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少林「立地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334章 少林“立地佛”

  少林寺多古树,藏经阁后有一株秦槐,高十丈、围三十尺,可惜正在冬日,看不见它鬱鬱葱葱、荫蔽数亩的雄姿。

  看起来,少林收藏的武功秘籍並不在这一层藏经阁。

  方证大师也没有带他去藏经阁二层参观之意。

  路平略略有些失望。

  离开藏经阁后,继续隨著方证前行。

  “敢问达摩昔年遗物,犹存多少”

  “寺中有初祖观影石,为达摩九年面壁所留。”

  在方证的带领下,又到初祖庵。

  一块不及三尺的白色石头,上面仿佛有一水墨画,隱约是一胡僧座像,可以看清侧露的下頜,衣褶纹理也格外清晰。

  路平盯著观影石微微有些出神,

  方证在一旁解说道:“嘉靖年间,有大儒以此为异端邪说,不断刮磨此影,数日而不能尽,羞惭而去。”

  他顿了一下微笑道:“或有人能在其侧看到二祖立雪像。”

  二祖立雪,是说当年慧可向达摩求法之意甚坚,不惜立於雪中,自断一臂的故事。

  路平呆立许久,並未看出有什么二祖像。

  关於大儒的,是方证的片面之词。

  他说的大儒是魏校,歷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

  名士唐顺之即其弟子。

  魏校可没有认为自己错了、输了。

  当年他担任河南学政,实地考察达摩观影石,和达摩洞的石头进行了比较,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达摩洞中,就找不到跟影石同款的石头,可见少林寺说法的荒诞虚无。

  老魏很坦率地指出,少林寺说不定从什么地方找来一块石头,假造了所谓的达摩神跡。

  路平也觉得荒谬,他微微一笑:“说不定再过些年,还可以看清六祖之像。”

  老和尚脸孔一黑,装作没有听见一般,不做理会。

  路平哈哈一笑,正要转身离开,回头一警之间,便见石头上的胡僧座像,变成了胡僧立像。

  他眨眨眼,確定自己没有看错之后,不由得心中有些惊讶。

  或许是不同角度的关係

  路平想著便走了回去,绕著石头转了半圈,若有所思。

  “和尚所见达摩,是站著的达摩,还是坐著的达摩”

  方证一,合十道:“达摩祖师赤足跌坐,面壁九年,自然是跌坐达摩。”

  路平不由得大惑不解。

  为何自己看到的,会是两种形態的达摩

  他心念一动,寂然而入香冥,再观达摩影石时,不由得惊喜异常。

  香冥中的观影石变得清晰无比,图案中,隱藏著五幅人体经脉图,顏色之深浅,暗含著內力运行的顺序,有一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却还可以勉强推演。

  路平略微实验了一下,行肾经之气,但觉一股热流汹涌而来,仿佛无限生机自足下涌泉穴涌出,缓缓散之於周身穴道。

  他顾不上老和尚在旁,又將其余四幅图逐一实验。

  这五幅图,並非人体周身经脉,而是五臟经脉。

  从它的古早程度推断,极有可能就是唐代之前。

  路平某一丝香冥之外的意识很想大声告诉方证大师:“这影石是真的,你们少林寺这次真的没有骗人!”

  方证大师早已经震惊不已。

  这是什么情况

  路司李看了一眼观影石,竟然悟道了

  难道他跟观影石如此有缘

  难道观影石竟然真的是达摩遗物

  难道是达摩祖师显灵

  老和尚心中,其实也不甚確定这影石是真是假,但凡问真假的,老和尚总会设法转移话题。

  他见路平呼吸渐趋绵长,每一次吐纳都沉稳有力,胸中的某处器官,隱隱有雷鸣之声,头顶白气蒸腾。

  这种情形,竟跟自己修习易筋经细节极其相似。

  【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內生,血从外润。】

  路平已经回过神来。

  看了看方证说道:“我总算是想明白了,站也是空,坐也是空,达摩也是空。唯有空中相看,才见达摩真行。”

  一席话其实是在说如何看这块观影石。

  方证却是微微一证,合十讚嘆道:“司李有此了悟,可见慧根深厚,著实不凡。”

