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不被认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娄阿姨,您这次来得还是这么快!”张文龙往袋子的拎绳上喷了点酒精,让娄阿姨能够放心拿走袋子。趁着身后没人来,娄阿姨又跟小张多聊了两句,随后就注意到了在一旁拍摄的王天诚和郭安安。
“咦,这两位是新来的吗?以前好像没有见过哦。”娄阿姨虽然已经五十多了,但是记性还是非常好。
“他们是大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咱们社区的。”张文龙热心介绍。
“哎哟,记者同志,你们好,你们来我们社区就对了呀!我跟你说,现在好多社区的人都在网上骂,说社区的人不给他们提供服务,菜也不帮他们买,这不好那不好,我就觉得很纳闷,明明咱们的社区书记和大家伙儿每天都守在社区里面啊!而且又是量体温,又是消毒,他们十来个人,管着我们小区几千号人,还帮我们买药买菜的,多辛苦,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知足的!”娄阿姨碍于病毒的原因,不能拉着郭安安的手,要不然早就自来熟的拉着手说起来了。
“阿姨,您说的是这两天网上那件事吧?”郭安安一下子反应过来,湖汉有位男士,把对社区的不满统统发泄到网上,还说要举报他们,据那位男士介绍,自打社区封闭后,社区里面就像是被人抛弃了,他们在家里没饭没菜,也没人问津,一味指责社区工作者尸位素餐。很多外地的网友不明就里,也跟着起哄,还夸赞这位男士骂的好,结果就把这件事给顶上了热搜。这两天,但凡有为社区工作者辩解的帖子,统统被列为五毛党,一个个被喷的狗血淋头。
“就是那件事,你是不知道,我们家看到后,都替被他骂的人亏得慌。”娄阿姨指指李敏和张文龙,“你看,他们都连续多少天没能休息过了,就算他们二十四小时不休息,忙成个陀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每个人啊!而且,为了照顾我们买菜,他们还专门建了团购群,买这买那,他们真是不容易。”
张文龙不好意思地摆摆手,“阿姨,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希望能为社区服务好。”
“孩子,阿姨知道你们工作不容易,阿姨就是不想让你们跟着受委屈,万一咱们社区有些人黑白不分,也跟着瞎起哄,那多伤人心!”娄阿姨蹙着眉头,又转向郭安安。
“记者同志,我不管其他的社区是什么样,但是我们社区真的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忙澄清一下,就算是个别小区做的不好,不代表我们整个湖汉都这样啊!还是有真心实意为我们解决困难的干部的!”娄阿姨说得情真意切,王天诚也录得非常及时。
“您放心吧,阿姨,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实地看看咱们这边小区的情况的,相信还是有很多人跟您一样,不会被片面的言论给误导。”
“那就谢谢你们了!”娄阿姨自打看到社区的这几个年轻人没白没黑在社区工作,又好多次看到他们拼命抢来新鲜蔬菜,提供给社区,打心底里感激他们,所以也不想让他们受到别人的冷眼。
“阿姨,您快回去吧,现在在外面真的还不安全。千万记得回去以后要浑身消毒!”张文龙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往这边走,不得不下了逐客令。
送走娄阿姨,后面的居民一个接一个的来领自己团购的蔬菜。
他们虽然人多,但也都可以保持着安全距离,在给他们菜包之前,社区工作者也都会先喷上酒精,以免出现接触传播。
发完最后一份后,张文龙才葛优瘫在椅子上,“一场硬仗又打完了。”
李敏故意泼冷水:“一会继续订,离打仗结束还早着呢!”
