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舆论阵地不容有失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在我党的历史上,舆论与宣传阵地,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同样,我们之所以能够以星星之火,实现燎原之势。

  就是因为,在一开始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本着初心,坚定地站在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一边。

  并且,运用强大的宣传方法和攻势,让我们共产思想,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中国的理念,彻底地深入人心。

  解放前,哪怕是那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劳苦农民,也都知道我党的好,知道毛主席的好。

  可以这么说,舆论和宣传,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强大的辅助。

  只可惜,在建立了新中国之后,我们却逐渐在原本如此擅长的“舆论战场”上,反而失去了优势。

  尤其是面对境外媒体的恶意抹黑,我们竟然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反击与澄清来。

  这便导致,我们国家、党和人民的形象,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认知当中,是非常不堪的,是贫困、落后和封建的。

  对于这一点,林火旺前世可以说是非常的深恶痛绝的。

  从他第一次出国到美国,被各种眯眯眼岐视,再到日本、韩国、中东,甚至是一些落后的拉美国家和印度,都认为我们中国是相当落后到“原始”或“封建”国家,人民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吃不饱饭的状态当中。

  而在港岛这边,也是一样的,那些英资控制下的报纸媒体与喉舌,不断地将中国大陆的一些不好的负面消息,进行放大和夸张,否定大陆所有一切好的方面。

  使得港岛上到企业家,下到普通市民,都对大陆谈之色变与避之不及。

  甚至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港岛的商人或职员,一听到要大陆去投资和工作,都是连连摆手,哪怕给再多的利润和工资,都不愿意。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设立在港岛的这些左派报纸和电影公司,在舆论宣传的工作上是的的确确没有做到位的。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在故意渎职,而是在港岛的舆论宣传领域,大陆官媒的那一套,是压根就玩不转,港岛的民众是完全不会买账的。

  要适应港岛的潮流,抓住港岛民众最关心的讯息,然后再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一些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输出,方能扭转和改变,港岛民众之前误以为的被妖魔化的大陆形象。

  这便是林火旺祭出的第一招,由廖公发起,召集这些左派报纸的头头脑脑们,按照林火旺的计划改进报纸的报道基调与方向。

  《大公报》、《文汇报》、《商报》等等每一个左派报纸,都放出了足以惊爆人眼球的新闻来。

  言辞之激烈,文风之犀利,角度之刁钻,都是之前左派报纸从所未有过的。

  效果嘛!

  不言而喻!

  销量便代表了一切!

  林火旺坐在行驶的富豪轿车里,窗外是港岛熙攘的早高峰。

  报童的身影在车流中穿梭,他远远就能看到,《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这些左派报纸的醒目头条被路人争相购买。

  无需刻意观察,那份抢购的热潮,本身就是无声却最有力的证明——左派报纸的销量,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激增。

  这暴涨的销量,绝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数字那么简单。

  它更代表着左派报纸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那些曾经只订阅右派或中立报纸的精英阶层、知识分子,今天也纷纷在报摊前驻足,被左派报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题和“惊爆眼球”的内容所吸引。

  《大公报》对北角制衣厂女工血泪经历的“直击”;《文汇报》对神秘“九龙城寨”“禁地”的首次深度探秘;《香港商报》对“汇丰银行放贷偏帮财团”这一指控的大胆揭露……

  无一不是尖锐犀利地刺破了港岛看似平静的水面,揭开了深藏的疾苦与不公。这些都是遵照他与廖公商议、由廖公发起推动的改革方向所取得的立竿见影的成效。

  都不用报童报贩们多么卖力的吆喝,单纯是在报摊上,各大左派报纸上触目惊心的标题,就已经让人忍不住从口袋里将钞票给掏出来了。

  “去铜锣湾和中环看看。”

  林火旺对司机吩咐,他想更贴近地观察不同阶层人群的反应。

  “好的!小林先生。不过,这个时间正是上班高峰期,可能会比较堵车……”

  司机点点头,启动车子,然后快速地朝着铜锣湾方向开去。

  林火旺半开车窗,看着一旁开过去的一些小巴,大多都是九龙巴士公司旗下的。

  出租车的数量也不少,然后便是私家车,以马自达、丰田等品牌的居多,豪华品牌的私家车还是不多的。

  这时的港岛,因为这一任港督麦理浩的励精图治,底层民众的生活质量,还是提高了不少。

  但是,也正是港督麦理浩亲自将“房地产”这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亲自从牢笼当中给释放了出来。

