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第461章 册立太子,天下拥护!萧和:这个阿斗,有点不一样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61章 册立太子,天下拥护!萧和:这个阿斗,有点不一样呢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阿斗,阿斗啊~~”

  刘备却欣喜万分,对刘禅的“失礼”便也忽略不见,翻身上马便大步扑了上去。

  “父皇。”

  刘禅平静相对,脸色波澜不惊,未有父子相见的那份欣喜。

  “阿斗,你当真已痊愈了么,快让父皇看看。”

  刘备拍着刘禅肩膀,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儿子。

  刘禅淡淡一笑,答道:

  “多谢父皇惦念,儿臣的病已经全好了。”

  刘备退后半步,仔仔细细打量刘禅。

  从表面看起来,自家儿子神情言辞皆是与常人无异,看不出半点痴呆的症状。

  甚至,刘禅的应对从生病之前,还要更加从容淡定。

  他的气度,似乎与先前已颇有不同。

  “陛下,酒宴已备好,请陛下入城回宫吧。”

  诸葛亮笑呵呵上前相请。

  刘备思绪被打断,遂也不再多想,当即携起刘禅的手,父子二人并肩入城。

  此时邺城的官民,早闻知天子还京,已是万人空巷于街市。

  刘备在山呼万岁声中,昂然入城,接受臣民朝拜。

  皇宫之中,一场盛大的庆功接风宴已经备好。

  刘备遂于金殿之中,大宴众臣,一贺收复并州,二贺刘禅痴症痊愈。

  庆功宴上,刘备当即颁布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大封有功之臣。

  参与此战的汉军将士,上至将军,下至府兵,皆论功行赏。

  府兵赐田,将校们加官,似萧和这样已位极人臣者,则增加食邑。

  封赏圣旨一下,众臣皆是欢欣鼓舞,轰然起身拜谢天子恩赏。

  第二道诏书,则是册立刘禅为太子!

  今日父子相见,刘备已亲眼见证刘禅身心痊愈,甚至比发病之前要更好。

  最后的顾虑已烟散云散,刘备自然是趁着高兴,当即于众臣之前立刘禅为太子,以了却一桩心病。

  诏书颁布,众臣自然是皆无异议。

  刘永和刘理二王,自知没有资格与长兄争位,哪怕心中有所不情愿,面上却也不敢有丝毫不满,只能表现出心悦诚服的接受父皇所做决断。

  太子之位,就此尘埃落定。

  次日,刘备便又下诏,向大汉诸州郡,向天下臣民宣布立晋王刘禅为旨意。

  诏书很快便传往天下各州。

  最先收到诏书的,自然是坐镇洛阳,都督河南诸州军事的大将军关羽。

  立嫡立长的道理,关羽自然是清清楚楚。

  先前他支持立刘永为太子,也是因刘禅痴呆,失去了立储资格,为大汉社稷考虑,方才想立一位性情敦厚的守成之君,而非出于私心。

  现下闻知刘禅已然痊愈,关羽是欣喜万分,对刘备立刘禅为太子的决断,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于是接到诏书的第二天,关羽便写下一道奏书,表示坚决拥护刘备决断,令三子关索亲自往邺城上表。

  大将军关羽都无异议,各州的刺史,镇将们,自然更没有异议。

  于是雪片般的上表,便从四面八方送往邺城,皆是拥护刘备册立刘禅为太子的决断。

  太子之位已定,天下臣民也都松了一口气,悬而未定的人心也随之安定。

  对刘备而言,现下已无后顾之忧,惟一所求就只剩下荡灭伪魏,扫除张鲁刘璋二贼,于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他要留给刘禅一个统一太平的天下。

  于是,在刘备还京后不到一月,再伐伪魏之事,便被提上了议程。

  是日,皇宫金殿。

  老刘召集众臣,共商伐魏灭曹大计。

  众臣争相进言,殿中议论声此起彼伏。

  众人所献方略,虽细节略有不同,大致方向却出奇的一致。

  即以并州方向为伐魏的主攻方向。

  具体操作,乃是以主力大军自晋阳南下,佯从蔺县渡,龙门渡,以及蒲坂渡三处渡口西渡黄河,攻入关中。

  鉴于蔺县和龙门渡西岸多山,不利于大兵团展开,这两路渡河只作为佯攻。

  汉军真正的渡河方向,仍旧选在蒲坂津。

  自蒲坂津渡河,只要攻下对岸蒲坂关,前方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汉军数十万大军一涌而入,就凭曹操现有的动机兵力,在茫茫旷野之下,焉能抵挡?

  蒲坂关,乃是伐魏的关键所在。

  而潼关和武关两个方向,自然而然依旧是佯攻,以牵制部分魏军兵力。

  大方向敲定,接下来所议,就是具体的渡河方案。

  “据我细作近期所报,曹操已对蒲坂关进行了多次加固加厚,足以抵挡我神雷炮的轰击。”

  “除此之外,曹贼还以蒲坂关为中心,沿河上下的十里之内,修筑了两道河防工事。”

  “蒲坂关一线的常驻魏军数量,也增加至了三万左右,必要之时,还可以在两天之内,再调集两万兵马。”

  “且镇守蒲坂关的魏将,乃是伪魏名将徐晃。”

  “就曹操这番部署来看,曹贼多半已推断出,我们势必会将蒲坂做为伐魏的突破点,故而才会重兵屯守,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我军过河!”

  庞统指着大殿中的沙盘,将魏国的防御战略及体系,一一讲述了出来。

  诸葛亮羽扇一指,跟着说道:

  “曹贼如此布局,臣以为也不足为怪。”

  “毕竟我们是刚刚尽起倾国之兵攻下了并州,其目的,自然是为绕过潼关天险,由并州进攻关中。”

  “那么接下来的伐魏方向,必是一目了然,毫无悬念。”

  “曹贼既有预判,自然会将重点防御方向,放在蒲坂关一线。”

  刘备深以为然,微微点头道:

  “士元孔明言之有理,此番伐魏已是阳谋,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天下人皆知朕要自蒲坂攻入关中,曹贼自会有所防备。”

  话锋一转,刘备眉头微皱:

  “不过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蒲坂关虽不及潼关险要,却有黄河这道天险在前,曹贼又屯有重兵防御,我军想要渡河破关,只怕未必如先前想象的那般轻松。”

  “如何顺利渡河,攻破蒲坂关,众卿可有良策?”

  众臣议论再起,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只是众臣所献之策,各有优劣,皆算不上是万全之策。

  “伯温,你可有良策?”

  刘备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萧和。

  萧和眼神已是胸有成算,淡淡一笑,反问道:

  “区区一条黄河,岂能挡得住我大汉天师,陛下忘了,当年我们是怎么打过黄河,兵围黎阳的了么?”

  萧和旧事重提,刘备微微一怔,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下一瞬。

  太子刘禅眼眸一亮,突然开口道:

  “父皇,大司马的计策,乃是借天时之利,我军踏冰过河!”
  http://www.bixia5.cc/book/5259/4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