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对敌宝具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对敌宝具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北方有句俗话,叫“一个猴一个栓法”。

  稍微文雅一些,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意思。

  有的猴给吃的就听话,缕缕毛,和你挺亲。

  有的猴给吃的不光不听话,还龇牙,那就往死里打,打到服了为止。

  训狗靠骨头,能吃能爆头。

  训鹰就得靠熬,俗话熬鹰熬鹰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若是几个礼拜都熬不出来,依旧桀骜不驯,熬鹰的师傅就会放弃,让这鸟回归大自然。

  训人就更有意思了,都不用骨头。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外加房贷,奶粉,养老婆,就能把一个成年男性训得服服帖帖,不光任劳任怨,上磨都会自己戴嚼子。

  那么,对陆穿这只猴,该怎么栓呢?

  首先,陆导和陈大导还不太一样。

  虽然都是小心眼加脾气大的底子,但俩人风格不同。

  陈大导是那种老派的,动不动就出手要封杀别人的路子。

  陆导则是那种手软嘴硬,喊的特别响的人格。

  所以和陈诗人打交道,斗归斗,这位不太会在媒体上打闹,相对比较要脸。

  但陆太君就不一样了,他就爱闹上媒体。

  若在媒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上对着骂街,张远会输吗?

  笑话,我一个曲艺行的底子,逗嘴皮子要能输了,下次去看袁阔成,老爷子都得拿眼角咧我,丢不起那个人!

  宋祖德首次骂战失利,就是遇上了郭德罡这个曲艺行的。

  所以郭老师有句话是对的。

  “都说你们坏,你们坏不过我们!”

  曲艺行嘴欠心黑,是最不怕骂战的。

  但有一个问题。

  我的主要身份是演员,与一位导演对骂,在行业地位,观众内心评价上,有天然劣势。

  而且一旦公开对骂,其实就已经输了。

  因为被对方拉低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舒适区。

  所以张远打从一开始定下的策略,就是“体面”。

  不光自己要“体面”,不能亲自下场。

  否则对风评不佳。

  还要照顾陆穿的“体面”,如果他不愿意“体面”,那就找人帮他体面。

  很显然,陆穿不体面,至今未向自己道歉。

  那我就不客气了。

  韩韩刚好之前在魔都赛车场和他碰头,让他帮忙给自己的新书写序。

  现成的人情现成用。

  “序我发过去,你把邮箱给我。”

  “还有,你这书要不要签名售书的?”

  “我给你签个一两百本?”

  “那太好了。”对方大喜。

  这有什么不乐意的,乐意极了。

  明星给我签名,还能增加几分卖点。

  最关键的是,加强双方之间的情谊联接。

  他在考虑转型,需要张远的帮助。

  多位朋友多条路,相当合适。

  “那成,你把书寄到我帝都的地址,过阵子我回国,签完了,再给你寄回去。”

  “好,多谢。”

  “行了,你的事忙完,先放一边。”

  “最近我遇到点麻烦,你知道吗?”

  “哦……”韩韩可是网上冲浪小王子,怎能不知。

  “朋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他主动提到,反应很快。

  他如今也快30的人了,比早些年圆滑了很多。

  若是前几年,他未必会心领神会的答应下。

  因为本质上,这货是个文青喷子。

  但文青也有成熟时,一柄匕首用久了,刀尖也会被打磨圆润。

  此时的他就“和善”许多。

  “你说的没错,朋友就是要互相扶持。”张远点点头,与聪明人聊天就是方便。

  “《南京南京》你看过了?”

