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团队协作,初显默契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利剑”大比武的残酷性,在开幕式结束后便立刻显现。个人项目的辉煌尚属个人,而真正决定一支队伍最终排名的,往往是那些需要将后背交给队友的团队战术科目。第一项团队协作考核——“城镇突入与清剿”,便在基地内那座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如同迷宫般的模拟战术街区中拉开战幕。

  与龙焱内部选拔不同,此次团队科目并非以原单位组队,而是由组委会随机打乱,将不同军区的精英混编成数个临时战术小队。目的很明确: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与完全不熟悉的队友协作,模拟真实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与兄弟部队甚至盟军单位临时配合作战的情境,这更能考验一名特种兵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核心战术素养。

  姜青白被分到了第七行动组。当她走到指定集结区域时,另外四名队员已经到位。目光扫过,心中已然有了初步判断:

  一名来自“东北虎”的壮汉,代号“暴熊”,正是之前在格斗场边对她投来审视目光的其中一位,此刻他抱着粗壮的手臂,眼神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一名来自“西南利剑”的瘦高个,代号“山魈”,眼神锐利如鹰,正低头快速检查着手中的装备,动作轻巧而精准。

  一名来自海军“蛟龙”的队员,代号“海鳗”,皮肤黝黑,气质沉稳,正默默观察着周围环境。

  还有一名来自空军“雷神”的队员,代号“鹰眼”,鼻梁上架着一副战术眼镜,手里拿着电子战术板,不断调取着模拟街区的结构图。

  五人小队,汇集了陆、海、空三军及不同作战风格的精英,彼此之间毫无默契可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疏离与试探的气息。

  “暴熊”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洪亮,带着东北虎特有的直爽:“都到齐了?我是‘暴熊’,习惯正面突击。既然凑一块了,待会都机灵点,别拖后腿。”他的目光尤其在姜青白和相对瘦小的“山魈”身上停留了片刻,意思不言而喻。

  “山魈”冷哼一声,没说话,只是将一把淬毒的匕首无声地插回腿侧刀鞘。

  “海鳗”依旧沉默,只是点了点头。

  “鹰眼”推了推眼镜,看向姜青白:“龙焱的‘白狐’?我看过你的射击数据,很漂亮。我是‘鹰眼’,负责情报支持和电子对抗。”他的语气相对客观,但眼神深处也藏着一丝考校。

  姜青白迎着众人的目光,神色平静,没有因“暴熊”的轻视而动怒,也没有因“鹰眼”的提及而自得。她只是简洁地开口:“姜青白,代号白狐。擅长精确打击和战场侦察。”

  任务简报很快下达:第七小组需在四十分钟内,突入模拟街区中心区域的“敌”指挥所,夺取关键数据硬盘,并安全撤离。街区内部署有数量不明的“敌军”巡逻队、固定火力点以及大量监控传感器和诡雷。

  “怎么打?时间不多了。”“暴熊”显得有些急躁,“我看就从正面强攻,速战速决!老子给你们撕开口子!”

  “正面强攻?你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山魈”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这里的街道狭窄,两侧制高点都可能埋伏狙击手,强攻就是活靶子。”

  “那你说怎么办?绕路?时间来得及吗?”“暴熊”反驳。

  “鹰眼”盯着战术板:“结构图显示有三条路线可选,但每条都有监控盲区估算和可能的雷区标记,不确定性很高。”

  “海鳗”依旧沉默,似乎在等待一个明确的指令。

  小队瞬间陷入了僵局,不同作战理念的碰撞,缺乏信任的基础,使得决策变得困难。

  就在这时,姜青白走到了街区入口处的沙盘前。她没有参与争吵,而是目光专注地凝视着沙盘上那些微缩的建筑物、街道和标注。

  意识深处,时间流速区域被极其隐蔽地引动,维持在最低的1:1.05倍率。她不需要进行复杂运算,只需要那一点点思维加速,来辅助她进行更快速、更全面的战场态势模拟。

  在她的脑海中,眼前的沙盘仿佛活了过来。她根据“鹰眼”提供的有限情报、建筑物的布局规律、光照角度、风向,以及对手可能采取的常规防御思维,开始快速推演。

  “走B路线。”姜青白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争吵声戛然而止。四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理由?”“鹰眼”最先反应过来,迅速调出B路线的详细数据。

  “B路线看似绕远,且有一段废弃管道需要攀爬,”“姜青白用手指点着沙盘上几个关键点,语速平稳,“但这里,东侧三楼窗口,是这条路线唯一需要警惕的狙击点,视野最好,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预判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烟雾弹干扰其视线,同时‘山魈’从侧面迂回,利用阳台和排水管无声清除。”

