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新年不太平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听到外面的尖锐爆鸣声,李彻擦了擦眼泪,垂下的脑袋抬起。

  那名士兵鬼叫出声的瞬间,周围已经跑出数个守夜人将其摁倒在地。

  李彻自是不会和一个小兵计较,对身后挥了挥手。

  守夜人当即警告了他两句,让他不可外传,便放走了。

  被这么一打岔,李彻也是待不下去,便走了出去。

  抬头看向天空中的寒月,李彻叹息一声,吐出长长的白气。

  死的这八人,都是他能喊出名字来的,甚至有从一开始就追随他的罪徒营老兵。

  人心都是肉长的,遑论一起经历过生死的袍泽,李彻是真的为他们的死而感到痛心。

  但此事李彻并不后悔,若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贪腐之事将愈演愈烈。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奉军体系,在贪腐的啃噬之下,过不了几年就会糜烂崩塌。

  李彻沉默少许,转身回了奉天殿。

  奉天殿内,烛火通明。

  李彻走到桌案后坐下,案头堆积着来自刑部和守夜人的密报。

  纸上密密麻麻,俱是各路将领、文臣或明或暗的产业、交际、以及已经查实的污点。

  上面的一桩桩银子数量惊心动魄,便是李彻见过大世面,都忍不住皱眉。

  这只是奉国的情况,甚至在大庆之中,奉国的官员算是最清廉的了。

  难以想象,帝都、北方贪腐成什么样子,南方被世家控制的地方,有事何等触目惊心的情况。

  “光杀人,解决不了根子。”李彻像是在对下首的秋白说话,又像是在自语。

  “贪欲是杀不尽的,今日砍了八个,明日还能冒出十八个。”

  “得让他们不敢贪,不能贪,最后…不愿贪。”

  贪腐之事是禁绝不了的,即便到了现代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到。

  但可以通过制度来压制,将贪腐对国家的破坏尽可能降低。

  李彻开始思考,各朝各代应对贪腐的制度,想从中获得答案。

  过了不知多久,台下的秋白都有些犯困了,李彻终于从沉思中醒来。

  他推开名单,取过一张空白的诏书扔给面前的秋白。

  秋白心领神会,立刻将诏书在面前摊开,随即提起笔。

  李彻沉吟片刻,开口道:“拟令。”

  “其一,设‘养廉银’,自本王以下,所有文武官员,皆设立双倍俸禄的年终奖金,另于每年税银中划出专项,按品级、政绩、军功,额外发放‘养廉银’。”

  “告诉户部,这笔钱,谁敢克扣一分,本王剥了他的皮。”

  此条借鉴了清代养的廉银制度,以高薪养廉。

  奉国有些官员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家产本就比较薄,来到奉天后开销还每日增大。

  他们不是非要贪,而是不得不贪。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攀比心这东西谁都有。

  当看到自己的同僚摆出的排场,他们自然也想拥有,看到同僚每日抱着娇妻美妾,他们自然也想要抱。

  贪腐因此而生。

  分发养廉银,便能让这一批人不再铤而走险,至于其中之花销......

  问题不大,倭国的银矿源源不断,目前完全足够应付这点开销。

  “其二,将守夜人的职能扩增,成立独立监察曹,派驻各军、各州府。”

  “监察曹不干预政务,只负责密查暗访,直报于本王。”

  “另外,于各城设‘登闻鼓’,允许民告官,凡查实贪腐者,告发者赏赃银一半。”

  这个方法则出自明朝的上访制度。

  民告官自古以来被视为有罪,别管你有没有理,以下犯上就是你的不对,先挨上板子再说。

  这也是军队抚恤金被贪,下面的百姓却无一人敢闹得大张旗鼓,出来喊冤的原因。

  贪腐之事,最大的麻烦便是官官相护。

  李彻要做的就是让百姓介入其中,以人民的力量帮助自己监督。

  “其三,”李彻看向秋白,沉声道,“重启‘巡察使’制度,由监察司选派干员,代天巡狩。”

  “持本王节钺,可直查府库账目,可审问涉案官员,遇重大情弊,有临机专断之权。”

  “巡察使每年轮换,不得与地方官结交。”

  这是唐代巡察使制度。

  是为了肃清地方的贪腐风气,至少不能让地方官出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乱象。

  当然,如今奉国的地盘不够多,巡察使只是预演。

  等到李彻继承皇位,接手大庆之后,那才是巡察使的真正用武之地。

  “其四,由诸葛哲牵头,汇同户部、刑部,给本王制定一部《反贪律》。”

  “以往律法对贪腐量刑模糊,今日起,给本王明确下来!”

