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接力求助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十五天“2月7日,星期五,来到疫区的第十五天。今天湖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投用了,床位紧张的情况应该会有所缓解。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每日的确诊人数仍在大量增加,但愿拐点能够快点到来。”
摘选自:《战疫日记》作者:郭安安
从凌晨开始,整个微博的气压就有点低,网上盛传,一位在疫情防控中被感染的李医生去世了。
郭安安看到消息时,已是早晨六点多,很快有人出来辟谣,解释说李医生的情况只是恶化,目前已启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抢救李医生上面,每个人都虔诚转发祈祷,希望能够挽回医生的生命。郭安安在这段时期接触医生较多,也已经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其中的一员,虽然她从不信鬼神之说,但还是双手合十,祝祷李医生能够坚强的活下来。
只可惜,大家的祈祷没有挽回李医生的生命。
又一位白衣天使陨落。
得知消息后,郭安安久久不能释怀,他们可都是医生啊!医生们治病救人,却依然不能摆脱病毒的毒手。
彭伟在援汉医疗队员群里转发了李医生去世的消息,表达了对李医生的沉痛哀悼,也重点提醒所有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他出征时曾经宣誓,要带着队员们一个不少的返回鲁省,他不能食言!
每位群成员在群中都作出了正面回复,郭安安也不例外。
因为李医生突然去世的消息,医护人员们心里有些焦虑,之前死亡率比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有病史的人群,像李医生这样年盛力强的年轻人去世,实在还不多见。不过这也侧面反应出,不管哪个年龄段,不管健康与否,都有可能会被病毒打倒,无论何时,都不能掉以轻心!
郭安安也在心中敲起了警钟,防护一定要做好,手也一定要洗好!
但是就算害怕,郭安安也还是没有打退堂鼓,该出门还是要出门,该做现场采访还是要现场采访。只不过日常劝宅大军里除了黄清泉和彭伟,又多了一个陈小平。
郭安安已经在房间里呆了一整天,虽然采访也没落下,可还是心里还是有点淡淡的焦虑,她总不能每天等着线索找上门,万一这一整天一条线索都没有呢!
果真是愁啥来啥,正愁今天要做哪些内容呢,一刷朋友圈,恰好就看到一条。
之前帮忙追回丢失快件的民警柳斌,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破碎眼镜的照片,请大家帮忙找到还能营业的眼镜店,帮忙修复一下眼镜。
郭安安心想,之前的照片上并没看到柳斌戴眼镜,今天咋就突然要修眼镜呢?
于是带着疑问,直接拨通了柳斌的电话。
“郭记者,你好啊!”柳斌说话声音还是中气十足。
“柳队长,您好,今天又在外面执勤呐?现在说话方便不?”郭安安听那边的声音好像在开车。
“是的,我现在正在外面呢,说话方便,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我刚看到您说要找眼镜店,这是怎么回事?”
柳斌边开车看路旁的招牌,边说:“哦,原来是这个呀,我今天执勤路过一家医护人员住的宾馆,一位小护士的眼镜破掉了,问我能不能给帮忙修一下,我就答应了,这不正在到处找眼镜店呢,你说人家大老远来支援我们,眼镜坏掉了,这肯定得帮啊,是吧?”
郭安安一听,连连点头:“那可是,近视眼的感受可不舒服,没了眼镜就跟少了件武器一样。那你打听到哪里眼镜店还开门了吗?”
“嗨,没有呢,要是打听到了我立马就能奔过去了!”柳斌开车看了好几家店了,全都关门了,这个时间段,绝大多数人都积极响应号召在家隔离呢,店里自然也是不可能留人的。
“那这样,我也帮你打听打听,等问到了马上联系你!”郭安安这两周加了不少志愿者群,群里面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她想总能找到一个在眼镜店工作的人吧。
于是,郭安安便打开备忘录,编辑了一条信息:“急寻眼镜店工作者,一位援汉护士的眼镜坏掉了,现在需要进行修复,如有维修经验或者在眼镜店工作的志愿者请与我联系。郭安安,联系电话:177****0707。”
将信息复制到每一个志愿者工作群后,很快就有志愿者给出了反馈:“我一个亲戚是开眼镜店的,我问问他今天能不能去店里修一下。”
郭安安满心欢喜,结果等了几分钟,对方回过话来:“对不住,我亲戚现在没在湖汉,没法帮忙了。”
紧接着,另一个群里也有了消息:“我前两天路过江汉路的时候看到还有一家眼镜店开着门,不知道现在还开着没有。”
还有一位志愿者直接说:“我在丹霞眼镜店工作,不过店里钥匙在老板手中,我联系一下老板,看看能不能去开门。”
……
每一位志愿者都在尽自己所能帮忙联系,一条条信息发过来,让郭安安看到了希望。
而柳斌那边还在按照地图提示,挨个地方找眼镜店,结果连续跑了两个区了,还没找到一家营业的。
虽然郭安安这边收到了不少正面回复,但是那些店都已经关门歇业,而且有位老板家里还出现了确诊患者,目前被隔离在家不能出门。
郭安安本以为通过志愿者们的帮助,总能够很快解决问题,可没想到现在不比从前,毕竟疫情期间,很多有心帮忙的人也都被困在了家里。
“柳队长,您那边找到眼镜店了吗?”郭安安赶忙发信息询问。
“没有呢,两个区都找遍了,没有一家开门的。”柳斌有些着急,万一修不好,那位护士上班可怎么办!
