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1章 近海的防备
推荐阅读:
夏若雪叶辰孙怡
都市狂枭
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
桃源绝世医神
状元郎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重生到七零,我娶了个古代媳妇
回到过去做财阀
八零日常:小辣椒一人干翻全村!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陶光明后背出了一层冷汗:他就算反射弧再长,也明白潜艇开到近海意味着什么。漂亮国能四处耀武扬威威慑各国,就是因为他们的潜艇可以携带核弹如鬼魅一般出入各个海洋,如果有需要,就能在敌人毫无防备,无法预测的情况下,进行核打击。
到时候就算他们躲到“文军新城”的山洞里去,也无济于事。
陶光明一连声的说:“造潜艇,赶快造大型核潜艇。”
李文军微微点头:“这个,杨守拙他们会干,我只管提供数据、高端材料和各种技术给他们。”
有潜水器厂的技术人员过来跟李文军说:“李董,你叫我们布置的海底地震检测仪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
李文军微微点头:“好。”
陶光明皱眉:“地震又关你什么事,你真是家住海边,管得宽。”
李文军气笑了:“你懂个屁。这个东西有大用。”
技术人员说:“但是安上上去的一百个,才一个月就坏了几个了。”
李文军说:“用小型无人潜水器去检测一下损坏地点的水温。是不是海水温度超出了仪器的正常使用范围。”
技术人员;“好。附近就有几个,远程调用测一下。”
李文军和陶光明饶有兴致看其他技术人员拆地上那些缴获的潜水设备。
特别是那个波浪滑翔机,李文军叫他们拆解下来后,好好把波浪的垂荡运动能量转化器扫描3D建模,回去好好改进一下,争取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不一会儿,刚才去测海水温度的人过来说:“李董。还真是。那一块的水温比旁边都要高,有五六十度。可能是有洋流带来附近火山口的热流,或者那里本身就有个热流。”
现在“文军实业”的东西只要是水里的东西都划拨到船舶厂生产,这个海底地震仪也不例外。
之前研发这个的时候,李文军就说要把温度适用范围设置成-2到100℃。
耐腐蚀、耐高低温的材料他们都有。
只是用那些高档材料,成本就会成倍的往上涨。
船舶厂厂长觉得海水的温度不可能那么高,所以最终把使用温度定在0-35℃,来降低成本。
这是因为热带地区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在30℃-32℃左右。
虽然热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但是海水温度不会无限制地升高,因为海水的蒸发会带
走大量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而且洋流也会对海水温度进行调节。
低温主要存在于南北极。可是学过屋里的人都知道。流动的水,温度不会比冰点低。
所以他们连这个温度要求都觉得太高了,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他们地震探测仪都是安装在海底,所以温度波动范围要更小。
李文军也再没说什么,只让他们先做一批出来,安到海底再说。
还是那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设计图上吹得再天花乱坠,实际用的时候不扛打,屁用都没有。
厂长一向都没有董庆军那么严谨,只想尽快把研究成果转变成商品摆上架。
结果现在就被打脸了。
李文军问技术人员:“还有什么问题吗......”
技术人员:“还有灵敏度不太行。传感器大多数不灵了。而且海底的干扰太多了,这一个月误报了十几次。”
“还是传感器耐久性和抗干扰能力不过关。错误的估计了温度压力和腐蚀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李文军微微点头,对技术人员抬了抬下巴,“去给你们厂长打电话反应,你们自己改去。”
要是他打电话过去,估计厂长会下不来台。
而且重要的事,李文军并不觉得他的思路有问题。
只不过企业经营者要学会在高端科技产品和大众产品间找平衡,学会区分对待两种产品的态度。
李文军加了一句:“在这些仪器能连续性有效测量以后,务必把每天的数据都给我看。”
陶光明:“奇怪了,你怎么忽然对这一片海域的海底感兴趣。其实我来之前查过,这里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很低。”
不仅仅是监测地震,李文军还从来不在这一带沿海搞厂房和酒店。
杨守拙之前说要去南印度洋的岛上建五星级酒店,也被李文军制止了。
他好像在刻意躲开这一片一样。
今天这么一说,陶光明越发觉得不对劲。
李文军抽了抽嘴角:“发生概率低,不表示不发生。说不定几百年不大地震,一来就来个灭绝性的。”
陶光明笑:“你这就是诡辩和耸人听闻,敢不敢打.......”
李文军斜眼望着他,等着他把后面的话说完。
陶光明却硬生生把最后一个“赌”字给咽了回去。
李文军冷笑一声:“怂货。又菜又爱玩。”
船舶厂只能叫人用潜水器把那些地震仪又取了回来。
结果不单单是探测头失灵,就连外壳都被腐蚀得不成样子。
毕竟材料的耐腐蚀性也是在设计温度范围以内。
当温度超出设计范围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会急剧增加,导致材料的腐蚀速度加快。材料的微观结构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晶体结构转变、晶粒长大等,从而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耐腐蚀性也会受到影响。当温度超出设计范围时,腐蚀介质的特性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比如常温结晶和凝固的东西,到了高温下,就变成了流动的腐蚀液体。
厂长叫人把所有地震测量仪换成更好材料更好的感应器,又安了回去。
这折腾下来,成本远高于一开始就用最好的材料和元件的成本了。
陶光明和李文军他们回去后,这些地震感应器就开始正常工作。
技术人员也每天晚上12点把一整天的资料发给李文军,然后配上分析总结报告。
李文军要求他们报告尽量简短,所以几乎每天都像是复制一样:“未检测到超出安全范围的地震波。”
其实如果有很大的地震波,就会报警。
李文军手机上也会有提示。
喜欢大国实业
http://www.bixia5.cc/book/5400/23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