  路平也不辩解,微微一笑,朝著影石拱拱手,负手而去。

  这一趟少林寺之行,值了。

  少林寺就是太不注重溯源,太不重视前辈们遗物的保护,才导致一个个顶级的秘籍流落江湖。

  路平到现在为止都不明白这是什么功法。

  但可以肯定,这是达摩在入幻的时候所绘,自己一些简单的演练就可以知道,这套功法定然非同小可。

  他其实不知道,这是一个“误会”。

  当年达摩圆寂后,慧可在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这便是易筋经。

  这慧可也是一个性急的和尚,自己不能解,顾不上看看达摩有没有留下別的线索,便看急忙忙上路,寻找高人代为解惑。

  找了二十多年,才在峨眉得唔梵僧般刺密諦,又在长安道上遇到李靖,最终领悟《易筋经》。

  因此,华山论剑上有人指出《易筋经》的版权问题,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原因就在於,慧可老和尚没有把达摩的所有遗物好好揣摩一番。

  这五幅经络图,实为破解《易筋经》的关键和精髓。

  路平自然不知道这些。

  狐疑不定的方证大师引著路平又看了几处胜景。

  老和尚几次想张口询问,却总是难以启齿。

  想了好久,老和尚才最终释然路司李这种情况,总不能控告他偷学少林功法。

  不管他悟的是什么,总归是与少林有缘分。

  司李既然说了达摩是空,和尚再执著,就落了下乘。

  这是少林贏学精髓。

  二人不一会就逛完大半个寺庙。

  对搜检工作,浑然没有在意。

  路平只是做一个样子,方证也只是在配合演戏。

  这等走走过场的检搜,很快就可以结束。

  一个书办跟著一个少林僧匆匆而来。

  “评事,少林果有窝藏大盗!”

  “住持师伯,这官府来人非要说方明师叔、觉非师兄是大盗!”

  这是什么情况,路平和方证都是一惊。

  “张书办,怎么回事”路平冷冷问道。

  “觉休,將事情原委如实道来,不可隱瞒。”方证大师也缓缓道。

  张书办不动声色地讲道:“迴路评事,適才弟兄们搜检到罗汉堂,我发现其中两名僧人,一位正是十多年前横行汉水,杀人无数的青龙帮帮主欧阳云浩。

  当年青龙帮为一位叫做施令威的大侠所破,十三悍匪血溅汉水,独有欧阳云浩逃窜到河南继续作案,当年开封府曾经悬赏通缉—”

  张书办微微一笑道:“却不想他竟然躲在少林。

  至於觉非,路评事只需要到开封街头,寻一位老人问问张半瞎是何许人,就可知其人为何人。这是尉氏县当年张榜通缉之大盗,恶贯满盈,不想也躲在少林。”

  那位觉休却是目瞪口呆,他期期艾艾道:“既是如此—这两位已经—大彻大悟—.放下—屠刀,佛门广——.大,如何不能度化”

  路平脸孔一寒。

  他已经相信这件事情不假。

  所谓佛法广大,容人懺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种佛教的法门,在少林诸僧眼中,超过了江湖规则和世俗法度。

  一个人但凡表示“改过从善”,少林就会以为,江湖的復仇规则不適用於他,朝廷的法度也无法制裁他。

  此类人,路平暗自称为“立地佛”。

  少林向来有庇护“立地佛”的传统。

  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

  成功的例子,少林寺说不定会搬出谢逊,诚心懺悔,终成一代高僧。

  少林寺最不愿说的,就是成昆,假装悔过,害死空见大师不说,差一点让整个少林覆灭,武林也几乎陷入一场混战的浩劫。

  “大师怎么看”路平淡淡问道。

  “阿弥陀佛。”方证合十道,“波罗僚国有屠儿名日广额,於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

  方证说的《涅盘经梵行品》中的典故,一位叫广额的屠夫,每日杀羊,然而在见到舍利弗后,接受八戒,不再杀生,最终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再说的直白一点,他不同意交出二僧。

  路平嘆了口气,这样一个结局实在出乎他意料。

  他隨即感觉到一双眼睛看著自己,转眼一瞧,正是张书办。

  见路平看来,张书办立即低下头作恭敬状。

  路平冷笑道:“张书办倒不愧是开封神探。我当向太守为你请功。眼下六扇门要在各地挑选一些捕快,开封神探,应该是够格的。”

  张书办目光一凛,连忙拱手谢过。

  路平便不再理会他。

  以国朝现在海捕文书那抽象画的水平,能够对的上號本就不容易。

  一个书办或者是捕快,能够记得十多年前的通缉犯,还能够一眼认出,更加是一个奇蹟。

  这张书办不是找到了,而是早就知道。

  不用说,这位和嵩山派大有干係。

  左盟主一招顺水推舟,便將路司李的假戏变成了真作。

  方证耳观鼻、鼻观心,仿佛神游物外。

  在这一点上,他的態度其实颇为坚决。

  少林寺庇护这些所谓“放下屠刀”之人,是维护禪宗教义的问题,是少林寺在武林中生存的问题。

  路平不由得笑道:“方证大师果真禪法高深,深得个中三味。”