  “我没事的话,不会去看陆穿的电影。”韩韩直言不讳的答道。

  “呵呵呵……”张远被他的坦诚给逗笑了。

  韩韩就是他要找的“对陆穿宝具”。

  至于为什么他会成为“宝具”。

  那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这一往前倒,就得从05年说起。

  那一年,韩韩开通了博客,开启了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日常。

  作为一名后来者,他怼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文坛老前辈。

  不过那帮老登一般很少上网,所以交锋不多。

  直到作协给韩韩发来了邀请。

  甭管是炒作,还是真有本事。

  韩韩曾经就是那个华夏文坛天才少年。

  至少他的东西比郭小四的要好多了。

  作协本着“诏安”的心态,给他递来了橄榄枝。

  结果韩少爷不光不领情,还在博客上单开一篇大骂。

  “如果我去了,就能当老大,我就去,当了老大,我下一秒就把协会给解散了,这就是华夏文学的出路之一。”

  这话引起了帝圈的不满。

  不是影视圈,是帝都文学圈。

  毕竟是全国协会给韩韩发出的邀请。

  这时候就有老登跳出来了。

  首先“申请出战”的作家姓白。

  这位不光说韩韩,还说整个80一代,都是垮掉的一代。

  好似中老年人都是这样,看下一代都觉得垮了,完了。

  其实哪一代也没垮过,倒是食古不化的老登最阻碍年轻人和社会发展。

  并且主流文学和他们眼中,如韩韩这样的“非主流”文学是对立的。

  就像王朔公开批判金庸,说对方作品媚俗,和四大天王,成龙的电影,琼瑶的电视剧可以合并起来称为四大俗。

  反正百姓,普通人爱看什么,什么就是俗。

  韩韩可不是吃素的,立马发了一篇名叫《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的文章反驳。

  直接给这位白桦老哥喷退网了。

  说明韩韩喷对了位置,说的大多是真的。

  这时候,更多人下场了。

  首先,韩韩也不是完全没人支持。

  作家兼美食家古清生出面支持韩寒,并直指“学术腐败”问题。

  而对家这边,就轮到了陆穿的老爹,全国作协成员陆天明下场。

  还带着一帮帝圈老登出击。

  陆天明直接高高在上的指责韩韩退学,所以没读过书,只知道学校里那点事,就是个小屁孩。

  解玺璋说韩韩有人养没人教,自己要是他的家长,就抽他大嘴巴。

  王晓玉说韩韩就是红小X。

  却无一人回应学术腐败,大肆捞钱的问题。

  韩韩则编写了一篇名为《看韩寒如何反驳韩寒》的文章。

  就像雍正的《大义觉迷录》,把对方所有能攻击的点全都罗列出来,提前一一回复。

  老陆发现喷不过,这会儿好大儿陆穿和他的好友矮大紧登场了。

  “我决不会让XXX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试图这么做的人,我一定会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这是陆穿的发言。

  帝圈还是那点事,给对方扣帽子,搞人身攻击。

  那会儿陆穿当时已经30多了,“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这话看着像个小学生写的,一股子三流的味。

  而韩韩则愈发勇猛,总结性发文《观后总结:中国式文学争论——上阵父子兵,伙同亲友团》。

  直怼陆家父子和矮大紧。

  最后更是用一句“高处不胜寒”来总结,给高晓送都喷的暂时退网了。

  此战后,韩韩“以一敌百”,因单挑整个文学圈一举成名,基本不太有人再敢和他对骂。

  反正05这场持续几个月的鏖战,充分表面了华夏文坛部分高层是又菜又爱玩。

  同时也给陆太君这位二代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但韩韩也不傻,后来为了混影视不受阻,主动与陆穿,矮大紧和解了。

  少年也要长大,赚钱嘛,不寒碜。

  否则有这帮帝都佬拦着,他想混影视圈真没那么容易。

  但现在不同了,影视圈有张远给他开道。

  他就不怕了。

  而且俩人都是年轻人,还都会玩车,明显更有共同话题。

  张远让他先去看电影,看完后,再与他一同商量下“观后感”。

  转头来到周末,他抽空去了趟戴高乐机场,把姜一朗接到了酒店安顿。

  “现在到了巴黎,可以抽烟,但不能当街抽,以防被人拍下来,你爹毕竟是公众人物。”

  “每天不许抽超过三支,因为你还在生长发育。”

