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汉王四子非待见,相门宋昌暗献策
推荐阅读: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黑道特种兵
北宋穿越指南
汉世祖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小标题:宋昌斗胆言汉势,薄姬推心定谋臣宋昌寻声看去,见是薄夫人的侍女,面露微笑,
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这三五的士兵。
诸士兵抱以肯定的微笑,看着宋昌随侍女离开。
“太好了,终于可以离开这穷巷子。”
“宋昌不亏为名门之后,此次一去,必将换新颜。”
“何意啊?”其中有一个小兵卒不太理解。
“难道汝未识来者为薄夫人侍女否?”一士兵解释道。
诸士卒这才恍然大悟。
话说宋昌跟着侍女一路来到一小院,
迎接他的是薄夫人之弟薄昭。
薄昭立刻迎了上去,“宋将军,一直护持我姊与外甥,
薄昭一直寻报答之际,快请进。”
宋昌见薄昭如此礼遇自己,心中非常欢喜,
知道自己一展抱负的时机已至!
霸王项籍已死,血海深仇早已烟消云散。
如今唯有建功立业,才不枉宋氏一门的嘱托。
宋氏一门险些因项羽一蹶不振,自己定当奋力补救。
在宋昌的心里已经谋定天下已归汉,
接下来是抱大腿时间。
如今薄昭如此礼遇,那么跟定王子刘恒将有一条路。
宋昌还礼道,“薄先生过奖,汉王宠信臣,委以重任,
护送王子,实乃臣份内之事。”
说着,宋昌已经在薄昭的引路下走入偏殿。
宋昌透过朦胧的沙绢帷幔见有两道人影,
便知其中一位必是薄姬。
忽然又多出一道身影,这道身影像是扶着东西想站起来,又趴了下去。
“恒儿,回来。”只听沙绢做的帷慢后
传来一道充满慈爱的女声。
听到恒儿二字,宋昌身子微微一震,
他知道这就是汉王之子刘恒,
将是他宋昌未来押注的地方。
宋昌心里盘算:
太子刘盈众星捧月,没他的分,尤其还有一个强势的吕氏; 三子刘如意拥有戚氏后盾,更有汉王宠溺,
早就被其他重臣暗中盯着,
他人微言轻,也不会有他份。
至于庶长子刘肥,未来汉王肯定不会亏待,
但好酒与色,与我宋昌不相应。
至于其他都还没影。
宋昌心中笃定,便准备展现自己的谋略,
“不知薄夫人招昌前来,有何吩咐?”
宋昌直接开门见山,薄昭则笑道,“宋将军果乃真性情人也。”
于是薄昭代薄姬开口道,“我闻项王已死,天下归汉。
栋阳城内,诸侯之子论天下大势,多言始皇郡县梦已破,
项羽霸王之路已败,天下何去何从?
我与姊皆有此疑惑,
不知宋谋士如何看待?”
薄昭称呼宋昌由宋将军改口为宋谋士,已经再明显不过。
这是把宋昌当做刘恒麾下的谋士了,虽然刘恒此刻还很小。
那帷幔后的薄姬也开口道,“宋先生不妨直言,
我薄氏代恒儿谢过先生谋划之恩。”
宋昌有备而来,便开口道,“项王灭在大封天下多有不公,不过此仍为表层根源。”
说到这里,宋昌略微停顿,只听薄昭催促道,“愿闻其详。”
宋昌道,“究其深因,当从秦说起。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下,推行郡县,
结束数百年诸侯王割据天下之纷争。
百姓渴望安定,此乃大势。
秦败在统一后,其前所未有之根基尚未稳固,未能及时实行仁政,此其一。
其二,秦遭争位内乱,大权旁落,内部腐朽,
非商鞅郡县制之错。
项羽自封霸王,又大封天下,致使血铸统一局面再次分裂。
此虽唤醒诸国后裔血性与不甘,却又让天下陷入纷争战火之中。
霸王既落,臣窃以为大王不会再效仿项王。”
薄昭道,“难道那些灭楚立功诸侯不封乎?”
也难怪薄昭有此疑问,他虽未随汉王与楚作战,
然汉王与彭越、韩信、黥布之约,他有所耳闻。
灭楚不分封,岂不言而无信。
帷幔后的薄姬和石姬异口同声道,“吾亦如此想。
只听宋昌道,“汉王自然不会做言而无信之事。
昔日郦食其劝汉王刻印分封诸侯而令天下诸侯共讨项羽之计,
因张良之言而断,汉王甚至大骂之。
故而未将认为汉王断不会大封诸侯王。”
薄昭疑惑道,“天下趋势将何如?”
宋昌道,“天下归汉,臣以为汉王必登基为帝,却又不会辜负盟约,
会如约分封异姓诸侯王。”
“既称帝,又分封诸侯王……”
薄昭点头思索,喃喃自语道,
此乃前所未有之路......”
宋昌嘴角浮现一抹微笑,道,“注意,微臣言异姓诸侯王,乃非刘之王,
自然会有刘姓之王与之制衡。“
“先生真乃惊韬伟略之人,
闻言,帷幔后的薄姬恍然大悟道,
确为天下新形势。”
宋昌看了看周围,眼神示意。
薄昭屏退左右,取出家酿
亲自为宋昌倒家酿道,“此乃我姊亲手酿制,愿与天下英豪分饮之。”
宋昌饮下一爵,“好酒。
恕臣斗胆揣测汉王伟略,待天下大定,汉王必剪除四方隐患。
未来恐有灭异姓王之战,此乃蓄力待发之际,望慎之,望切记。”
薄昭瞬间听懂了宋昌的话外之意,
这意思是汉王刘邦对那些常坐山观虎斗的异姓王并非自愿分封,
多迫于形势不得已为之。
一旦天下大定,必定消除隐患,
以防‘楚汉之争’在其离世后再次上演。
这一番话在薄姬心里确如同掀起一阵飓风。
因为薄姬知道刘邦的君位是轮不到刘恒的,
多半会在刘盈和刘如意之间角逐。
故而她想的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起码能封个侯当当。
不曾想这宋昌居然提出刘姓之王与异姓王之间的制衡,
还说会有灭异姓王之战,这是她和儿子蓄力待发的时机。
不得不说,薄姬经过此番点拨,已如拨云见日,道,“宋先生不愧是将相之后,
愿将顽皮恒儿托付宋先生,日后多多费心。”
宋昌受宠若惊道,“夫人严重了,四王子未来,汉王定有周祥安排。”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心里都明白小小刘恒并不受汉王待见。
刘邦对刘如意的宠爱,他们早已有所耳闻。
薄姬也清楚自怀上刘恒后,刘邦再也没有召见过她,
甚至说自那次后,就没再临幸过她。
可想而知,她们母子的命运如何,只能靠自己。
http://www.bixia5.cc/book/27950/12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