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三零章 朱元璋的大杀招!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三零章 朱元璋的大杀招!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听到了这人所说的话后,边上几人一个个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好!好!关键时刻,还得看景濂先生,能挺身而出。

  像刘伯温这等人,早就已经成皇帝的走狗了。

  差景濂先生可差远了!

  这次的事儿,景濂先生动了,那问题就不大了。

  他们便不必太过于的忧心了。

  话说,这一次,不少人心里面都是忧心忡忡。

  被皇帝这边指使人弄的大明日报,所刊发的文章,直接就给打懵了。

  许多人,都被宛若被当头浇了一桶水,一下子把他们那熊熊燃烧,不可一世的火焰给压了下去。

  虽然未曾彻底的熄灭,可是和之前那等不可一世比起来,总归还是要熄灭了许多。

  不复之前的那种盛况。

  虽然已经有不少人,进行驳斥了那些荒谬的观点。

  让人不要相信这些,这都是那走狗罗贯中,在那里瞎编乱造,故意的混淆是非。

  绝对不能上了这个恶当。

  可是,大明日报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而是,又有朝廷背书,再加上那罗贯中那狗东西,写的东西很具有蛊惑性。

  还是让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令不少人心神动摇。

  在这件事情上的热情,没那么高了,甚至于都有不少人,决定不再参与这些事。

  认为大明日报所说是对的,他们这些读书人,如今最应该做的,不是声讨皇帝,不是那工业大学以及卫生纸。

  而是应该对那些不把人当人,用布帛,丝绸等这些如厕的世家豪门,达官贵人。

  这种种情况,让很多人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接就被打懵了。

  同时,也有一些人准备在今后,也学着朝廷开办报社。

  把朝廷的这个手段给学会。

  报纸作用之大,他们如今都有了极其深刻的了解。

  这样的手段朝廷可以用,那他们这边自然也可以用!

  动动笔杆子嘛,这正是他们所擅长的。

  至于说,刊印报纸等所需要的钱财,人力物力这些,也不必发愁。

  只要准备这么做了,那肯定会有不少热心人,志同道合之辈,捐钱捐物,帮助报纸运行。

  当然,这些也只是后面才能做的事。

  对于度过目前的难关,用处不大。

  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这样的情况下,景濂先生出山了。

  直接找到皇帝,要为他们这些人发声,为这件事而据理力争,面刺皇帝之过!

  景濂先生这般做了,那么就能让他们现在的局面,有极大的改善。

  定能让这皇帝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认清他的过错!

  景濂先生不愧是景濂先生,每当遇到这等大事的时候,总能在关键时刻里挺身而出,不畏强权,只为儒家。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儒,才真值得他们所敬仰。

  如刘伯温那样的,才应该遭人唾弃。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被他们如此称赞,视作希望之所在的景濂先生,这个时候正遭受着怎样的冲击。

  ……

  “陛下,这……这不可能!

  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能耕耘这么多的地?”

  宋濂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满是吃惊。

  只觉得皇帝这是在痴心妄想。

  “一切皆有可能。”

  朱元璋声音淡淡的说道:“这个世界是在发展着的。

  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前进。

  虽然有些时候遭遇灾难等等,会出现后退,或者停滞不前。

  但整体上,就是一直在上升,在前进。

  上古先民如何耕耘?

  刀耕火种,其耕耘效率何其之慢?

  而后,逐渐的发展出了工具,如木制,石制,和骨制工具。

  后面青铜出现后,又做出了青铜工具。

  再到后面,铁犁牛耕,驯化牲畜,用来耕作。

  锄头,犁,钯,各种各样的工具也都随之出现。

  工作效率不断攀升,和上古之时比起来,一人所能耕作之土地,何止能抵十人?

  一人耕作土地的产出,又何止高于十人?

  历史事实便在这里,如何便不能在今后,让一人之耕作,超过今日的十人之耕作?”

  “陛下,您若如此说,倒也对。

  可……那是从上古时期,一直到现在才发展出来的。

  而时至今日,耕作技术早已趋于完善。

  且不论是用牛马驴骡等牲畜耕地拉车,亦或者是锄头,耙等众多耕耘作的工具,也都已经完善。

  根本就没有条件,实现大发展。

  哪里又能找出比牛马驴骡这些更加好用的大牲畜来耕地?

  又该制作出什么样的工具,才能使得耕作再次大发展,达到上古之时刀耕火种,和现在这般巨大的差距?”

  宋濂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只觉得自己抓到了皇帝,所说的大漏洞。

  就目前而言,各方面的工具,以及牲畜等等,全部都被利用到了极致。

  很难再有什么进步。

  就算是有进步,那也远远达不到惊人的程度。

  别说一人抵十人了,能一人抵两人,那都不可能。

  “上古之时,人们又何尝想到,有朝一日可以把牛马这些东西驯化,用拉犁耕地。

  又怎能想到现在的种种一切?

