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误打误撞东北汉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虽然私家车辆不能入内,但郭安安还是用手机拍到了里面的一角,就像追剧看到了结局的一幕,放心了。回到宾馆时,已是凌晨十二点多,郭安安消毒洗完澡,已经到了一点多。
郭安安吹干头发,又抱起电脑开始工作。
以成立互助小组帮助王芳作为切入点,郭安安将这一整天的事情浓缩在了一千五百字,但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却是极为丰富,志愿者们接力援救、送医确诊、方舱医院开舱收治病人、社区有序安排集中送医……
细细算来,这一天之内发生了很多事情,看起来虽然都是小事,但是放在个人身上,就变成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郭安安对自己这写的这篇报道非常满意,更对今天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她终于亲身参与到了救援病人的队伍中,而不再只是那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星多天空亮,心齐泰山移。
郭安安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越来越看到星空的明亮,照得人心都闪闪的。
将稿件上传至后台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半。
随后,郭安安开始处理半夜拍摄的人们坐上公交车被集中送往方舱医院的视频。手机拍摄的视频虽然没有专业摄像机那么清晰,但是依然能看出当时病人们上车时复杂的心情,那种终于有救了和要离开亲人的感受频繁交替,每张脸上都写着对生命的眷恋。
坐着坐着,一声清脆婉转的鸟鸣突然响起,而后似附和般响起了更多动听的鸟鸣。
郭安安抬眼看一下时间,原来已经五点了。
前一天还没过完,新的一天就已经到来了。
第十四天
“2月6日,星期四,来到疫区的第十四天。身边的志愿者似乎越来越多了,每个人都像一团火苗,聚在一起就成了小太阳,每次看到他们说话,总感觉自己的热情也被点燃。”
摘选自:《战疫日记》作者:郭安安
郭安安躺到床上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半,本以为自己困极了,可躺在床上时,脑子却越来越清醒,没有丝毫睡意。
于是拿起手机又刷了一会新闻,她所发的报道和视频已经成功对外发布,嗅觉灵敏的自媒体和各大媒体纷纷看到了方舱医院开放收治病人的消息,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各种公众号都开始纷纷转载,现成的视频除了两家国家级媒体,就是郭安安半夜去拍的那条。虽然像素不慎清晰,但是对于事情的六大要素都做了交代,让人看完一目了然。
郭安安点开央媒关于同一件事的报道,认真学习起来。对于同一件事的采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度,有人看到的是积极的方面,有人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也有人爱从里面分析前因后果、困难和不足,总之各有千秋。
熬到早晨七点时,郭安安终于闭上眼睛让自己睡了过去。
人不睡觉,真的会猝死的。郭安安每次熬夜都怕极了,但一遇到工作,这些害怕就都靠边站了。
中午十二点,郭安安悠悠醒来,脑子还透着些乏力感,那是熬夜的后遗症,但是并不妨碍郭安安继续思考问题。
在互助小群里,魏楠已经把郭安安做的报道链接转发到了群聊中,每位参与此次志愿行动的队员都纷纷点赞,尤其王芳看到后,感动地发来一条长长的语音,向所有人表示自己的谢意。
黄欢还特意提了郭安安大半夜还跑出去了解方舱医院收治病人的情况,更让那些在服务中有些倦怠的男孩子们顿觉羞愧难当,别人都说现在女孩子工作起来比男孩子要拼得多,这话一点不假。
郭安安见过太多优秀的女孩子在结婚后,心甘情愿当家庭主妇,结果时间久了不修边幅,被男人一脚踢开移情别恋的。所以更能明白事业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有一技之长傍身、有足够的钱物可以护身,这种生活要多潇洒有多潇洒,重要的是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赵飞看到视频的发布时间,更是惊掉了眼镜,这显然是一夜未睡的结果。“外地来的救援者都能这么拼,作为本地的原住民,自然更不能袖手旁观。”
很快,这个小小的互助小组群变成了湖汉同心抗疫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15人也开始慢慢增加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分工,并将责任直接落实到了个人身上,赵飞作为这项活动倡议的发起人,非常负责任地开始统计那些求助者信息,并为更多未能获得专业检测或不能及时送医的人提供有效的救援方式。
当郭安安醒来看到群聊时,群里已经是另一番天地了。
“对于去医院做检查的流程可以分配给我,我去过,相对比较了解!”最初受到帮助的王芳也主动申请入队,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些志愿者,除了需要出门接送医护人员的车队志愿者和在社区的志愿者外,绝大部分都只能从网上或者线上提供帮助,比如打电话联系医院、询问床位等等。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减少病毒的威胁,但是坏处一旦信息不对称,就容易“失联”,随时都需要在群里报备自己的进度,以便让其他志愿者适时协同推进。
看到大家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郭安安心里乐极了,她自然也是要报名参加的,毕竟手握新闻媒体资源,不管是联系渠道还是跟人沟通,郭安安都有天然的优势。
郭安安难得的在群聊中活跃了一会,这才起床收拾完毕,出门拿了自己的午饭。早饭早就凉了,但郭安安还是拎了进来。两份饭,分量沉甸甸的,中午饭菜还热乎,郭安安马上开动吃了起来。
咬了一口馒头,郭安安发现,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这味道、这劲道,明显就是出自鲁省师傅之手。
郭安安一高兴,又多吃了半块馒头,顺便把盒饭里的菜全都洗劫一空,直到胃里盛不下了,才放下手中的筷子。果然还是家乡的味道好吃!