张文龙嗷的一声,“李书记,就当打赢阶段性的小仗还不行嘛!我这好不容易才给自己一个暗示。”
几个人麻利地把剩菜叶收起来,放到篮筐中。
“这些菜叶洗洗还能用,一会我们还能拿这个做一个菜呢。”张文龙笑着说,其实心里还是有些酸楚的,这个时期,好多人连菜叶子都抢不到。
“你看我们的团购群里,又有人开始问什么时候团购了,”李敏拿着自己的手机给郭安安滑动屏幕。
一个业主群就已经有五百人,这是微信群的上限了,光黄桥社区就有好几个分群,按照目前的限量,有很多人是根本抢不到团购菜的。
“自打前两天有社区被骂了以后,就有很多志愿者也参与到团购行列中了,有时候业主从我们这里团不到,还可以从志愿者那里订。不过很多人都是自发组团的,我们也不敢保证他们的真实性,相对来说,从社区里定,是安全性比较高的。”李敏解释完,又有业主发来私信,咨询他关于买菜的事情。
在社区呆了好几个小时后,郭安安才与王天诚一起回到宾馆,这一次的收获也颇为丰盛。在这种时候,没有经过提前联系,也没有彩排,能够拍摄到那些真实的画面,才是郭安安想要的结果,她要的不是粉饰太平,也不是揭发暴露,她要的是一个真相——社区工作者是否真如网上爆料的那样不作为。
采访的结果,让郭安安感觉心安。起码,有人是真心实意在为大家做事情的。
回到宾馆消洗完毕,郭安安马上把头发吹干,她的生理期还未完全结束,要尽量避免受凉。
“安安姐,你把采访稿的大致提纲发给我一份,我跟着你的思路来剪视频吧。”王天诚也已经做好消毒,准备进入工作状态了。
“你直接按照时序来吧,就做成类似抗疫日记的形式,把时间点和地点标注上,视频越真实才越可信。”郭安安没有给出提纲,其实在她的眼里,这一天的采访本身就已经按照时间线给出了答案。
王天诚是位聪明又认真的好搭档,两个人的进度几乎同时进行,也同时完成。
成片后,王天诚先把临时链接发给郭安安,确定无误后,形成完整稿件传到了后台。
在一个这样有争议的时期发出一篇与大众声音相反的稿件,郭安安觉得自己很可能又要面对一番疾风暴雨。
但是很意外的,网络评论区竟然非常安静,除了几条赞美社区工作者的评论,其他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
“奇怪,为什么我们这一篇关注度这么低?”王天诚也觉得很纳闷,明明他们都觉得这一篇是很有意义的报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众对社区工作者的认识,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我也纳闷,你别急,我去看看其他平台。”郭安安打开其他平台和公众号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
获得大量点赞和评论的,大都是在揭露一些在疫情中枉顾人命,不顾居民“死活”的基层工作人员,其中自然也不乏社区工作者。
揭露问题的点赞无数,客观表述的却少有关注,郭安安有点灰心,有些人真是为了流量刻意找负面、找爆点,难道他们就不能到社区去亲自看看那些社区工作者的真实状态吗?说出真相,有这么难吗?
灰心归灰心,郭安安还是有些违心地安慰着王天诚:“我们发布的这则消息有很多人关注,只不过平台上留言比较少。不用着急,会有更多人看到的。”
郭安安说得没错,是有更多人看到,可是也有更多人开始质疑:“这位名叫郭安安的记者,我已经看过好多次她的名字了,为什么感觉她报道出来的湖汉都是人们在努力地跟病毒做斗争呢?在她的笔下,好像湖汉也没有那么惨啊!”
“顶楼上,我现在严重怀疑有没有这个记者,该不会是专门为某些人背书的吧。”
“作为一名湖汉人,我真心怀疑她笔下的社区是否真的这样,其他的小区都问题一大堆,偏偏她去的社区却一派祥和,甚至还有阿姨专门跑来说好话,明显就是打好底稿了的,啧啧,该不会摆拍吧?”
……
质疑声明显大于认可声。
陈小平上午八点下班后,回到宾馆埋头睡了几个小时,睁眼摸手机,就看到郭安安新发的那一篇报道下面满屏的质疑。
“安安,你今天又出门采访了?”陈小平把郭安安的微信设置为置顶聊天,只要打开就能看到郭安安的名字,也更让他忍不住想随时点开聊天。
郭安安看了几句评论后,那颗被今天的社区工作者暖到的心稍微凉了一截——没能说服大众,看来今天的采访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
看到陈小平的微信后,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倾诉欲有了出口:“是的,今天去黄桥社区了。”
“我看到你写的这篇了,我觉得特别好,现在的基层工作者也都不容易,”陈小平不想直接尬吹彩虹屁,但是他一直在医院、宾馆两点一线中奔走,对现在外面的情况实在不够了解,当然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不过他觉得既然是郭安安写出来的,那一定都是真的。
“我之前就去过社区,他们是蛮辛苦的。上一次恰好是要求尽收尽治,他们一层楼一层楼地查体温,尽量把所有有问题或者确诊的病患送进医院救治,我只是跟着爬了一栋楼,就被憋得喘不过气来。”
http://www.bixia5.cc/book/3070/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