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专家摘桃子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哎呀呀,瞧好了桑丫头,这就是省里的大机关啊!”

  老周头紧跟着下车,手在旧军裤上蹭了两下,脸上激动,

  “桑丫头,你看这楼!真气派!等会儿见了那些人,咱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咱那试验田!”

  开车的李干事也锁好车走过来,笑着接话,“周叔,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桑云苓同志的成绩是实打实的,领导们肯定重视。”

  陆屹寒走到桑云苓身边,军绿色的身影挺拔如山。

  他没多说,只目光扫过周围,然后看向她,低沉地问了一句,“东西都带齐了?”

  桑云苓点点头,拍了拍自己挎着的布包,“数据本都在呢。”

  “那就好。”

  陆屹寒下颌线绷紧了一瞬,“进去吧。”

  一行人刚走进大门,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就迎了上来,脸上堆着笑,但眼神飞快地在他们几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陆屹寒的绿色军装上,他热情地伸出手,

  “欢迎欢迎!是军区的同志和桑云苓女同志吧?一路辛苦辛苦了!

  领导们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陆屹寒和他握了握手,言简意赅。

  年轻干部一边引着他们往走廊深处走,一边嘴上不停,

  “哎呀,桑云苓这位女同志真是了不起啊!

  一个女同志,能搞出这么高产的试验田,真是咱们全省妇女学习的榜样!

  这次会议啊,就是专门研讨您那个高产良种的推广事宜,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老周头听得眉开眼笑,插嘴道,

  “那可不!我们种的稻子,那穗子沉得嘞!亩产这个数!”

  他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着,恨不得立刻就把笔记本掏出来。

  桑云苓听着他话里话外强调的“女”同志,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没有表露出来。

  年轻干部笑着点头,“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到了,就是这间。”

  他推开一扇棕红色的木门。

  会议室里,长条桌旁已经坐了好几个人。

  桑云苓看过去,主位上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深色中山装的男人,

  旁边坐着几个同样打扮干部模样的人,神情都挺严肃。

  看到他们进来,主位的男人站起身,脸上露出一点公式化的笑容,

  “欢迎解放军同志,欢迎桑云苓同志。

  快请坐。”

  众人落座。

  秘书赶紧上来倒茶,搪瓷杯底碰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大家寒暄了几句,很快切入主题。

  听见会议只是例行汇报了今年来的农业成果,对成果项目负责人进行嘉奖和鼓励。

  桑云苓的心渐渐安定下来,看来这确实是一场成果汇报和嘉奖会。

  然而,当程序进行到“请专家代表发言”时,气氛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有一位位被介绍为资深专家的李专家,他面带和煦的笑容走到话筒前。

  桑云苓先是听他例行公事地赞扬了一番,

  “了不起啊了不起!”

  “亩产六百六十五斤,这在我们省的稻作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光辉的领导下,我们广的大劳动人民蕴含的无限智慧和创造力!”

  “这也是我们农业科技战线的一大喜讯!”

  他的话语虽然听起来像是肯定,像是夸奖,但桑云苓却微微蹙起了眉。

  果不其然,这位李专家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语重心长起来,

  “不过嘛,也正因如此,正因为这项成果听起来如此显着,影响如此深远,

  所以我认为,我们对其后续的深化研究,良种培育,以及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必须秉持更加科学,严谨,系统的态度!”

  他的目光扫过会场,最后落在桑云苓身上,笑容依旧,笑意却不达眼底,

  “个人的力量,尤其是军属女同志,毕竟是精力有限的,

  也缺乏系统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室支持。

  而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由专业的机构来做。”

  “我们省农科院,

  拥有全省最完善的科研设备,

  最雄厚的技术人才队伍,

  最丰富的品种资源库和最规范的推广体系。

  为了确保这项宝贵成果的可靠性,可持续性,真正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实质性,规模化的贡献……”

  他顿了一下,声音提高了几分,抛出了他真正的目的,

  “我郑重建议,由我们省农科院的团队,也就是我领头的专家团队,

  正式全面接管这个项目的所有研究数据,试验记录以及全部的优化种子资源!

  当然,我们呢,对于桑云苓同志个人的前期探索性贡献,一定会充分承认。”

  桑云苓看到他微微倾身,眼神盯着自己,

  用一种看似为大局着想实则充满压迫的语气补充道,

  “桑云苓同志,个人荣誉事小,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事大嘛。

  请你放心,如果将来高产种子推广到千家万户,人民会记住你的名字的。”

  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

  “当然,在全面接管之前,

  我们也需要组织专家团队,对现有的所有数据进行一次科学的,严谨的复核验证,

  确保其中没有任何……嗯……‘偶然’因素或记录误差。

  毕竟据我所知,我们省目前最好的早稻品种,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亩产也很难突破四百五十斤。

  桑云苓同志,你们这个数据,超出常规太多了。”

  老周头听着他们意思越说越不对,早就急得不行,屁股在椅子上挪了挪,抢着说,

  “这数据可是我们一粒粒稻谷打出来,一杆秤称出来的!千真万确!

  当时军区技术员,各些人都看着呢!

  我们那试验田,稻秆粗壮,抗病力强,那是好多庄稼汉都亲眼见过的!

  更别提附近新阳农场,他们用了我我们的粮种,数据直逼六百斤!”

  李专家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看不清他真切的眼神,

  “老同志,别激动。

  我们呢,倒不是怀疑你的部队的称准不准。

  我们是担心,你们这种高产,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不可复制的偶然因素嘞?

  比如说,那块地以前是不是特别肥啊?或者说,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啊?

  你们说……是吧……”
  http://www.bixia5.cc/book/28008/1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