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一卷 第266章 大俗大雅,吾弗如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卷 第266章 大俗大雅,吾弗如也!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对于《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们来说,海子的来稿,绝对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先睹为快的。

  所以,当有编辑说,收到海子最新来稿的小说《亮剑》时,包括主编张光年在内的所有编辑,全都聚拢了过来。

  “呀!真的是海子的稿子,太好了。原来海子这么久没有来稿,是在憋这么一泡大的呀!”

  “去去去!说的什么话啊!怎么能这么形容呢?简直是有辱斯文。”

  “《亮剑》?海子这是要写什么小说,这么厚,字数不少吧?”

  “抗日小说!天哪!海子居然又转型了,不写《伤痕》那样的伤痕文学,转而写起了抗日战争期间的小说,说的好像是一名八路军独立团团长的故事……”

  “快快快!你赶紧看,拆开来,大家一起看,速度快一点。”

  ……

  在第一个发现的编辑看完第一页之后,大家就开始抢着看了起来。

  盛名之下,自然没有虚士。

  林火旺的笔名海子,已经不是当初投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籍籍无名的新人了。

  如今的海子,可以说是中国新生代文学圈当中,最负盛名的诗人和作家。

  不管是他的诗歌,还是他写的小说《伤痕》,都获得了绝大部分文学领域专家们的肯定与认可。

  更不用说,广大的文学青年们,对于海子的狂热追捧,更是让其成为了大众偶像。

  “好呀!太棒了。我是真没想到,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创作,竟然还能写出这般的新意来。

  快意恩仇,这个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的形象,简直是太……太生动了。

  而且,我是查过资料的,知道在我们八路军的干部队伍当中,是有不少像李云龙这般带着匪气,却一心抗日,能打硬仗的指战员的。”

  第一个看到《亮剑》的编辑,看完一个大章之后,大呼过瘾,丝毫不吝啬对《亮剑》的赞美之词。

  他这般一说,后面还没轮到《亮剑》第一章的很多编辑,立马心里将像是被挠了一样,痒得不行,急忙探着脑袋过去。

  幸得,这些编辑日常审稿,都是一目十行,看稿的速度非常快。

  很快……

  大半本的《亮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里传阅完毕。

  是的!

  为了保险起见,林火旺并没有将一整本的《亮剑》给寄出来,只寄了大半本,剧情大概在李云龙等人上军校那里,还没有涉及到后面敏感的剧情。

  哗啦一下!

  第一个看完这些内容的编辑,那叫一个神清气爽,猛拍了一下桌子,叫嚷了起来:“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海子这本《亮剑》绝对又能引领一次文学狂潮。

  真是难以想象,他才刚以《伤痕》小说开辟了伤痕文学。

  现在,我敢肯定,只要他的《亮剑》发表出去,立马又能引领一次抗战小说的亮剑文学风潮来。”

  “太棒了!上一次,海子发表的《伤痕》,使得全国各地的杂志期刊,现在刊登的稿子,十篇里面有八篇都是伤痕文学。

  这一次,我们《人民文学》将再次走在全国文学杂志的前列,再次以海子的《亮剑》引领新的潮流。”

  “主编!主编你快发表一下意见呀!海子这篇《亮剑》,能不能刊登?”

  ……

  所有的编辑,都将目光聚焦到了主编张光年的身上。

  张光年则是恋恋不舍地放下最后一页稿子,笑容满面地说道:“如此精彩卓绝的稿子,当然要刊登了!刚好新的一期就要刊印了,马上撤下一篇稿子来。

  将《亮剑》的第一章,就放在新一期《人民文学》的第一篇上。

  哈哈!这一次我们《人民文学》又要大出风头咯!”

  不过这个时候,却有编辑谨慎地提出了一点疑问道:“主编,可是海子的这篇《亮剑》看起来,还没有完全写完呀!

  这要是我们刊登出去了,他后面的内容迟迟没有寄过来,或者寄过来的内容,问题很大,那怎么办?”

  “切!你担心这个做什么?那可是海子呀!海子让我们失望过么?”

  “就是了!既然海子将稿子寄给我们,就是对我们《人民文学》的信任。我们可不能辜负了海子的信任,更加要相信海子。”

  ……

  最后,依旧是主编张光年一锤定音道:“海子的稿子,必须发,马上发!”