  既如此,那么在今后我们的耕耘工具和技术,就不能继续完善,再次出现很大的发展吗?”

  “陛下,恕臣愚钝,臣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可以取代牛马来耕种,且远比牛马驴骡这些更好用。”

  “机器。”

  朱元璋对着宋濂,吐出来了这两个字

  “机器?”

  宋濂带着一些不解,重复了一句。

  “对,就是机器。”

  朱元璋点头进行肯定。

  “宋先生所言,牛马驴骡等这些已经被开发到了极致很对,确实找不出比它们更适合耕作的牲畜了。

  但,咱们却可以往别处来发展,不一定非得盯着牛马驴骡这些牲畜不放,还可以发展机器。

  机器才是硬道理。

  比如,我们可以制造出一些机器,让机器来拉车,拉犁。

  这种机器,工作效率能超过十头牛,乃至于几十头的牛,甚至于上百头!

  什么?!

  听到朱元璋这话,宋濂不由为之一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都变了。

  不仅有震惊,同时还有诸多不解。

  望向朱元璋的目光,看起来像像看一个发烧说胡话的人。

  陛下,这……说的都是些什么?

  该不会是发烧烧傻了吧?竟说出这等胡话来?

  这等事儿,怎么看都不可能为真啊!

  什么机器,可以代替牛马的耕作这就不说了,居然还能比上几十头,乃至于上百头牛!

  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能!

  别说是他了,不论换谁来,都不可能会觉得皇帝此时所言为真。

  “陛下此言,这恕臣难以理解,不敢认同。”

  好一阵儿后,宋濂终于是憋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没有在此时直接对朱元璋当面怒斥,说其狗屁不通,瞎编乱造,指着鼻子骂,这已经是他修养够高,且朱元璋地位也足够高的缘故了。

  “宋先生,咱没跟你瞎扯,是真能造出这种东西来。

  那种机器和牛马不一样,是四个轮子的车。

  这种车并不靠吃草料,也不靠牛马拉。

  而是通过用煤添加水,来进行驱动。

  力大无穷,远非牛马驴骡这等牲畜所能比。

  再大的牲畜,也没法和他比。

  而且,这东西还不知疲倦,只要不坏,有足够的燃料,就能不停的运转下去。

  而这,还仅仅只是最低级的。

  若能精益求精,继续研发,到了后来还能制作出,远比这等机械更加好用,更加强大的新机器。

  人之力有穷尽,牲畜之力同样有穷尽。

  可机器之力却无穷尽也!”

  宋濂看着朱元璋,像是在看一个有大毛病的人。

  陛下所说的这些,听起来很诱人,

  可……这些又哪里能实现?

  简直就是在空想!

  不!比空想还要不切实际!

  “陛下,便是真能制作出陛下所说的这种机械,可是除草,松土,收割庄稼等等事情上,那不还是同样需要许多人来做吗?

  怎么也不可能,一人能扛十人,甚至于更多?”

  朱元璋闻言笑道:“哈哈,机器可以用来耕作,那为什么不能用来除草,不能用来做别的呢?

  比如,机器可以用来收割麦子,稻子。

  地形平坦时,一人开着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日便可收几百亩,乃至于上千亩!

  而且,所收割的庄稼,可以收割脱粒一体化。

  只在顷刻之间,就将收割,脱粒这些事给尽数完成。

  人只需将庄稼将收好的粮食,拉回去进行晾晒也就是了。

  甚至于,就连晾晒都不用,直接便可以用烘干的机器,把粮食给烘干。

  比晾晒的还有增加干净,迅速。

  至于你所忧心之除草,同样可以也用机器来完成。

  可以让机器来喷洒农药,可以用车,也可用无人机。

  无人机就是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的东西。

  由人来操控,在接近田地的上空飞,将调配好的农药,给均匀的撒在田地里用来除草。

  对了,这些农药喷洒到田地里之后,那些杂草便可自己死亡。

  根本不用人再拿着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去除。

  而且,还能够做到只除草,而不伤害庄稼。

  朱元璋向宋濂说起这些时,心中满满的都是感慨与怀念。

  才刚刚在现代苏醒之时,看到那小四轮,带着的犁耕地,以及带着的那种简单的收割机收割麦子。

  他就已经是惊为天人了。

  后面,随着接触到的东西不断增多,见识到了更多的机器,他的认知,也随之被一次又一次不停的刷新。

  至今想来,也依然让人为之神往,惊叹。

  让人不住去想,要将这些好东西给弄到自己大明,那该有多好。

  绝对能出现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那些拖拉机,不说大型拖拉机了,单单只是洛阳一拖生产的那种小型的四轮拖拉机,在大明那都是绝对的神器。

  不说进行耕作,这样的车哪怕放在战争之上,也是无敌的。

  什么样的骑兵和这些相比,那都是渣渣。

  哪怕是重骑兵,也一样连人带马都给撞飞!

