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606章 老朱也不行了?欧洲变局【求追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06章 老朱也不行了?欧洲变局【求追订】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刘宽道,“慢慢种田发展的话,非洲中部、南部沿海,美洲都可以选择。这里面,美洲尤其是南美洲,距离大明本土较远,而且能供选择就藩的地方不算多。”

  “非洲的话,当地土人归化起来肯定没有美洲土人好用——相关问题,当年放过的几个视频中都提到过,想必虞王殿下是清楚的。”

  听刘宽这么说,朱允炆更拿不定主意了,索性问道:“那老师觉得我选哪里更合适呢?”

  听朱允炆用的是“更合适”,而非“更好”,刘宽便知道,朱允炆与朱雄英兄弟之间多半有点猜忌在的——朱允炆虽然不知道原历史上大明之事,但总会有些猜测,因此与朱雄英之间有了些许隔阂并不奇怪。

  念及此处,刘宽便道,“虞王殿下若不嫌路远的话,自然是到南美洲建藩更合适。如今南美洲只有雍藩,纵然过去几年扩张领土,也扩张不到东海岸去。”

  “虞王殿下若想建藩后慢慢种田发展,后世南美洲东南部的乌拉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乌拉圭?

  听刘宽说出了一个后世国家的名字,朱雄英、朱允炆脑海中都浮现了他们记忆的后世地图,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国家的位置。

  朱允炆按照自己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估测了下乌拉圭的纬度,再回想了下那里的平原地形,不禁点头道:“确实是个种田发展的好地方——如此,学生便到南美洲东南去建藩吧。”

  刘宽讶异,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轻易地就做出了决定,不禁道:“虞王殿下就不考虑下别的地方吗?”

  朱允炆道,“方才老师不是分析了吗,乌拉圭那地方挺好,我便不继续挑了。”

  “那殿下准备何时去建藩?”

  “我才开府,至少还得再准备一年吧。”

  随后,朱允炆又询问了一番美洲东南部的气候、土人风俗等,可惜刘宽并不知道,朱允炆只好失望地告辞了。

  刘宽本也要告辞出宫的,却被朱雄英留下。

  “老师,驻守凤阳的童御医说,我皇爷爷近来发呆的时间越来越久了。有时候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小时,记性也明显不如前,还不爱动。”

  “只怕这么下去,皇爷爷的身体很快就会垮掉,对此老师可有什么办法?”

  刘宽听了心中一叹,暗想:在这个时代,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哪怕是开创了大明帝国的朱元璋也不例外啊。

  他随即道:“臣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或许可以选二三年幼的皇室子弟送过去,陪伴太上皇,最好是机伶惹人喜爱的那种,或许可以缓解太上皇的症状。”

  虽然以如今的医学手段检测不出来,但刘宽估摸着,朱元璋是有点阿尔茨海默症的倾向了。

  他接着又道,“另外,魏国公不是致仕了么,或许可以让魏国公等几位退休的老将时不时去凤阳暂住一段时间,跟太上皇聊聊天、下下棋,甚至是聊聊国事。”

  朱雄英闻言点着头道,“也只能如此试试了。”

  见朱雄英说完陷入沉思,刘宽便拱手道:“若无别的事,臣便告退了。”

  朱雄英回过神来,笑道:“老师急着走什么?我这里还有几份欧洲发来的电报,想必老师会感兴趣的。”

  说完,从御案上翻出几份电报,示意旁边侍候的太监递给刘宽。

  刘宽接过来先大概的看了看,发现分别是晋王、代王、肃王、辽王、宁王以及西海都司发来的电报。

  然后他便在殿内静静看起来。

  朱雄英还专门让太监给他搬来一张椅子,刘宽没客气,坐了下来——他如今也五十来岁了,站着自然是没坐着舒服。

  再说了,以他如今宁国公、太子太师、军机大臣、天工院院正、工部尚书这一系列官衔的加成,尤其是帝师的身份,在这种私下的场合坐一会儿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等将几份电报都看完,刘宽便得出,这些电报大体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如今欧洲的形势。

