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权力之巅 >第一卷 第1188章 程万山的提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 第1188章 程万山的提醒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退休二十载,已经很少有人提及程万山当年所做的事,甚至程万山自己都忘记了一大部分。

  但是,引进国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哪怕到他最后闭上眼的那一刻,也绝对不会忘记。

  因为,这件事,比之外界的公开报道,要艰难复杂得多。

  当时,正是程万山再上一步,成为江北省委书记的关键时刻,如果国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不及预期,他的仕途也将划上句点。

  为此,程万山的老领导,特意把程万山叫到了京城,彻夜长谈。

  老领导分管工业,很想在任期内,解决大型合成氨装置,被外国卡脖子的问题,所以整合多个设计单位的力量,设计出了纯国产的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

  可是从设计图纸到实际建设,却卡了壳。

  几个化工大省,百般推脱,找出各种理由,不用国产设计。

  折腾来折腾去,就只有江北省和湖东省愿意赌一把。

  老领导的意思,是让湖东省上。

  江北省底子弱,化工产业更是刚刚起步,一个几十亿的项目砸下去,万一失败了,身为省长的程万山必然是第一责任人。

  老领导知道程万山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他不想让程万山冒这个险。

  不过,程万山却有自己的考虑。

  一是想为老领导分忧,二是当时的江北省太穷了,不找条弯道,想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个人的风险,程万山根本没有考虑。

  江北省有四千万人,不能因为他一个人,放弃这个能造福四千万人的机会。

  程万山将自己的想法,与老领导一一道明,最终,老领导同意将首套国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放在江北省。

  可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程万山还需协调江北省内部。

  首先是省这一级,特别是省政府这边,几个副省长对国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都没什么信心,态度上也不是很积极。

  程万山必须把这些人的工作做通,项目才能完美落地。

  其次是这个项目究竟放在哪,江北省下面十一个地级市,每个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劣势,需要综合考量,不但考量硬件,还得考量软件,当地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够不够高,执行能力够不够强,都非常重要。

  内部协调工作做完,还有与设计单位的对接。

  由于国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是由多家设计单位合作完成,虽是分部完成,却也有很多交叉起来的地方,对接工作,错综复杂。

  程万山只能事无巨细,每一项都得考虑在前面。

  为了这个项目所耗费的精力,简直难以估量。

  但遗憾的是,项目建成,进行试车的那天,程万山却因为进京汇报工作,没能到达现场。

  三十年后的今天,宋思铭把当年试车成功的照片,送到程万山面前。

  程万山感觉,这张照片就是对他整个政治生涯的总结。

  如果今天这次见面,是提前约定好的,宋思铭准备出这个礼物不稀奇,可这次见面完全是程万山临时起意。

  只能说宋思铭足够细心,足够敏感,而且具备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宋思铭还不到三十岁。

  许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高度,宋思铭三十岁就达到了。

  这一刻,程万山更加确信,今天这次见面,见对了,甚至有些见晚了。

  当初,因为环宇广场,程奎与宋思铭产生矛盾的时候,程万山就注意到了宋思铭。

  但那时的程万山,只觉得宋思铭是一个不错的人,提醒程奎不要与宋思铭交恶,并没有真正把宋思铭当回事。

  毕竟,他从政数十载,见过太多出色的年轻人。

  只有最出色的那几个,才能入他的法眼。

  今天,之所以要见宋思铭,是因为,程奎向他讲述了,在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这件事上,宋思铭所起的作用。

  前两天,程奎给他打过电话,说会回江台,到江北大学,与江北大学领导谈新校区的事。

  程万山还以为,这件事是以程奎为主。

  没想到,真正唱主角的是宋思铭,从始至终,都是宋思铭运筹帷幄,程奎相当于吃现成的。

  再加上之前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程奎从宋思铭身上,实实在在得了好处。

  程万山虽然自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还能再撑几年,但几年之后,程奎最多到正厅,想让程奎有更长远的发展,必须提前铺路。

  而宋思铭,已经有资格成为那条路。

  就着照片,程万山向宋思铭和程奎,讲述了当年引进、落地这个项目的艰难险阻,同时告诫宋思铭和程奎,为官之道,追求的绝对不是四平八稳,为了更高的目标,该冒的险一定要冒。

  宋思铭和程奎听完,都是受益良多。

  接下来是吃饭时间。

  三个人移步餐厅。

  菜是简单的菜,酒的话,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程万山已经不喝了,但程万山要求宋思铭和程奎喝一点。

  酒品见人品,他想看看喝完酒后,宋思铭会是什么表现。

  但这一操作,注定徒劳。

  宋思铭喝酒跟喝水一样,喝多少,都能保持清醒。

  “我听程奎说,这次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青山的主要对手是丹霞。”

  吃到一半,话题转到江北大学,程万山撂下筷子,说道。

  宋思铭也赶紧撂下筷子,回答道:“是。”

  “以丹霞为主要对手没问题,但是,也不要忽略其他城市。”

  程万山提醒道。

  “程老,您觉得还有哪个城市,可以争取江北大学的新校区。”

  宋思铭请教道。

  “两个。”

  “一个是昌顺。”

  “一个是永寿。”

  程万山顿了顿,旋即解释道:“昌顺之前被江北大学排除,是因为他们给江北大学新校区的选址有问题,但选址是可以变的,如果昌顺也拿出核心地块,青山如何应对?”

  “这……”

  宋思铭和程奎对视一眼,都陷入沉思。

  昌顺的城市等级,是要高出青山和丹霞的,同样的条件,将是降维打击。

  “再有就是永寿了。”

  “别忘了邱景阳几个月前,还是永寿市委书记。”

  程万山接着说道。
  http://www.bixia5.cc/book/5759/1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