗?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动,需知陛下要好更要稳!”

  “对啊,我们只要让陛下看见,那赵侍郎欲图变法的消息,走漏到了天下人的耳朵里后......”

  相同的对话,在应天府不同的衙门里,开始又结束。

  ......

  工部。

  好歹作为赵征的大本营,所以情况要好一些。

  但是也没好多少。

  比如下了朝会,王正就拉着赵征好一顿说。

  “小友啊,今天你可真是太过鲁莽了!”

  王正想说的话有很多,但是现在木已成舟,最后,只能化作拍向自己大腿的手。

  “王公想多了,你看现在不是一切都挺正常的吗。”

  赵征自然明白今天自己点燃一堆怎样的篝火,又可能会迎来怎样的反噬。

  工部内,大小官员们异样的眼神,他很满意。

  “那小友你可有想过,一旦这个消息影响到更远更大的地方,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有些默契,千百年都未曾改变,是有道理的。”

  王正见赵征油盐不进,只能不断地叹息。

  “那王公就且看着吧,接下来的事,也别掺和了。”赵征还是一副淡定模样,说出来的话,却让王正一下就急了。

  “小友莫非以为我王正是个孬种!”

  一把年纪的王正,拿笔拿尺都从未抖过的手,这时候却抖了起来。

  整个人也站了起来,吹胡子瞪眼的面向赵征。

  一副不给他个说法,就誓不罢休的模样。

  赵征见状,才终于是装不下去了,赶忙赔礼。

  这时候,工部也迎来了客人。

  “王尚书,怎么火气突然这么大啊?”

  “哈哈哈,怕不是手抖了,那尽早退养吧!”

  “哈哈哈!”

  “哪个混蛋敢造老夫的谣!”

  见赵征认错,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王正听见这话,一下子又气了起来,转头就准备输出。

  但见来者,表情立刻多云转晴。

  “稀客啊稀客,你们怎么来了?”

  “不对,你们还来干什么!”

  原来来人正是其余四部尚书,兵部尚书滕德风,刑部尚书秦勇力,礼部尚书解晋,以及户部尚书吕尚。

  “陛下让我俩来看看工部可有什么需要,如何不能来?”

  兵部尚书滕德风与刑部尚书秦勇力对视一笑,整个人那是坦坦荡荡。

  朝会上时,兵部是动静最小的。

  没办法,日月王朝虽然开国已经二十年了,但朝堂上的武将,可还没到换茬的时候呢。

  新生代要么在东宫,要么跟着诸王都跑了出去。

  剩下的这些老人,谁敢说他们是受了恩荫得的位置。

  至于刑部尚书秦勇力,那就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开心了。

  不见走路时候,都不用哗啦哗啦的拖着脚链走了吗。

  编成《日月律》之功,加上皇帝旨意,他甚至走出了风。

  “那你们两个呢?”

  王正看向自己决定前来的户部尚书吕尚与礼部尚书解晋。

  “老夫本就前元旧臣,是得上位赏识才得的尚书之位。”

  “他人不信我,与我不相干。”

  “陛下信任老夫,不就行了。”

  吕尚摸着自己的胡须,装作世外高人模样。

  “解晋早在成为《日月大典》编撰时,便活进了书里,有何惧怕?”

  “再说工部多新科,《日月大典》要囊括天下典籍,岂能无视?”

  解晋也说出来了自己的依仗。

  但随后,现场六人就对视笑得开怀。

  因为他们都知道,什么依仗,也躲不过赵征搅出的这个旋涡。

  他们来了,只是他们想来。

  毕竟兵部若不是赵征在前面盯着一众骄兵悍将,别说其他人,就是尚书就得半年下去一个,当顶包的。

  而刑部若不是赵征在前面以督察院左史、锦衣卫统领疯狂送命。

  在左有锦衣卫,右有督察院,上有大理寺,更上面还有皇帝朱重八的情况下,还戴罪主修?早下辈子了。

  户部、礼部更不用多说。

  一个大半钱财都是赵征想办法搞出来的,你别管启动资金是怎么搞的。

  要是没有赵征,现在还差点钱建设蜀川?单是年年不断地天灾人祸就能让户部熟练掌握双手一摊的技能。

  至于礼部,一个每次科举都是礼部承办,那花名册都是从尚书嘴巴里念出来,就足以说明一切。

  此外还有六部之上的内阁,从翰林院到内阁,其中必不可少的履历,就是过一遭礼部。

  “哈哈哈。”

  所以六个人,这一刻是笑得真开心。

  导致唯一没到现场的天官,吏部尚书刘松,刚刚遣散众人,莫名感到一阵冷颤。

  ......

  吏部。

  “天气开始转凉了?”

  吏部尚书刘松赶紧紧了几下自己衣服。

  他也难啊。

  想着刚才来人里缺了哪些存在,又来了哪些人,一会儿都得斟酌着说法给皇帝具体报告。

  天官,不过是皇帝的传声筒。

  若是有机会,他又何尝不想......

  “大人!尚书大人!好消息啊!不对,不好了!”

  “什么好消息又不好了!”

  刘松内心本来就忐忑,结果没想到自己手下还给他来了一道七上八下。

  可是接过手下递到手上的东西,看清具体后,他也懵了。

  “人科院讲义请辞书!”

  “督察院御史挂冠书!”

  “赵府不就在京城,他们辞什么?”

  “大人,您再往下看......”手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示意刘松还没完。

  “西江与福州巡查解授书!?”

  “西江与福州巡查的解授书怎么来得这么快!他们不是不服这个家主吗?还有这是什么!”

  “太孙傅乞老......”
  http://www.bixia5.cc/book/27891/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