  宋濂懵了,是真的懵了。

  看着皇帝的神情,彻底变了。

  什么可以一日收上千亩的机器,不仅能收割,还能同时完成脱粒。

  还有在空中飞的那什么机,以及那些打上之后,只死草却不死庄稼的药……

  这怎么一桩桩一件件,听起来都是这样的离谱!

  简直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

  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陛下这是受了多大的刺激,可……千万别是疯了吧?

  话说,虽然他也觉得,当今陛下在对待儒学上面过于苛刻。

  有事儿没事儿,就要按着儒学捶上一顿。

  还总想朝着对儒学的根子挥锄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陛下也确确实实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没了他,这个天下不可能一统这么快。

  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一扫元末乱局,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

  他可不想看到,当今皇帝受到太大的刺激从而疯了。

  真要如此,那对于大明而言,必然是一大损失。

  “陛下……莫非在做梦?”

  宋濂忍不住了,望着朱元璋问出这话

  朱元璋闻言一笑道:“确实在做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这些能够在我大明出现。

  但也不是真在做梦,因为这些,是真的能实现。”

  “陛下所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大约……只有仙人才能做到。”

  朱元璋笑道:“非是仙人,而是人确确实实能够做到的。

  宋先生现在感到不能理解,很正常。

  绝大部分的人对于自己未曾见过,超出了想象的东西,都很难想象的出来。

  上古之人若是听说了我们现在的种种,又何尝不会惊为天人?像是在听神话。”

  见到宋濂,又想要再说些什么,朱元璋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接着道:“宋先生,咱设立工业大学,包括在国子学开设算术,物理等课程。

  所为的就是实现这些,此时听来都觉得不可想象之盛世。

  “果真……能做到这些?!”

  宋濂心情震动之下,一时之间都有些忘了君臣礼仪。

  直视着朱元璋,提高声音进行询问。

  朱元璋用力点头,给予肯定。

  随后,想了一下,伸出五根手指:“五年,五年时间,咱觉得工业大学那边,就能制作出不用牛马等牲畜来拉,便可自动前行的车。

  当然,一开始的车,肯定会显得简陋,各方面的性能都不会太好。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这车将会一日比一日的好用。”

  朱元璋给出了一个期限。

  蒸汽机这东西,乃是开始工业化核心的东西,因为好奇,所以在后世的时候,他仔细的了解过其工作原理等。

  就目前自己大明工业上面的水准而言,有着自己所知道的相应原理,以及一些蒸汽机的构造等方面在。

  再让各种人才,朝着这方面去努力。

  全力以赴之下,五年时间把蒸汽机给制作出来,倒也并非是天方夜谭。

  若是快的话,根本用不了五年。

  蒸汽机制作出来,必须要优先发展蒸汽火车,铺设铁路。

  只要能把铁路给铺设起来,不论是个向南,还是向北,对于各个大明的疆域控制,都会特别强。

  铁路铺到哪里,哪里就能趋于稳定。

  在铺设了铁路后,再想把这些给轻易的剥离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绝对是一个大杀器。

  在让人搓蒸汽机,投入使用之后,也要让人往内燃机这方面努力。

  把这些给弄出来的同时,大力发展采矿,冶炼等事情,也需要提上日程。

  把这些都给弄出来,并让其稳步向前推进,那今后大明便是无敌的!

  “臣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活一些时日,希望五年之后,能看到陛下所说的这东西。

  倘若为真,那便是看上一眼,也死而无憾了。”

  宋濂对着朱元璋满是郑重的行礼说道。

  “哈哈哈,放心,这东西你一定能弄出来。

  你最好努力再多活一些时间,今后大明的变化会越来越快,日新月异,有你看不完的好东西!”

  说罢,话锋一转道:“现在,知道咱为什么要设立工业大学了吗?”

  “知道了。”

  宋濂点头。

  “若真能发展到陛下所说的这些,那真的值得陛下您如此对待。”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哈哈哈,你能明白就好。”

  “可是陛下,臣觉得有些事情做的,还是有些不太对。”

  宋濂再度开了口,朱元璋对此倒也并不觉得太意外?

  望着宋濂道:“你且说来。”

  “臣觉得,陛下有些过于重视工业大学,而轻视儒家,对儒家有太多的偏见。”

  “朱元璋摇了摇头,咱没有轻视儒家,儒家有大用处。

  在思想等上面,确实很可以,但是里面的糟粕也很多。

  咱只是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且,同样有许多人,把儒家的经给念歪了。

  让人生厌。

  社会在发展,很多东西都需要随之更新。

  经典不能一成不变,圣人也不可能不犯错。”

  宋濂摇了摇头:“陛下,臣不认可,经典就是经典,不能动,圣人更不会犯错。”

  朱元璋闻言笑了。

  他就知道,宋濂会是这样的反应,好在,他已准备了杀招。

  “既如此,那你就与我说说,腐草为萤吧……”
  http://www.bixia5.cc/book/7216/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