看来随队前来的李师傅已经正式上岗了,郭安安心里乐呵呵地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见识见识这位跑到疫区来蒸馒头的特级厨师。
摸着圆滚滚的胃,郭安安非常满足地打开电脑,登陆后台,又收到两条系统信息,那是审核稿件的推送,果然不出郭安安所料,她上传结束后没多久,黄清泉就马上通过了对文章和视频的审核。
“难道黄总真的不用睡觉的吗?白天一直盯着电脑也就罢了,怎么大半夜的还守在电脑旁边!”郭安安想想都觉得心累,黄清泉这是不要命了吧,就算是为了工作,也不能一天24小时电脑前待命啊!
不过郭安安还是非常注意与领导之间的分寸,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说,所以心底的小担忧,只是记挂在了心上。
下午两点多,上早班的医护人员陆续从外面回来,房间的门开了又关上,没一会儿就没了声音。
因为昨天半夜私自跑出去采访,彭伟院长和黄清泉每人都说了郭安安一通,再度勒令郭安安不能出门。所以现在郭安安只能认真听从领导安排。
“郭记者,给您爆个料吧!”和谐医院的刘畅主任突然打电话过来,“我们医院来了个东北来的志愿者!”
郭安安眉头一皱:“志愿者还分地域吗?”
“不是不是,主要是这小伙子经历实在是太传奇了,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他是下错车来到湖汉的。”
这件事让郭安安突然精神起来。
“刘主任,麻烦你给我仔细讲讲吧1”
小伙子叫吕召和,今年28岁,跟朋友在深市合开了一家公司,年底时,他坐着一辆高铁,原本是要直达目的地的,谁知坏就坏在他中途去餐车吃了一段简餐,而后整个车厢内几乎都是到湖汉下车的人,他本来没打算下车,但是却被列车员“强行”在湖汉站下了车。
下车后,他看着空荡荡的火车站大厅,瞬间石化了。再查车票,所有湖汉地区的火车、高铁、飞机航班全部取消。
吕召和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来到了湖汉,更戏剧性的是,他本来要找个管吃管住的地方先暂时安顿下来,可是所有的宾馆都不再对外开放,找了好一会只得作罢。他又打开同城软件,正好看到有招募志愿者的活动,重要的是管吃还管住!即将流落街道的吕召和马上就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和谐医院的,而且要招募的是医院的垃圾清运工。吕召和想了想,反正医院给提供食宿,总比我沦落街头上强,于是当场就给了个同意的答复。
“不过,我现在没法过去,你们能派车过来接我一下吗?”吕召和人生地不熟,试探性地问道。
“可以,不过医院的车辆暂时都出车了,您稍等一会,车辆在附近时,会给您打电话,把您一块捎过来。”
就是这样一次传奇的经历,吕召和成了和谐医院小有名气的志愿者,医生护士们在听完他的故事后,都忍不住笑趴了,可他还跟个没事人一样,每天没事时就爱跟小护士们聊天打趣,把那些娇滴滴的南方姑娘口音也拐带成了一股大大碴子味。
http://www.bixia5.cc/book/3070/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