  她顿了顿,指向另一处:“这个十字路口是监控密集区,但根据供电线路走向和摄像头角度分析,在右侧广告牌后方存在一个持续约1.5秒的交叉盲区。‘海鳗’身手灵活,可以利用这1.5秒快速通过并安置微型干扰器,为我们后续通过创造窗口。”

  “至于‘暴熊’,”她看向那位壮汉,“你的强项是破障和火力压制。在我们接近目标建筑后,正门由你负责佯攻,吸引残余守军火力。注意,不要真的突入,利用门口的掩体进行牵制。”

  最后,她看向“鹰眼”:“‘鹰眼’,我需要你实时监控敌方可能的通讯调动,并在我们得手后,规划出最优撤离路线,避开主要追击。”

  一番话,条理清晰,将每个人的特点、路线的利弊、战术的衔接安排得明明白白。她没有征求意见,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近乎完整的、可行性极高的作战方案。

  “暴熊”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对方不仅考虑到了正面强攻的风险,还给了他最适合发挥的角色,一时语塞。

  “山魈”眯着眼,仔细回味着姜青白指出的那个狙击点清除路线,发现那确实是他最擅长且最有效的路径,不由得微微颔首。

  “海鳗”第一次主动开口,声音低沉:“1.5秒,够用了。”

  “鹰眼”手指在战术板上飞快操作,模拟推演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方案可行度……高达87%!比我计算的几个备选方案都高!你怎么这么快……”

  姜青白没有解释,只是看向众人:“时间紧迫,执行吗?”

  短暂的沉默。

  “干了!”“暴熊”第一个表态,虽然语气还有些硬,但眼神里的轻视已经褪去大半。

  “同意。”“山魈”言简意赅。

  “海鳗”点头。

  “鹰眼”收起战术板:“我来提供实时信息支持。”

  临时小队,在姜青白这精准到可怕的战场阅读和预判能力下,迅速凝聚起了初步的、基于实力的信任与默契。

  行动开始。

  一切,几乎完全按照姜青白的推演进行。“山魈”如同幽灵般解决了狙击手;“海鳗”精准地利用盲区安置了干扰器;“暴熊”的佯攻凶猛而有效,牢牢吸引了敌人注意力;而姜青白自己,则与“鹰眼”保持紧密沟通,带领小队主力如同手术刀般,沿着最安全的路径,悄无声息地渗透至目标建筑侧翼。

  在最后的突入环节,遭遇了一小队未被佯攻吸引的“敌军”。就在“暴熊”准备硬闯,“山魈”寻找刺杀角度时,姜青白再次开口,语速极快:“左二,窗口,一秒后探头。右前拐角,两人,三秒后到达。‘山魈’左二,‘海鳗’跟我压制拐角,‘暴熊’准备破门!”

  她的指令清晰、精准,仿佛能预知未来。“山魈”毫不犹豫地甩出飞刀,几乎在对方探头的瞬间将其“击毙”;姜青白和“海鳗”的火力精准地封锁了拐角,将两名“敌军”压制得无法抬头;“暴熊”趁机猛地撞开房门!

  夺取硬盘,迅速撤离。在“鹰眼”规划的路线上,他们巧妙地避开了闻讯赶来的大部分“敌军”,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成功抵达安全区。

  当代表任务完成的信号弹升空时,第七行动组的五名成员,虽然来自不同单位,此刻却都不约而同地微微喘息着,看向彼此的眼神,已经与出发时截然不同。

  “暴熊”抹了把脸上的汗,看向姜青白,瓮声瓮气地说:“行啊,白狐!脑子够用!我‘暴熊’服了!”

  “山魈”也难得地扯了扯嘴角,算是认可。

  “海鳗”对她竖了个大拇指。

  “鹰眼”则是一脸叹服:“不可思议的战场直觉和预判能力……你简直就是人形计算机。”

  姜青白微微呼出一口气,解除了时间加速,精神力的细微消耗让她略显疲惫,但更多的是达成目标后的沉静。她对着队员们点了点头:“是大家配合得好。”

  她并没有刻意争夺指挥权,但当危机来临,她那超越常理的洞察力和精准的预判能力,自然而然地让她成为了团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最值得信赖的“大脑”和实际战术核心。

  这一幕,不仅被场外的裁判和观察员看在眼里,也同样落在了站在高处观摩席上、一直关注着第七组动向的秦晋川眼中。他看着姜青白在那群桀骜不驯的精英中,仅凭自身能力便迅速建立起威信,引导团队走向胜利,唇角不禁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带着深深自豪的弧度。

  她的光芒,在任何团队中,都无法被掩盖。

  团队协作的第一课,她已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这,仅仅是她带领龙焱,走向更高荣耀的开始。
  http://www.bixia5.cc/book/46309/3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