  因为军事上的优势,再到制度乃至思想文化方面的优势,不论是北非的晋藩,还是在欧洲立国的代、肃、辽、宁四番,过去几年发展都很快。

  只不过晋藩受大明朝廷约束,以及当年老朱定下的规矩,在灭亡哈夫斯王国后,没能再继续大肆扩张。

  原本,以晋国的实力,不论是要灭北非西北沿海的马林王国,还是灭伊比利半岛的阿拉贡等国家,都是轻而易举的。

  若灭掉这些个开化的国家,尽收其国土、人口、财富,晋国立马就能成为横跨亚欧非的大国,以此时欧洲的标准,称之为帝国都不为过。

  但好几年前老朱、朱标便通过电报跟朱棡说过,不许晋国继续向西、向北扩张。

  无奈之下,朱棡只能一方面谋求从欧洲获取商贸利益,一方面慢慢的向南部发展——此时的晋国南部不是热带沙漠就是热带草原,要么就是原始森林,生存着尚处于部落时代的土著黑人,就算大肆圈地,对晋国实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所以,晋国领土扩张上算是暂时被限制住了。

  代、宁四藩在欧洲却是混得风生水起。

  代王朱桂在搞了两三年内治,初步稳定内政后,就继续扩张领土——主要是向北,以及是大西洋方向发展。

  在陆续灭掉几个原属于法兰西的公国、伯国之后,如今的代国已经占据了原来法兰西近一半的土地,成为了欧洲名副其实的“大国”。

  当然,以大明这边的标准来看,代国仍只有数府之地,领土尚不及大明大多数行省大。

  至于肃、辽、宁三国深处欧洲内陆,周边尽是计都教国家,扩张起来就更难了。

  不过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下,三国如今也都勉强拥有了大明寻常一个府左右的领土,同样属于欧洲“大国”了。

  而代、肃、辽、宁四藩联盟,再加上有晋藩、西海都司为外援,已然成了欧洲一大霸主,可与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主的计都教诸国及以奥斯曼为主的伊教国争雄了。

  不过,欧洲这些国家也不是吃素的,经过几年的交战、商贸等各种接触,不仅活了的几个藩国带过去的鸟铳、火炮,甚至已经仿造起来,装备于军中了。

  也即是说,在这一时空的十五世纪初,诸国林立的欧洲正在迈入火器时代!

  这里面,又以勃艮第公国、神罗的奥地利公国、波西米亚王国以及英格兰四国发展火器最为积极和迅速。

  勃艮第、奥地利、波西米亚三个欧洲大陆的国家还好,虽然在仿造火器,但受困于欧洲纷杂的战局,想要安稳地发展出自己的火器军工体系极难。

  英格兰就不同了。

  如今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勉强算是一个“开国之君”——前任国王理查二世是他的堂兄,他先是帮助理查二世镇压了格罗斯特公爵叛乱,后来又由于政治上的失败被没收封地,随后起兵征讨理查,受英格兰议会拥戴而登基为王。

  正是他开启了英格兰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

  而根据英格兰光明卫的调查,在几十年前,英格兰还处于农奴时代。

  不过,经过近几十年一系列的政变、改革、战乱,英格兰出现了大批由农奴转变来的自耕农、小地主、小商人——英格兰的资本主义萌芽便是从此时开始的。

  朱棡、朱桂等人虽不知道这一点,却也通过获得的一系列英格兰情报,察觉出了这个国家与欧洲诸国的不同。

  再加上去年亨利四世利用仿制的火器彻底平定了英格兰的内乱,稳固了统治,朱棡、朱桂等人便觉得,不能让英格兰这么继续发展下去了。
  http://www.bixia5.cc/book/7779/6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