  “贪墨多少银两,是什么罪,该如何判,是斩首、流放、还是抄家,写得清清楚楚,明发天下!”

  “让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其五,”李彻顿了顿,声音更冷,“实行‘连坐’与‘追赃’制度。”

  “贪官一经查实,其直属上官,察人不明,御下不严,同罪减三等论处!”

  “所贪墨之银,哪怕花用殆尽,也要全部追缴!”

  “从其家产、从其族人、甚至从其子孙日后俸禄中扣除,直至还清为止!”

  “死了,也得把债给本王还上!”

  秋白浑身一顿,连忙低下头默写,不敢言语。

  殿下这是发了狠心啊,朝中众官吏怕是要瑟瑟发抖了。

  好在他秋白足够干净,从来都没有过贪腐之事。

  秋白跟在殿下左右,每次封赏都没落下过,家产已经远超普通富家翁了。

  “明日,将此诏书交给内阁,让诸位阁臣议一议,若是没有问题,便实行到奉国各地吧。”

  秋白拱手应诺。

  次日,内阁收到李彻的旨意,迅速开始票拟。

  最终全票通过。

  很快,新的制度传遍奉国。

  奉军治下各省官员们,在收到增加的俸禄和‘养廉银’的同时。

  也看到了各县衙门口,张贴的《反贪律》细则,以及关于监察、巡察、告发、连坐的严苛条款。

  到手的银子是多了,但盯着他们的眼睛更多,头上的利剑也更锋利。

  短短半个时月间,又有几起顶风作案,或是掩藏极深的贪腐案被监察曹揪出。

  这一次,李彻没有再搞大规模的处决,而是严格按照《反贪律》执行。

  该流放的流放,该抄家的抄家,其上官亦被牵连贬谪。

  效率极高,冷酷无情。

  血腥味似乎淡了,但无形的恐惧和约束,却更深地刻入了每个官员骨髓。

  直到新年到来,这场反贪风暴才告一段落,众官员总算是松了口气。

  腊月三十,奉天城。积雪被扫到街巷两侧,露出青黑的水泥路。

  房檐下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晕开一团团暖光,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空气中弥漫着油炸糕点和炖肉的香气,孩童穿着新衣,攥着糖葫芦或小小的爆竹,在人群中嬉笑着穿梭。

  今夜全城燃灯,没有宵禁,这是李彻的特令。

  他换了一身寻常的棉袍,外罩玄色大氅,未戴冠冕。

  只如一个身形挺拔的寻常士子,带着同样便装的秋白和曲近山,默然行走在熙攘的人流中。

  喧嚣声浪扑面而来。

  小贩的吆喝、孩童的尖叫、远处戏台隐隐的锣鼓点......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却奇异地构成了令人心安的嘈杂。

  李彻走过一个卖灶糖的摊子,老汉脸上堆着笑,正小心翼翼给孙儿掰下一块糖块。

  他走过一间门脸不大的酒馆,里面几个穿着旧军袄的汉子正红着脸碰杯,大声说着当年征靺鞨时的战绩。

  他走过一座新修的石桥,桥下河水冰封,几个半大孩子正嬉笑着尝试在上面滑行。

  在一处十字路口,围了一大圈人。

  中间的空地上,几个汉子正在舞动一条纸扎的长龙,龙首昂扬,龙身翻腾,引得周围叫好声不断。

  鼓点激越,烟火气混着人们呵出的白气蒸腾而上,模糊了屋檐上残存的积雪。

  李彻驻足在原地,安静地看着,光影在他眼中明灭。

  一派太平年景。

  秋白低声道:“殿下,外面风大,是否......”

  李彻抬手止住他,依旧看着那片欢腾。

  他看得极其认真,仿佛要将每一张笑脸,每一声欢呼,都刻进心里。

  这一年,杀了不少人,也流了不少血。

  但此刻,看着这满城灯火,听着这盈耳欢声,他只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自己所求的,不正是这个么?

  让这奉天城,让他治下的土地,能让孩童安心嬉戏,让老人得享晚年,让将士们流的血不至于白费。

  贪腐要查,吏治要清,敌人要杀......

  但最终落下的,该是这样一个温馨而热闹的新年。

  一个手拿糖葫芦的小孩没留意,差点撞到李彻身上。

  秋白眼神一厉,上前半步。

  孩子慌忙道歉,抬头看见李彻平静的眼神,不知怎的心头一松。

  不由得天真一笑,又吵闹着挤进了人群。

  李彻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舞动的长龙,转身融入人流。

  “回吧。”

  温馨只此一刻,接下来新的一年,注定不太平。
  http://www.bixia5.cc/book/5305/7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