  不仅如此,张光年立马就让在场的这些编辑们放出风去了。

  几乎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整个京城的文艺圈,都知道了大诗人大作家海子又要发新作了,而且依旧是让整个《人民文学》编辑部都觉得震撼的新类型作品。

  哗啦一下!

  消息又从京圈传了出去,电话电报齐发。

  一天的时间之内,全中国有点影响力的文艺工作者们,都知道了海子发新作的消息,就在下一期的《人民文学》上。

  立马就将大家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业内纷纷在猜测,继《伤痕》之后,海子的新作品会是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呢?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消息传到作协大院,巴老和钱老也借此笑谈了起来。

  “巴老,这个海子真是了不得。寻常文人,往往是十年磨一剑,一辈子能有那么一两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就非常了不得了。

  可是你看看,《伤痕》才发布多久呀!海子又来新作了。

  看张光年放出来的消息,定然质量不俗,否则他不敢这么肆意的将牛给吹出去的。”

  钱老倒是很清楚,这是《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的一点小聪明。

  将期待拉高起来,到时候《人民文学》新一期的销量肯定又能再创新高了。

  巴老也是哈哈笑道:“所以我就说嘛!将《人民文学》交给张光年来打理,是找对人了。

  海子是个好同志呀!之前的《伤痕》发表,就启发了我们无数的文艺工作者们。

  这段时间内,涌现出来的伤痕文学,就有不少的佳作。

  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反作用于主流的意识形态了。

  前些天,我和老人家聊天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件事。

  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们,应该要清楚明白一件事,创作是要为思想为意识形态服务的。

  通过我们笔下的文字,去阐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去反应和表达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去抗争存在的那些不公,这才能赋予作品更深度的意义与职能。

  像海子同志,就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棒的诗人与作家。

  老人家点名表扬了海子,我们作协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引领我们的作家,着眼当下,展望未来,用笔下的文字,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多做思想上的引领……”

  巴老看得更加透彻,钱老听了也是连连点头称是。

  ……

  而另一位文学泰斗郭老,听闻到海子又出新作后,也是心痒难耐。

  他想要马上看到海子的新作品,但《人民文学》的新一期,还要在几天以后才发行。

  所以……

  按捺不住的郭老,竟然直接喊来了两名学生晚辈,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到《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去。

  咚咚……

  “张主编!郭老来了。”

  当郭老的学生,敲开《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大门。

  里面的主编张光年和一干编辑们,立马有些受宠若惊起来。

  毕竟,这两年随着郭老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几乎都窝在小院里养病,从来不出门。

  连人民大会都托病没有去参加,可今天却亲自登门到《人民文学》来拜访,如何能不让编辑部的众编辑们大惊大喜呢!

  “快!郭老,快快有请,里面请。”

  张光年其实心里很清楚,郭老绝对是被海子的新作给吸引来的。

  但是,他却还是要装一下腔调的,请郭老在编辑部内坐好后,才笑吟吟地递上茶水问道:“郭老大驾光临,不知道所谓何事?是否是对我们《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工作,有什么重要的指示?”

  郭老则是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笑了笑说道:“光年,你这是明知故问。我这是闻香而来,海子新作的香味,已经飘满四九城,可否先端上来,让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家,先品尝品尝呢?”

  “郭老说笑了,您的身体,那是要长命百岁的。”

  见郭老直叙来意,张光年也不藏着揶着,让人直接拿来海子的手稿,把《亮剑》这篇意义非凡的抗战小说,展现在了郭老的面前。

  “《亮剑》?这是……一本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有意思!真有意思!海子的创作,似乎没有瓶颈,风格多变,天马行空……妙哉!妙哉啊!”

  就这样,郭老在《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里,先是一阵夸赞之后,便立刻沉迷进《亮剑》的故事世界当中去了。

  而所有的编辑们,也都没敢乱动,就这么静静地陪着郭老,整个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以及郭老翻书页的沙沙声。

  一直到天都黑下来,郭老才一副仿佛过了半个世纪般,缓缓放下书稿后,再次赞叹了一声:“《亮剑》之妙,大俗大雅,吾弗如也!”

  ……
  http://www.bixia5.cc/book/7126/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