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南国安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几乎就在杜文钊于广宁城将那烫手的乌银与密信送出的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南苏州,却是另一番天地。

  时值暮春,苏州城内外烟雨朦胧,垂柳如丝,小桥流水,舟楫往来,一派安宁繁华景象。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缓缓驶过石板路,停在了一座名为“济世堂”的医馆门前。

  车帘掀开,一名身着素净棉布衣裙、头戴帷帽的女子款款下车,正是林蕙兰。她抬眼望了望医馆古朴的匾额,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紧紧攥着的一枚边缘刻有特殊锯齿纹路的铜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忐忑与期待,迈步走了进去。

  医馆内药香弥漫,伙计正在柜台后忙碌。坐堂的是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温和的郎中。林蕙兰走上前,并未直接开口求医,而是将手中那枚铜钱轻轻放在柜台上,推至郎中面前,低声道:“吴郎中,小女子姓林,自北边来,偶感风寒,特来求诊。”

  那吴郎中正欲搭脉,目光扫过那枚铜钱,眼神微微一凝。他不动声色地拿起铜钱,指尖在锯齿纹路上轻轻摩挲片刻,随即抬头,仔细打量了林蕙兰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挥了挥手,示意伙计退下,然后对林蕙兰温和一笑,低声道:“林姑娘一路辛苦,风寒之症不急,且随老夫到后堂用杯热茶,细细道来。”

  林蕙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知道是对上暗号了。她跟随吴郎中穿过前堂,来到一处清静雅致的后院内室。吴郎中关好房门,这才郑重拱手道:“林姑娘,可是杜千户所托之人?”

  “正是。”林蕙兰取下帷帽,露出略显苍白却坚毅的面容,从怀中取出一封杜文钊事先写好的密信(内容简单,只言安顿之事,未提辽东险情)和骆养性那份给予自由的手令副本,“杜……杜大哥让我来此,一切听凭吴郎中安排。”

  吴郎中仔细验看信物,确认无误后,神色更加缓和,叹道:“杜千户信中已言明。姑娘放心,既到了苏州,便安全了。老夫与杜千户有些渊源,此地也已打点妥当,北司的眼线……已于三日前尽数撤走,不会再有人打扰姑娘清静。”

  听到“北司眼线已撤”,林蕙兰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下来,眼圈微红,深深一福:“多谢吴郎中!”

  接下来的日子,在吴郎中的悉心安排下,林蕙兰迅速安顿下来。她并未住在济世堂内,而是由吴郎中一位可靠的故交出面,以远房侄女的名义,在离医馆不远、闹中取静的桃花坞一带,购置了一处小巧精致的两进院落。院落白墙黛瓦,庭中有一方小池,数尾锦鲤游弋,几株桃树虽已过花期,却绿意盎然,显得十分清幽。

  安家所用的银钱,自然是杜文钊事先交付给她、并由她贴身藏匿带来的那笔巨款的一部分。林蕙兰精打细算,购置房产、添置家具日用后,尚余不少。她将剩余金银妥善藏于院中隐秘处,手中只留些许散银铜钱日常使用。

  她深居简出,平日里或是在院中打理花草,或是翻阅吴郎中送来的一些医书药典,温习医术。偶尔,她会以“吴郎中侄女”的身份,到济世堂帮忙做些拣选药材、抄写药方的轻省活儿,既不至于完全与世隔绝,也避免了引人注目。苏州生活闲适,物价亦比北方低廉,她手中的钱财足以让她在此安然生活数年。

  每当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林蕙兰总会拿出那枚锯齿铜钱,默默凝视,心中充满了对杜文钊的思念与担忧。她知道,北司眼线的撤离,并不意味着危险解除,恰恰可能意味着杜文钊在北方陷入了更深的漩涡。但她坚信杜文钊的承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江南水乡好好地活下去,安静地等待。

  她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她购置好房产的同时,一封装载着辽东惊天秘密的密信,正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驰向北京的北镇抚司衙门。而她所在的这片宁静的桃花坞,未来或许将成为风暴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避风港,或是……新的风暴眼。

  此刻,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传来,更衬得小院内外一片宁静。林蕙兰在池边撒下一把鱼食,看着锦鲤争食,心中默念:“文钊,我已在苏州安身,一切皆好。只盼你……早日平安归来。”
  http://www.bixia5.cc/book/43965/5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