  老和尚睁开双目,目中一丝凌厉的光芒,一闪而过。

  “路司李当知,本寺这一番遭遇,儘是无妄之灾。”

  路平沉吟一二道:“我倒是有几个办法,大师不妨试一试”

  方证微微頜首。

  “上策,自然是少林出手將其抓获,少林正好自证清白。

  中策,就是开封府出手,少林不加阻止,虽不能自证清白,还能落得个深明大义。

  下策,继续纵容二嫌疑犯。”

  方证脸色一沉,许久无语。

  路平今天却是同样不能退却,假如在少林寺羽而归,那么下一步何以去嵩山拿人

  他接著道:“大师想想罢!若是大师用下策,我只好得罪了。

  二嫌犯既然民怨极大,苦主想必不少,等我回城之后,就张贴榜文,公示此事,看看开封百姓如何评判。

  他们来不来少林,找不找大师理论,可是怪不得我。

  开封府的理刑官员,我也当邀请他们集会,討论一番,瞧瞧少林所行,是否合律。”

  方证鬍鬚微微抖动,却依旧一脸的纠结。

  见方证不答,路平便决定试探一下。

  “张书办习武否”路平冷冷问道。

  “略懂一些粗浅的拳脚。”

  “你立即带人將二犯擒获,送往府衙,听太守发落,”

  “我———”张书办脸色一变,“二贼武功高强,衙门巡捕,岂是对手”

  “笑话!人家是『立地成佛”,都已经是『佛”,你捆他左手的时候,他应当把右手送来一起给你捆,还要告诉你应当连脚都捆了,才算妥当。

  都已经是佛,在寺庙修行和在大牢房修行,有何不同

  要是动手,那说明贼心未死。什么『放下屠刀』,全属逛语。

  可以將他的师父师兄弟,一併登记,同送衙门发落,办个包庇、窝藏之罪。

  就是少林住持,也是责无旁贷。

  少林寺再领袖武林,到时候看看天下如何议论

  对方证大师不如同去如何开封府大牢怨愤之气冲天,大师入驻之后,说不定可以多找几个立地佛。”

  路平一席话尖酸刻薄,丝毫不给少林寺情面,在场的少林僧莫不色变。

  他还公布了每人十两的赏额。

  “要是有人收了伤,少林连贼都可以收留,多给些汤药费也是慈悲心肠。”

  张书办这一回忍不住频频点头,这位路评事的看法,恰恰正是嵩山派对少林一贯的认识。

  “司李大可不必。”

  方证思索一阵,却是豁然开朗。

  路司李的条件,一开始总是最少的。

  万一不肯答应,他会不断加码,你再次想妥协的时候,会得到一个更加苛刻的条件。

  况且在路司李极其难听的话语后,暗藏玄机,他还是给少林留了一个台阶。

  “阿弥陀佛!”这位老和尚合十道,“觉休,你去传我命令,戒律院执事连同诸位执法僧,將方明、觉非尽数捆了。

  要是胆敢顽抗,即送开封府。

  要是束手就擒,可命戒律院,先行拘押。”

  路平点点头,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名门正派的担当。

  觉休和张书办匆匆而去。

  路平也和方证缓缓向罗汉堂方向走去。

  很快“罗汉堂打起来了—”

  几个声音在寺中迴荡。

  眾僧没有差事的,放下手中经卷木鱼,纷纷奔赴罗汉堂方向。

  “方明、觉休,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违抗方丈法旨!”

  “他奶奶的,少林寺既不留俺,就放俺们离去——

  “嘿嘿,老子当年江湖何等快意,要不是为了活命,谁在这里受这份醃气!”

  “方丈让你们——”

  “那个道貌昂然的老东西——”

  “你们当真的贼心不死。”

  一时间,罗汉堂內拳风呼啸,掌影翻飞,一声声吶喊、怒吼、惨叫之声传来—

  方证脸色平静,脚步却快了几分。

  路平忽然间觉得,方证说的鸡、猴之论还是有道理的。

  以少林骇嵩山,以嵩山孩少林。

  这些年,既然嵩山派暗中盯著少林收拢了多少“立地佛”。

  少林没有理由不盯著嵩山派是不是

  嵩山暗施冷箭,少林也没有理由不还手是不是

  【新建书友群:789541658(qq)各位有意请加入一下。】
  http://www.bixia5.cc/book/30682/3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