  “喝酒的话,虽然年龄不合法,但你想尝试也行。”

  “可只能有你妈在场,或者我在场的情况下喝。”

  “女孩子喝醉后会发生很可怕的事。”

  “还有,陌生人给的烟,酒,水,都不能用,一定要小心。”

  “因为你不知道谁是人面兽心的坏人。”

  一路上,张远和她定着规矩。

  姜小姐则用一副很难评的表情看向他。

  “叔,你怎么比我爸都烦人。”待到张远说完后,她回道。

  “你爸说了,要我把你当孩子。”

  “我在尽我的责任。”

  张远上下打量了一下,又是吊带超短裤组合。

  远瞧着和20来岁的没什么区别。

  实际这妞虚岁才16,实岁15。

  他想着,若是自己有这么个闺女,长这样,身材这样,我非得成天派八个十个保镖暗暗跟着。

  哪个黄毛敢上手,我就让他体验一下满清十大酷刑。

  “你这么说话显老。”姜一朗回道。

  张远:……

  “我和别的男人不同,只是比较负责,不是老。”

  “呵。”哪知这女生冷笑一声:“男人都一样。”

  “你这么说话才显老呢。”

  “这是十几岁姑娘该说的话吗?”

  “我这么说可是有根据的。”姜一朗一甩又黑又长的头发。

  “前几天我去看我弟,就是我爸那小老婆和他生的儿子。”

  “那叫合法夫妻,小老婆多难听啊。”张远能感觉到她对周昀的恶意不小。

  “我就说是小老婆……反正我去看了我的小老弟。”

  “才几个月大,抱在怀里就扒我衣服,对着我的胸口吧唧嘴。”

  “那是小孩子想吃奶了。”

  “所以我才说男人都一样,无论年龄。”说完,她直勾勾的看向自己。

  张远:……

  我要不让你帮我去搞陆穿吧,这嘴可以啊这嘴。

  “哥,烟。”她伸出手来。

  好家伙,之前喊叔,要烟的时候就喊哥。

  张远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封面印着吉普赛女郎的烟来。

  这烟叫Gitanes,是当地牌子,包装好看,味道一般。

  抽出三支,递给她,一天的量。

  “小气。”见他真就给三支,少女没好气的嘀咕的一句。

  “喂?”

  手机铃响,他拿起电话,同时用力拍向想偷自己烟盒的手。

  “哎呦……Jetedéteste!”姜一朗用法语骂了句。

  在我眼皮子底下偷东西,这和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在刘韬面前玩闷骚有什么区别。

  “张生,你好啊。”

  《叶问》的导演叶伟性给他来了电话,言语间喜气洋洋。

  高兴的理由很简单,《叶问》的票房相当不错!

  之前就已经破亿。

  在张远的一同操作,采访后,激起了第二波观影潮。

  让片子在上映三周后,票房曲线奇迹般的迎来了一波龙抬头。

  叶导打来的目的更简单。

  “张生,现在电影票房不错。”

  “我们是不是该推进续集计划啦?”

  这是叶伟性职业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当然不肯放手。

  拍续集可比重起炉灶稳妥多了。

  “好啊。”张远欣然应允。

  他也正有此意。

  能赚钱,能出名,有什么不好的。

  “你这边先准备剧本,组一下团队。”

  “有时间我们一块商量具体细节。”

  “好好好,我这就去办。”

  “到时候给你一份详细名单和流程。”

  之前叶导心里还是想着自己的甄老哥。

  现在看到票房这般,便也没话可说了。

  谁会和钱过不去。

  放下电话后,算了算。

  现在手里光要拍的续作就有两部,够自己忙活的。

  与此同时,韩韩那边已经看完了《南京南京》。

  晚上与他经过简单的沟通后,两人达成了共识。

  韩少爷很快在自己博客上,对《南京南京》下了判断。

  “已阅,狗屁不通。”
  http://www.bixia5.cc/book/4927/10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