“你先别急,我已经发动了志愿者们一起找人,找到后我马上发给你地址。”
郭安安也打开各种团购软件来搜索看是否还有营业中的店铺,结果大家动作都很一致——歇业中。
此时已经有很多志愿者纷纷将这一信息转发至自己所在的其他志愿者群,很快这条信息就如星星之火,传遍了大部分志愿者工作群。
在大家的接力求助下,光明终于出现了。
就在郭安安继续查地图时,一个湖汉地区的电话打了过来:“你好,我是益阳眼镜店的老板,我姓王,请问现在眼镜被修好了吗?”
“王老板,你好,现在眼镜还没修好,还没找到一家开门的店铺呢。”郭安安蹦豆子一般快速回复道。
“我的店位于静伊区,我添加一下您的微信,把定位法您。我现在正在赶往眼镜店的路上,您先到我店门口等我吧。”王益达把自己的微信号报了一遍,双方很快添加完好友,收到定位后,郭安安便把柳斌的联系电话直接发给了王益达。其实她也特别想去,可是苦于没有小车,她又不想劳累柳斌过来接自己,索性跟其他志愿者一样默默做起了幕后工作者。
郭安安给柳斌打电话,简单说明情况,柳斌就按照定位的地址赶了过去。
虽然眼镜店关了半个多月,但幸好里面的东西都还算齐全。当柳斌赶到时,王益达已经开好机器,整理好物品,只等开工了。
护士的眼镜是典型的大镜框,许是受到外力作用,直接从镜框中间断成了两半,重新焊接起来就不如重新做一幅新的了。
于是,王益达根据旧眼镜的度数、瞳距等数据,选用店里最好的材料和镜框,马上重新配了一副新眼镜。新眼镜特意选了一副无论怎么掰都掰不坏的半框镜架,既轻快又结实,起码在工作时戴起来不会有负重感。而且现在进病房要戴护目镜,用小镜框在戴护目镜时,对鼻梁的压迫也会小一些。
柳斌掏出手机来,要扫码支付费用,却被王益达直接收走了收款二维码。
“这是我免费送给护士小姐姐的,她们那么辛苦来咱们湖汉救人,这钱我不能收,就当我也做了一次志愿者吧!”王益达将破掉的旧眼镜仔细包起来放进眼镜盒中,交回到柳斌手中,“这副眼镜也麻烦你交还给护士小姐姐吧。”
王益达知道有很多人在配新眼镜后,会刻意收藏之前的眼镜作为纪念,虽然不知道小姐姐有没有这个爱好,他还是很细心地将两副眼镜都整理好,原物奉还。
“还有,柳警官,能不能麻烦您帮我捎句话?”
柳斌点点头:“捎什么话?”
“替我也谢谢她们吧,感谢她们来拯救我们湖汉,希望她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王益达说不出多么高大上的话,但这两个词却真真切切说出了他的愿望,他只希望湖汉能够尽快好起来,重新回到那个闹腾的状态。
柳斌听完,郑重的敬个礼:“谢谢你,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
将眼镜交还给护士后,柳斌应郭安安的要求,将他和同行同事执法记录仪上的片段发送给了郭安安。这些镜头对于柳斌来说,虽然只是非常普通的日常,但在郭安安眼中,却弥足珍贵。所谓敬业,不就是体现在看似普通的一点一滴中吗,更何况是在这非常时期!
http://www.bixia5.cc/book/3070/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