  从今年李嘉城竞标得地铁上的物业开始,便一路开启了港岛的“房地产时代”,往后几十年间,港岛就几乎只有“房地产”这一个核心的支柱产业了。

  那些做工业、机械、航运、仓库、医药、电器等等的商人,也都会逐渐被房地产行业巨大的利润与简单的模式,给彻底吸引。

  “这里就是铜锣湾了啊!也真是够小的。”

  看了看现在的铜锣湾,总共就这么几条街,林火旺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想起前世看的那些港片里,古惑仔们在铜锣湾大战,争各种地盘的场景。

  代入到现实当中来看,其实就是几个街溜子,在争一两条街的地盘罢了。

  电影上看起来,兄弟义气,热血豪情。

  实际的情况,和日本所谓的战国时代一样,都是菜鸡互啄,争来争去就这么一丁点大的地盘。

  而这边的情况,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铜锣湾的各大报摊,同样出现了抢购左派报纸的现象。

  和左派如此劲爆的新闻调查比起来,其他的诸如《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明报》、《成报》、《天天日报》等等,那是一点看头都没有。

  也就之前的《明报》因为金庸先生亲自写文称赞柳茹梦,热度延续,今天刊登了几个记者,对柳茹梦的后续调查,会比其他报纸的热度稍微高上一点。

  “行了!去中环看看……”

  上了车,林火旺刚刚买了一份《明报》,看到上面的调查报道,仔细地介绍了港岛浅水湾郭家的具体情况。

  林火旺正好也更加深入了解一番,自己媳妇这个外公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上面甚至还配有郭家二代和三代成员的照片,这年头可没什么隐私不隐私的说法,报纸报道需要,为了热度和曝光,都会给你刊上去。

  “咦?这郭家成员的长相,怎么都……”

  坐在富豪车上,林火旺看了照片,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

  实在是,郭家成员的长相,上到郭老爷子,下到三代才十几岁的小辈,是真的不堪入目啊!

  不过,在这群小辈当中,倒是有一人,让林火旺突然眼前一亮。

  “郭……郭富城?嚯!之前看琳哒给的资料时,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名字。

  现在一看照片,倒是对了起来。

  没想到,郭天王原来是梦梦大舅的小儿子。

  一家人长成这样,也……也幸得郭富城没长歪了。”

  目光扫过郭家小辈们的资料,林火旺也就对郭富城的印象深刻,其他人应该在后世都泯然于众人,没有做出过什么成就来。

  说话间,便开到了中环,这里高楼矗立,私家车的数量明显就多了。

  即便是那些从出租车上下来的职员们,也都是西装革履,手上拿着黑色真皮公文包,精神抖擞,抬头挺胸,十分自信地迈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当中。

  而他们许多人路过报摊,也都好奇地买上一份,甚至是几份左派的报纸。

  林火旺由此观察,知道自己的策略可以说是初步成功了。

  不管是底层的港岛市民,还是这些金融精英们,之前或许反感左派报纸,但现在却是被报道所吸引,主动地掏钱购买左派报纸。

  尤其是中环上班的这些金融精英们,这个群体的行为选择,比底层市民的争抢更能说明问题。

  他们的主动购买,证明左派报纸的改革确实击中了痛点,真正跨过了曾经的受众壁垒。

  这让林火旺更加确信,这次遵循他建议的“策略可以说是初步成功了”,成功吸引了包括这些金融精英在内的更广泛读者群。

  ……

  “行了!到新华社驻港分社去吧!”

  随着林火旺一句话,司机便往九龙尖沙咀开去。

  而这时在新华社驻港分社这边,同样也是一片欢呼雀跃声。

  梁威霖社长的办公室内,电话那是此起彼伏,手底下的各个科室,今天一大早,也是进入了特殊状态,忙得飞起。

  各大左派报纸的实时销售状况,都会汇总到这边来。

  以及,涉及到那些报道,引发的社会反响与问题,也都会通过新华社的一些消息渠道,及时反馈过来。

  ……
  http://www.bixia5.cc/book/7126/4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